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荊楚人民報喜 2024十大民生項目圓滿交卷
編者按
「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今年1月,省委省政府向荊楚人民莊嚴承諾:繼續實施10大類52項民生實事,努力讓人民群眾收穫更多實實在在、可感可及的幸福。
帶著感情、帶著真心,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承諾迅速落實到行動中。
一年來,短板在補強,堵點在打通,群眾獲得感與日俱增——
我們聽得見幸福走近的腳步:那是殘疾家庭無障礙改造的施工聲,那是老舊小區新裝電梯的運行聲……
我們看得到美好生活的樣子:那是一排排新增停車泊位和充電樁,那是一盞盞照亮回家路的新路燈……
奮鬥的日子更顯忙碌,不知不覺已是歲末。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在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舉行之際,喜訊如期而至。
著力幼有善育
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5.56萬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光正 通訊員 榮海
12月24日上午,武漢市武昌區知音托育園內,十幾名小朋友正在4名保育員的帶領下做遊戲。「這個班叫‘維尼班’,他們都是兩歲以下的小朋友。」園長丹恩夢華說。
該園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設有全日製托班教室、保健室、感統活動室、繪本室、睡眠室、盥洗室等,牆面地面裝飾溫馨可愛,充滿童趣,顏色以暖色調為主,深受兒童喜愛的玩具、布娃娃、童話書等佈滿各個角落;戶外配備了大型幼兒遊樂設施區、生態種植區、體能訓練區等。
知音教育公司負責人祝正旭介紹,該公司發揮國企辦園優勢,創新開展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目前擁有2所托幼一體化幼兒園和6所專業化托育園,可提供上千個托位,已為2000多名嬰幼兒提供保育和照料服務。其中,武昌區知音托育園、東西湖區徑河知音托育園已被評為「湖北省示範性托育機構」。
「我們把托位建設納入健康湖北建設重點工作考核,按月開展托育民生項目工作調度;積極申報2024年度中央財政投資托育建設項目和超長期特別國債托育建設項目;規範托育機構登記備案管理,加強多部門聯合監管,嚴守嬰幼兒安全健康底線;指導各地開展托育服務宣傳月活動,聯合省總工會舉辦2024年湖北省托育職業技能競賽。」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省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5.56萬個,「幼有善育」讓年輕父母解除後顧之憂。
12月22日,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又一名新生兒呱呱墜地。天門市出台鼓勵生育「七條意見」,出生人數8年來首次由降轉增。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任勇 通訊員 熊文婷 江文馳 攝)
服務樂業樂享
跟著52條精品線路逛湖北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理略 通訊員 鄂文旅
「巴公房子太帶感了!快幫我多拍點照片!」
12月22日午後,長沙遊客劉昕豔一行來到武漢漢口歷史風貌區遊玩,跟著湖北文旅推薦的旅遊線路,喜愛走街串巷的她們樂此不疲,「大武漢的旅遊線路很翔實,跟著玩不迷路。」
劉昕豔說的大武漢旅遊線路,是知音湖北·2024全球旅行商大會上發佈的5條主題線路之一。類似的精品旅遊線路,今年省文化和旅遊廳已陸續推出了52條,為廣大遊客樂遊湖北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知音湖北,四季有看點,季季都不同。今年,我省相繼舉辦「相約春天賞櫻花」「知音湖北 清涼一夏」等文旅活動。不僅「賣風景」,更要「賣文化」,「讀蘇軾 遊神州」「與輝同行」湖北行等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旅遊線路引導遊人深讀湖北。長江文化季期間,更是傾倒了半個中國,吸引大批海內外遊客到湖北,聽歌,賞景、看畫、品戲。中國國旅湖北公民遊總經理魏蕾表示,這些文化線路省外遊客十分喜愛。
今年以來,省文化和旅遊廳將十大民生項目納入2024年工作要點,紮實推進。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133個動漫嘉年華、藝術節活動,完成年初計劃的133%;推出旅遊精品線路52條,完成年初計劃的173%。乘著長江文化藝術季的東風,我省將推出更有文化、更有賣點的旅遊線路,讓更多人在湖北遇見美好,儘早把文旅產業做成支柱產業。
推進老有頤養
