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照片,再現毛澤東的江西足跡
毛澤東的一生與江西結下了深厚情緣。
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在江西戰鬥、生活了7年多,創造了輝煌的革命業績。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依然惦記著為中國革命付出巨大犧牲的江西人民,關心著江西的發展與進步。自1953年2月20日到九江,至1975年2月最後一次到南昌,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後先後26次到江西。在江西這塊泥地地上,不僅再度留下了一代偉人的歷史性足跡,也留下了令江西人民永遠難以忘懷的感人故事。
第一次視察江西:九江是很有發展前途的
1953年,毛澤東第一次到江西視察。這一年,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執行的第一年,為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有助於中央作出正確決策,毛澤東到南方沿長江幾省視察。
2月20日晨,毛澤東乘「長江號」軍艦從武漢到九江。江西省委書記楊尚奎和九江地委書記史梓銘到艦上迎接。
毛澤東聽取彙報後,充分肯定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西所取得的各項成就。他說:「這幾年,江西的工作是有成績的。江西的土改運動發展迅速,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差錯,得到了中南局的肯定。‘三反’運動,江西也摸索了不少好的經驗。這幾年,江西在恢復國民經濟、發展工農業生產方面,也取得了成績,排在周圍幾個省的前面。」
當天下午,毛澤東在九江市區視察。他說:「九江交通便利,既是贛北門戶,又是七省通衢,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江西快解放時,中央曾考慮把江西省省會設在九江。後來瞭解到這個城市規模不大,作為一個省城還不具備條件,省會就設在南昌了。但九江的重要性不能低估。從今後發展來看,九江是很有發展前途的。它臨近長江,又和幾省毗鄰,加上地處廬山腳下,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毛澤東還說:「要讓歷史證明,我們不僅能夠領導好革命戰爭,而且也一定能夠領導好和平時期的經濟建設,讓全國人民過上好日子。」隨後,毛澤東離開九江前往安慶。
四上廬山:到廬山開會是好的,又安全、又保密
毛澤東第一次到九江視察時,原本是想上廬山的,但當時上山公路正在修建,汽車上不去,他只好來到九江市區甘棠湖邊,登上一座小山坡,在那裡凝目遠眺廬山。毛澤東感慨地對隨行人員說:「土地革命時,蔣介石坐鎮廬山打我們,他在山上開了不少會議。萬萬沒有想到只隔十幾年,廬山落到了‘共匪’手裡。歷史嘲弄人好厲害咯!」
廬山蜚聲中外,毛澤東3次提議將中央會議放在廬山召開,並於1959年、1961年、1970年的盛夏時節四上廬山,用他自己的話說「歇暑」。其中,1959年參加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黨的八屆八中全會,1970年參加黨的九屆二中全會。
1961年在參加中央工作會議之前,毛澤東專門在廬山休養了20多天,後來由於開會的消息被泄露,他笑稱「我就去杭州亮亮相」,並以接見外賓的形式擺出「疑兵陣」。
毛澤東對廬山有獨特情結,說「我最喜歡廬山」「廬山不錯,風景好」「到廬山開會是好的,又安全、又保密」。
1961年,毛澤東在廬山閱覽圖書。
3次廬山會議召開的時間共計86天,加上會議前後的休養,毛澤東在廬山共住了126天。在這裏,他籌劃國事,縱論古今;在這裏,他援筆著文,揮毫賦詩《七律·登廬山》《七絕·為李進同誌題所攝廬山仙人洞》;在這裏,他還多次對江西相關工作報告作出批示,並親筆給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讚揚信。
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
毛澤東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在井岡山戰鬥、生活了1年零3個月。他與朱德等人一道親手培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
因此,毛澤東對井岡山的一山一水,對曾經給紅軍巨大支援的井岡山人民群眾懷有一種特殊的深情和眷戀。新中國成立之後,毛澤東更是多次表示要重返故地。在闊別38年後,毛澤東千里來尋故地,重上井岡山。
