「長安街」的名稱是怎麼來的?這個展覽告訴你答案

見證長安街命名的檔案、最早對北京胡同進行介紹的典籍、1:840複刻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城市佈局的沙盤……12月25日,《合院之城——北京古都文化檔案史料展》在北京市檔案館開幕。展覽由北京市檔案館主辦,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西城區檔案館、東城區檔案館協辦,展出檔案、資料、老照片、實物等3700餘件。

展覽分為駐足都市、院落北京、營城匠意、曆久彌新四大部分,以「一城一院一胡同」的形式,系統展示北京城的「傳承美、格局美、精神美」。展覽還首次展出了20世紀90年代王府井大街、南新華大街、德勝門內大街等街巷照片,再現北京街巷風貌的歷史變遷。

走進序廳,彷彿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旅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充滿藝術氛圍的展標牆,展標牆從里層到外層分別展示了新中國成立10週年、改革開放初期、21世紀初以及十八大後的北京規劃圖。這一幅幅規劃圖,見證北京從歷史的深處緩緩走來,時代的漣漪層層展開。

嘉賓在觀看十多米長的1955年和1991年拍攝的西單北大街對比老照片。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嘉賓在觀看十多米長的1955年和1991年拍攝的西單北大街對比老照片。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尋找當年北京老城牆的印記

在「駐足都市」部分,從城區格局、規劃秩序、街巷規律、街衢風物四大方面展現北京城的歷史和胡同里的風土人情,體現出時代風貌和生活印記。重點展品包括1946年城牆缺口的調查、1946年永定門維修工程、1928年北平特別市政府根據華南圭提議擬定天安門一帶街道名稱相關檔案等。

20世紀40年代,北京城牆已然千瘡百孔。一方面,歷經多年風雨侵蝕和自然老化,城牆的磚石結構出現鬆動、脫落等現象,牆體逐漸變得脆弱,部分地段產生了坍塌風險。另外,隨著城市現代化的推進,交通以及城市功能拓展的需要,一些城牆因為與交通發展存在矛盾而消失,1916年中國第一條城市鐵路——北京環城鐵路建成通車,途經「九門」的甕城大多被拆除。

抗戰勝利後,由於城牆破損坍塌嚴重,對城市管理、交通出行都造成了影響,甚至屢屢出現傷人事故,危及民眾生命安全。當時,工務局對城牆的損壞與坍塌情況進行了普查,編製了調查表,詳細註明了地點、損壞程度、處理方式。此外,還繪製了標註有坍塌損壞地段、維修注意事項的工程地圖。1947年對損壞坍塌比較嚴重的城牆與城門進行了修繕和加固。

在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當時對各處城牆損壞坍塌點的調查統計情況檔案。由於面積較大,工程地圖在顯示屏中展出,感興趣的觀眾可以在顯示屏中找到,當時哪些城牆坍塌損壞,又是如何進行施工修繕的。

永定門是明清兩代北京外城城門,作為中軸線的南端點,它有悠久的歷史,也有拆而複建的曲折經歷。1946年,何思源擔任北平市長時期,雖然由於抗戰剛剛結束,資金異常緊張,他還是決定撥出專款,於1946年到1947年對永定門城樓、箭樓及甕城、右安門箭樓等,做了全面修繕和油飾。

展覽展出了當時北平市工務局文物修繕整理處對永定門進行修繕時使用的工程藍圖檔案,藍圖上詳細繪製了永定門箭樓的正立面與橫剖面,並對其櫞瓦獸脊等部位的損壞情況逐一標明。

北京市檔案館展出的1937年天安門前道路整理工程設計書及做法說明書。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北京市檔案館展出的1937年天安門前道路整理工程設計書及做法說明書。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長安街」的名稱是怎麼來的?答案藏在這份檔案里

天安門,這座古老而宏偉的建築,見證了無數的歷史變遷。你知道天安門前的街道名稱是怎麼來的嗎?

早在元朝,長安街就已經存在,那時稱為「順城街」。明朝時,隨著城牆位置的演變,街道初具雛形。清朝順治年間,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更名且兩端建起牌樓,彼時這裏還是皇家專用通道。當歷史的車輪來到近現代,1912年清朝滅亡,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被拆除,東西長安街開始貫通,1917年還修成了柏油路面。然而,這時候,這條大街還沒有一個屬於它的名字。

在展覽中檔號為J001-001-00001的檔案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各處街道,均有定名。惟自天安門至中華門一段,又東西長安門之一段,及長安門外之東西兩段,迄無一定之名稱。」這段話出自1928年時任北平工務局局長的華南圭向北平市長呈遞的建議書。建議書專門為了東西長安街定名這件事而寫,其中建議道:「自東長安門至東單牌樓,統名為東長安街;自西長安門至西單牌樓,統名為西長安街。如蒙採擇,即請飭下公安局,遵照辦理。」建議得到了當時市政府的採納。至此,天安門前的這段道路有了名字。

這一命名方案被採納並沿用至今。慶祝新中國成立十週年之際,天安門廣場擴建,長安街徹底打通,向東延伸至建國門,向西延伸至複興門,並沿線矗立起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等眾多彰顯國家形象與政治意義的偉大建築。

最早對北京胡同進行介紹和收集的典籍亮相

嘉賓在體驗石桌上的四合院拚圖遊戲。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嘉賓在體驗石桌上的四合院拚圖遊戲。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胡同一詞來自蒙古語,元代蒙古人把「街巷」稱為「胡同」。胡同作為北京歷史長河中的璀璨明珠,見證了北京城的變遷和曆朝曆代的更迭。你知道北京有多少條胡同嗎?