老年學校建設完成207%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際凱 通訊員 呂瀟怡
12月20日,黃石市黃石港區老年大學天虹社區分校,學員們在老師帶領下唱歌。「在家門口就能上老年大學,真是太好了!」課間走出教室,一位老同誌由衷感歎。
天虹社區分校於今年3月啟用,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米,設有多媒體教室、綜合排練場、合唱排練廳、舞蹈排練廳等專業教室。根據辦學條件和前期問卷調查結果,本學期共開設有合唱班、舞蹈班、手機攝影班、走秀班、太極班5種課程。
天虹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開辦社區老年大學,填補了轄區老年群體學習、文娛、生活的空缺,補齊了社區老年教育教學的短板,開啟了社區為老服務的新篇章。
不只是黃石。在宜昌市伍家崗區,今年建成老年學校14所,開設專業班級49個,學員達到1200餘人,全區老年學校總數達到26所。
這些,是省委、省政府積極推進基層骨幹老年學校建設的縮影。
今年,省級補助3000萬元支持85個老年學校項目建設,部分市縣給予獎補等經費支持達700多萬元。各地堅持共同締造理念,爭取職能部門支持,利用閑置辦公用房、養老服務綜合體、婦女兒童活動室等,融合黨建、教育、文化、關心下一代等服務功能,共建共管共用共享,辦成更多老年人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
截至11月底,全省竣工基層骨幹老年學校207個、建築面積16.8萬平方米、投入資金2.2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207%。
教育擴優提質
從「一校好」到「校校好」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方琳 通訊員 梁煒
青年教師如何培養、特色課程建設如何共管共享、各校人員輪崗如何更科學有效……日前,宜都、枝江、當陽、遠安的教育系統分管負責人和教聯體學校主要負責人,圍繞教聯體深度融合,展開熱烈交流。夷陵區實驗小學校長蘇慶華以《做好「共」字大文章 實現學校新發展》為題,分享了在創建首批省級示範教聯體過程中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具體做法。
這是宜昌市第4期教聯體建設「微研討」輪值活動。該市教育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在教聯體建設中,各地各校逐步出現了一些棘手問題和難點,舉辦輪值活動,能夠促進區域間深度的教育交流對話,分享教聯體建設經驗,促進成果複製,快速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從「一校好」到「校校好」,在湖北,美好願景正在變為現實。
教聯體學校共同備課、一起舉辦學生活動、線上線下無差別家校溝通……在湖北許多中小學,這些情景已成為常態。目前,全省已評選省級示範性教聯體99家,它們充分發揮著示範帶動作用。武漢、宜昌、襄陽、孝感等地義務教育教聯體覆蓋率超90%。
今年全省已推動城鄉雙向交流教師1.5萬名,促進優質師資均衡配置,加強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全省新改建中小學校舍100萬平方米,孩子們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改善。全省實施校內教育減負增效行動,逐步讓教育回歸校園,護航學生成長。
降低就醫成本
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突破270萬人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龍華 通訊員 李璐
12月22日,大悟縣48歲的王先生因不慎跌倒,在縣人民醫院做了踝關節CT檢查,提示右跟骨粉碎性骨折。
1天后,他來到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我剛在大悟醫院拍了足部CT,還需要再檢查嗎?」
「不用,你來看。」該院骨科門診醫生左啟龍輕點鼠標,電腦屏幕上彈出「湖北省檢查檢驗結果共享調閱(互認)平台」,顯示出王先生在大悟做的CT影像和報告。醫生簡單勾選後,CT檢查結果順利通過線上「互認」,添加至電子病曆中。
得知不用再受一茬輻射,還省下299元再檢查費用,王先生感慨:「省時省心!」24日,他順利完成骨折手術。
今年,我省積極推動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已線上線下覆蓋1887家公立醫療機構,「一個結果」在多家醫院可以共享互認。目前,可在全省範圍內互認的檢查檢驗項目共計142項,基本涵蓋了大部分患者日常所開展的項目。
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前提是合格的質量控制,保證醫學檢驗「同質化」。省衛生健康委醫政處處長魏偉介紹,全省已製定檢驗檢查結果互認質控方案,明確了互認的原則、互認的範圍和技術標準,同時,依託省、市、縣三級質控中心,強化各級質控中心作用。「既要讓群眾省心,也要安心。」
