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丨針尖上的非遺——渤海靺鞨繡

來源:極光新聞

《文化中國行》專欄,走近傳承千年的渤海靺鞨繡,感受來自龍江的非遺文化魅力。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滿族刺繡,又名渤海靺鞨繡,它被譽為「刺繡中的油畫」,這樣的藝術傳承至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

孫豔玲數字滿繡藝術館銷售經理孫晶:「只有咱們北方才具有柞蠶絲,它質地比較密實,染色後顏色固定也特別強,顏色特別絢麗,刺繡出來的作品色彩特別豐富,也特別立體。它有一個遇光折射的天然特點,作品特別有光澤感,不被暴曬的情況下,千年不腐。」

以往的靺鞨繡,採用的針法主要是滿族早期渤海國百姓使用的傳統針法「雞爪針」,形態類似雞爪,針腳也比較大。在第四代傳承人孫豔玲的創新下,現在的靺鞨繡主要是以三角針為主,這種針法也融入了東北人粗獷、豪放的性格特徵,刺繡作品也從細膩柔和轉變成了立體感極強的色彩對比。

滿族刺繡(渤海靺鞨繡)第五代省級傳承人王彥霞:「我現在做的就是以靺鞨繡針法三角針刺繡的一幅冰雪作品,下面是大三角,越往上越細膩,越往上針腳越小。針法還可以並股摻色,用兩個顏色以上的線穿到一個針眼裡,這樣繡出來的作品顏色比較鮮活自然。」

如今,渤海靺鞨繡還與現代攝影技術結合在一起,刺繡出來的作品更加透視逼真。在孫豔玲數字滿繡藝術館非遺文創研發展示中心,可以看到這裏的產品五花八門、琳瑯滿目,這裏的亞冬會主題文創產品在光線的映襯下顯得栩栩如生。

滿族刺繡(渤海靺鞨繡)第五代省級傳承人蔣麗娜:「我們也有自己的大師工作坊,已經教授了近萬名的人群。以北方的冰雪刺繡為主題,未來我們也會做更多的原創性的作品,讓我們的靺鞨繡更具有代表性。」

來 源: 龍視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