展覽中,明朝張爵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為目前發現最早對胡同進行介紹和收集的典籍,據書中記載,明代有名字的街巷胡同共1288條。清朝成書的《京師坊巷誌稿》記載街巷胡同為2077條,直接以胡同為稱的為978條。各式各樣的檔案展示了不同時期對胡同名字、分佈地圖的記載。

智化寺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祿米倉胡同5號,是北京市內最大的明代木結構古建築群,其建築明承桑治製,藏殿、智化殿和萬佛閣內的三塊藻井巧奪天工,著名建築學家劉敦楨先生上世紀三十年代對智化寺進行勘察後評論說:「萬佛閣之藻井,雲龍蟠繞,結構恢奇,頗類大內規製,非梵刹所應有。」

智化寺始建於明英宗正統九年,最初是明初司禮監太監王振的家廟。自清乾隆時期,日漸衰敗。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寺院建築被毀。1935年,北平市政當局成立了故都文物整理委員會,負責修葺藝術價值高且亟待整理的建築。至抗戰開始時,已完成天壇、國子監辟雍殿、智化寺等數十個單位或景點的油漆工作,但因為日本侵華未能繼續。抗戰勝利後,北平市工務局文物整理工程處繼續推進抗戰前的文物整理工作。

展覽展示了文物整理工程處1946年修繕智化寺時的工程圖與做法說明書,從中可以看到本次修繕涉及智化寺天王殿、智化殿、鍾鼓樓幾處,修繕工藝依循舊製,一切瓦木石作都保留了明代建築的風格。新中國成立後,智化寺歷經數次大修,1957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成立北京文博交流館,並向社會開放。

尋找廣德樓、大觀樓等老戲樓的身影

1963年和2023年前門大街東側對比照片。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1963年和2023年前門大街東側對比照片。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北京戲曲演出的歷史悠久,現在的北京城中,仍可以看到廣德樓等戲樓的身影。展覽中,1947年廣德劇院修繕工程說明書及工程圖、1940年北京前門外大柵欄大觀樓電影院改建新影戲院建築圖等檔案可以讓老戲迷們「一飽眼福」。

廣德樓位於北京前門外大街大柵欄街39號,興建於1796年清嘉慶元年,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戲園之一,與法國巴黎歌劇院、意大利斯卡拿劇院、俄羅斯莫斯科大劇院幾乎同期建成。

根據洛夫《北平的戲園》描述,廣德樓院門口是過道長廊,入內有影壁,影壁後是天井院落,院中搭席或鐵棚,票櫃房設在此處,還能放人力車。再進要走夾道,夾道通後台,內部多是長條後備,戲台是方形。

它是戲曲祖師爺、名人們施展才藝、迅速走紅的寶地。程長庚、餘紫雲、梅巧玲等京劇祖師爺都曾是這裏的台柱子,梅蘭芳、譚鑫培、劉鴻聲、楊小樓等也都曾在此同台出演義務戲。「喜連成」「雙慶社」「斌慶社」等戲班更是在這裏長期獻藝。新中國成立以後,廣德樓由戲園子改成了專演曲藝的「北京曲藝廳」,後經重修重張開業,成為京城專門演出曲藝的場所。

看電影已經是一項幾乎可以稱之為日常的休閑娛樂活動,但在一百多年前,這還是一件稀罕的事情。1902年,民族實業家任慶泰獨具慧眼,收購「大亨軒茶戲園」,改建後更名為「大觀樓」,一個綜合性的商場與娛樂場就此誕生。

1913年,它正式定名為「大觀樓電影院」,這是北京第一家由中國人自己開辦經營的專業電影院。隨著時代的發展,大觀樓也不斷變革創新。1930年,它在南城率先實行男女同座,在當時引起了不小轟動。1935年,影院進行設備改造,安裝上了法國百代35毫米有聲放映機,讓觀眾們能體驗到有聲電影的魅力。1941年2月7日,經過重新改建後再次開業,成為南城較為出色的中型影院。這次展出的這份檔案就是1940年影院改造工程的藍圖和說明。

展示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城市佈局大型沙盤

嘉賓在觀看按照1:840的比例通過3D建模打印製作而成的「營城匠意」巨大沙盤模型。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嘉賓在觀看按照1:840的比例通過3D建模打印製作而成的「營城匠意」巨大沙盤模型。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院落北京」部分,營造了沉浸式的老北京民居院落場景,複原正房、遊廊、垂花門、石桌凳、紫藤架等景觀,配合一日光影的變化營造院落氛圍,嵌入多媒體技術,講述北京的禮儀文化。置身其中,閑庭信步,彷彿進入名人故居,適宜打卡拍照。

「營城匠意」部分展示了一個巨大的沙盤。此沙盤按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年-1951年)北京城市佈局製作。根據1:840的人工勘測圖,佔地約120平方米,真實地記錄了1949年-1952年北京城的城貌特徵。

沙盤實際製作建築42萬餘間,樹木5萬餘株,再現了北京城高大雄偉的宮城、金碧輝煌的皇城,內城、外城而組成的層層相套、界限分明的城垣,路網坊巷,鱗次櫛比的壇廟觀堂等全面完整地展示北京合院之城的城市規劃和建築格局。

沙盤四周牆面展示了1950年航拍圖、街區圖及北京標誌性建築,包含新舊對比的工人球場等,四周放置了AR設備,觀眾可以體驗沉浸式互動觀看。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編輯 張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