截至12月20日,全省已累計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270.89萬人次。
推進安居宜居
3386部加裝電梯「上崗」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通訊員 周寒飛 劉博
「再也不用氣喘吁吁爬樓梯,真好!」12月11日,韓慶珍給自家打掃完衛生,順帶著將樓棟電梯也打掃了。
韓慶珍在宜昌市西陵區清波小區住了20多年。該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60歲以上老人佔比超三成。
「過去沒有電梯,下樓還行,上樓太難。」韓慶珍說,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提點東西上樓,中途都要歇一歇。她盼著自家樓棟也能加裝電梯,但一樓業主擔心採光、噪聲,一直不同意。
推動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願裝盡裝」,省住建廳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提出指導意見,允許一樓業主同步增設入戶連廊。清波路社區黨委書記李傳偉介紹,這一舉措讓不使用電梯的一樓居民提升了獲得感,該小區加梯工作加快推進。
今年3月,韓慶珍居住樓棟的電梯投用,熱心的她自願當上了電梯「保潔員」。住在一樓的業主鍾健健喜歡蘭花,將多出來的入戶連廊裝修了一下,在窗檯種滿了蘭花。
加裝電梯後,清波小區的房子更好出手了。「有電梯,平層入戶」也成了該小區二手房必打的招牌。
目前,清波小區具有加裝電梯條件的32個單元中,28個樓棟全部實現電梯加裝,4個樓棟正在走加裝流程,基本實現加梯全覆蓋。宜昌今年完成加裝電梯402部,平層入戶佔比超過60%。
今年以來,我省推動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願裝盡裝」,已完成加裝3386部,完成進度達169%。
10月31日,襄陽市檀溪路一處老舊小區在加裝電梯。該市今年計劃加裝電梯200部,預計將超額完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謝勇 攝)
推進就業創業
學技能有工作 好日子有著落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丹恩偉
「學一門技能更好就業,好日子也有了著落。」宜都市枝城鎮三板湖村村民江雷接受了免費技能培訓後,順利入職多邦化工,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前段時間,江雷正愁著找工作,聽說就業訓練中心有免費培訓,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前去報名。工作人員告訴他,眼下週邊的化工企業用人需求量大,建議他學習化工操作技能,培訓合格後還會推薦他與企業簽訂合約。
參加培訓,江雷不僅沒花一分錢,個人信息還被錄入宜昌市勞動力資源信息庫,享受人社部門提供的長期跟蹤服務。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加強勞動者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開展補貼性技能培訓,是幫助群眾端穩就業「飯碗」的重要舉措,也是全省十大民生項目作出的明確部署。
今年以來,我省人社部門圍繞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返鄉創業、職業技能培訓、參保擴面等民生項目,辦好民生實事。截至目前,在促進就業創業方面,全省已實名製幫扶14.12萬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新增返鄉創業6.67萬人,開展補貼性技能培訓59.2萬人次,新增高校畢業生留鄂來鄂就業創業人數超額完成2024年全省十大民生項目設定的目標任務。
與此同時,聚焦新業態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我省實施社保高質量擴面行動,截至11月,新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靈活就業參保18.43萬人。
3月4日,武漢地區重點高校2024屆畢業生春季巡迴招聘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何宇欣 通訊員 卓張鵬 攝)
優化出行條件
車位有「潮汐」 停車更方便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通訊員 何立
「有了停車位,‘過早’不再像‘打仗’了。」12月以來,恩施市民黃女士每天在濱江花園小區附近換著花樣「過早」——因為路邊多了不少潮汐停車位。
