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不要輕信「世界都在拋棄中國」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文|姚洋

我們身處一個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國內經濟處於轉型期的時代。對於國際環境,一些人持悲觀態度。他們注意到,美國在圍堵我們,一些「鷹派」甚至提出與中國徹底「脫鉤」,歐洲則尋求「去風險」。一些人擔憂中國已被西方主導的世界永久排除在外。

這些擔憂往往是情緒化的,並非基於現實。

基於數據去理解國際環境與「脫鉤」論

經濟學家擅長依靠數據說話。數據表明,世界不僅沒有與中國「脫鉤」,反而更加依賴中國。以出口為例,這是經貿聯繫中至關重要的方面。疫情之前,中國出口佔世界比重為12%,疫情後上升到14%。2023年雖略有下降,但全球出口量普遍下降,且其他國家的降幅甚至超過中國。因此,中國出口佔世界的比重並未下降。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6.02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這一數字充分證明了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為何世界離不開中國?原因在於中國的綜合成本低。

有人會說,你只關注全球數據,為何不看看美國?但我要強調,我們不應只關注歐美,世界還有廣大的發展中國家。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應抱有「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心態,認為如果比我們更發達的國家不買我們的產品,我們就矮人一截。事實上,一個產品賣給美國人和賣給非洲人並沒有本質區別,甚至賣給非洲人的效用更大,生產力更強。很多人沒有真正做到「平視世界」。

在審視中美貿易關係時,不應僅僅關注中國直接出口至美國的貿易量,儘管這一數據在去年下降了17%。還要注意到,美國進口商品中,中國產品的含量實際在增加。原因在於,中國將部分產業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和墨西哥等國家,再從這些國家出口到美國。若僅從直接出口數據看,這一比例確實較低,甚至低於墨西哥和加拿大。但是,若依照原產地原則進行考量,美國進口商品中,來自中國的成分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從2018年的20%上升到了約25%。

這一現象揭示了中美貿易關係的複雜性,並質疑了「脫鉤」策略的實際效果。所謂的「脫鉤」並未真正實現兩國經濟的完全分離,反而促使中國企業加速向海外轉移。

這種轉移對中國而言具有多重益處。中國將產業轉移到其他國家,不僅促進了這些國家的就業和收入增長,也為中國企業開闢了新市場。

不要輕信「世界都在拋棄中國」

關於當前國際經濟環境與中國的發展態勢,有幾點值得深入探討。

首先,關於美國試圖與中國「脫鉤」的言論,儘管美國政府對其國內企業投資中國施加了諸多限制,但中國對美國投資的增長形勢卻異常迅猛,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這表明,儘管美國國會中的某些政客可能持悲觀態度,但各州政府卻歡迎中國投資,因為這將為其帶來GDP增長和就業機會。因此,我們應該避免被誤導,不要輕信「世界都在拋棄中國」的言論。

其次,在討論歐洲對中國的「去風險」策略時,常有人將其與「脫鉤」相提並論,但這種理解並不準確。以我去年訪問的一家德國芯片製造企業為例,該企業響應歐盟號召回歸歐洲投資,這是其「去風險」策略的一部分。當被問及如何實現「去風險」時,該企業表示,在中國的生產線不會關閉,因為其在中國市場擁有巨大的份額,但他們同時計劃在歐洲和美國建立新工廠。這種策略實際上對中國沒有造成實質性損害。當被問及歐洲工廠生產的芯片將銷往何處時,該企業表示將主要賣回中國,因為中國的汽車製造產業規模龐大,對芯片需求巨大。這一過程實際是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分散風險,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而不是簡單地與中國市場「脫鉤」。

再次,關於美國對中國科技領域的打壓,結果並未如其所願。相反,這種打壓反而促進了中國技術的進步。例如中國芯片自給率不斷提高,儘管這一過程中我們付出了高昂成本,至少短期內如此,但美國這一行為實際導致了「雙輸」結果。原本這些芯片我們可能無須自主生產,但現在卻不得不自主研發和生產。

此外,我們必須意識到,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人工智能、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我們均處於世界領先的第一陣營。

近年來,即便我們常常對基礎研究現狀表達不滿,但事實上,這些領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中穩居各類排名前15。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學者的論文在「自然指數(Nature Index)」這一重要指標上的提升。「自然指數」衡量的是Nature高被引文章的數量,中國這一指標居於世界前列。

有些人可能不喜歡用「清場式領先」這樣的說法,但這正是數據的體現。這也是為何美國打壓中國的原因。20年前,美國並未如此打壓中國,因為當時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實力與其相差甚遠;而現在,隨著中國迅速崛起,情況已然不同。這不是世界正在遠離我們,而是世界開始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這是中國進步的必然結果。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答案就是適應。就像美國人儘管在全球範圍受到一些批評,但他們依然自信地面對世界。我們也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