濱江花園小區位於恩施州城鳳凰碼頭的核心地段,周邊彙聚了一批具有恩施特色的「過早」店舖。因早高峰人流、車流量大,道路是單行道,停車矛盾日漸突出。
12月初,當地城管部門經過實地踏勘走訪,在周邊道路施劃321個潮汐車位,規定時間內暫時免費使用。潮汐車位不僅極大緩解了周邊「停車難」問題,也保留了城市「煙火氣」。
恩施州作為省內旅遊熱門目的地,人氣最旺盛的時候,就是每年暑期或節假日旅遊高峰時段。一到此時,山區城市疊加旅遊熱帶來的停車難問題就成了「老大難」。
近年來,恩施州通過充分利用城市閑置土地,設置臨時停車位,推進立體化、集約化停車場升級改造等工作,充分挖掘停車資源潛力。今年以來,恩施州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8233個。
目前,恩施8縣市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已與恩施州停車管理系統實現數據對接,聯網停車場全部上線「恩施城市停車」APP。車主可通過APP實時找停車場、查空位、查看停車收費標準,離場時自動扣費,無需現場掃碼付費。進出停車場時更快捷,也從一定程度上釋放了更多停車資源。
今年以來,我省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8.5萬個,完成進度185%。
推進紓困解難
環境無障礙 生活更有愛
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沈早慧 通訊員 沈曉虓
「無障礙改造幫了我們大忙,還配了沐浴椅、換了水管,我們給女兒洗澡省力多了。」近日,武漢市江漢區市民曹金榮激動地說。
曹金榮的女兒患腦癱無法自理,需由老兩口照護。江漢區殘聯上門瞭解情況後,經過溝通、評估,決定在加裝新扶手外加配輔具沐浴椅。考慮到曹家水管老舊等情況,又安裝了電熱水器、更換了水管。
我省開展家庭無障礙改造以「殘疾人滿意」作為評價標準,在改造前先開展調查和評估,面對面聽取殘疾人意見,根據殘疾類別、級別、特殊需求進行適配,製定「一人一案」「一戶一策」改造方案,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殘疾人匡立群因患小兒麻痹症導致下肢殘疾,行動需依靠兩個後備。考慮到他行動空間受限,江漢區殘聯在改造衛生間時特意安裝了掛牆式摺疊沐浴椅、拓寬了衛生間門。「掛牆椅很牢固,下面還有支撐,很實用。」匡立群說。
據介紹,自「為7萬名持證殘疾人提供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服務,為6000戶困難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工作納入全省2024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以來,省殘聯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力確保任務高標準、高質量完成。
目前,兩個項目均已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其中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已完成9528戶,完成率達158.8%。
消除安全隱患
窨井蓋不再「哐當」響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通訊員 董德禹 實習生 李姝羲
「以前我在這裏遇到窨井蓋都會儘量繞開,現在直接開過去,基本沒感覺。」12月22日,武漢市民馬先生開車經過武昌區公正路SKP商場附近,印象中的「哐當」聲和顛簸沒有了。
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一部分,窨井蓋看似不起眼,卻與市民的出行安全息息相關。今年,我省十大民生實事清單提出,更換改造5萬個存在安全隱患的井蓋。
在武昌,當地城管部門對水果湖核心區、SKP周邊、中南路、東湖路、徐東大街等重點區域道路問題井蓋換新——換上了新型寬邊防沉降井蓋。新井蓋通過增寬外徑、加裝膠條等方式,加大井蓋承載面積,分散車輛衝擊載荷,有效減少震動和噪音。新井蓋的承載力達到40噸。
「你看,我有160斤,在防墜網上蹦幾下都沒有問題。」一位工作人員給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展示了井座內的球墨鑄鐵防墜網。比起老井蓋的繩製防墜網,新防墜網使用壽命更久,承載力更大。
今年以來,為切實保障群眾「腳底下的安全」,我省已更換井蓋9.08萬個,完成進度達182%。僅在武昌,就已完成維護既有井蓋及更換新井蓋2500多個。
陽新縣對城區主次幹道上的2萬餘個窨井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改造,營造整潔、安全的城市環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溪 通訊員 向能來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