1965年5月21日,毛澤東醞釀已久的井岡山之行終於成行。當天上午,毛澤東一行乘專列從長沙出發,經株洲到達醴陵後改乘小汽車,沿著1927年秋收起義之路重上井岡山。22日晚,毛澤東到達井岡山茨坪,住井岡山賓館。
5月22日至29日,在井岡山期間,毛澤東的情緒非常好,多次接見幹部群眾,瞭解建設發展情況。與人談起井岡山鬥爭時期的人和事,他一談就止不住話匣子。
5月25日,毛澤東約劉俊秀、王卓超、汪東興3人到自己的住處暢談。他說:「我早想回井岡山看看,一別就是三十多年。為了創建這塊革命根據地,不少革命先烈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犧牲時都只有二十幾歲呀!沒有過去井岡山艱難的奮鬥,就不可能有今天。」
當得知井岡山修起了水電站和4條公路,辦起了工廠、學校時,毛澤東說:「今天的井岡山比起38年前大不相同了。我相信井岡山將來還會變得更好,更神氣。但是我勸大家,日子好過了,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要失了,井岡山的革命精神不要失了。」
離開井岡山之前,毛澤東的生活管理員帶著錢和糧票走進賓館會計室,找會計雷良釗結算夥食費。這可把這位年輕的會計難住了,他說什麼也不肯收下。但毛澤東的管理員耐性地解釋說:「首長和我們工作人員外出有嚴格的約法和開支規定,這是紀律,我們必須遵守。」
最後,雷良釗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收下,並出具了發票。其中一張寫著:首長夥食費,7天,每天2.5元,合計17.50元。發票開具時間為1965年5月29日,收款人為雷良釗。
在井岡山上,毛澤東始終處在激動和興奮之中,觸景生情寫下兩首光輝詞章《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念奴嬌·井岡山》。
南昌之行:專列多次經停駐留
毛澤東的26次江西行,其中20次與南昌有關。位於南昌市郊的向塘車站,是毛澤東的專列多次經停駐留的地方。
毛澤東有個習慣,他深入全國各地調查研究時,經常是以火車為家,在專列上召開一個接一個的會議,接見一批又一批的當地黨政領導和各方面代表。這樣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不給當地增加麻煩。
1955年12月24日上午,毛澤東專列第一次來到這裏,也是新中國成立後他第一次蒞臨南昌境內。毛澤東在專列上召集江西省委負責人楊尚奎、邵式平等和部分地方同誌座談,詳細詢問江西血吸蟲病流行情況和所採取的措施。
1958年7月1日,當看到《人民日報》報導江西餘江在全國第一個消滅血吸蟲病的消息後,毛澤東感慨萬千,寫下《七律二首·送瘟神》。
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
1957年9月9日,毛澤東第一次到南昌市區視察。當天下午,毛澤東乘專機從長沙來到南昌。此行目的是為開好黨的八屆三中全會,調查瞭解工農業生產等情況。
1960年是毛澤東外出考察頻繁的一年,也是經停南昌次數最多的一年,他的專列3次經停向塘車站,每次都在專列上同江西省委負責人談話。
在黨的八屆九中全會上,毛澤東號召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一切從實際出發,使1961年成為實事求是年、調查研究年。
1961年1月25日晚,毛澤東乘專列南下調研,於2月10日上午到達向塘車站,在專列上聽取了江西省委負責人工作彙報。4月中下旬返京途中,毛澤東又來到南昌視察,在南昌郊區開展「農業六十條」的調查研究,並視察了洪都機械廠和城市郊區人民公社及市政建設。
七千人大會之後,毛澤東又乘專列到南方視察。1962年2月28日,毛澤東到達向塘車站。這一次,他在專列上待了3天,並在專列上同江西省委負責人談話。同年6月9日,毛澤東的專列再一次停在了向塘車站。當時,台灣海峽出現緊張局勢,蔣介石叫嚷反攻大陸。
毛澤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國民黨反攻大陸,軍事上我不怕打仗,就愁糧食。」邵式平當場表態:「主席,你放心,你在福建前線用兵百萬,軍糧我們江西包了。一人600斤,100萬人6億斤,沒有問題!」毛澤東聽了很高興,說:「這下我放心了。」後來,江西迅速調糧2494萬斤運往福建前線。毛澤東非常滿意,表揚「江西同誌顧全大局」。
1965年12月24日,毛澤東再次來到南昌。這一次,他在南昌住了17天,也是他在南昌待的時間最長的一次。在這裏,他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揮筆寫就了一首在特定歷史年代洋溢著豪情、借詠史而抒懷明誌的詩篇——《七律·洪都》。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唯一以省會城市命題的詩詞。
1975年2月3日,毛澤東最後一次到南昌。當天,他結束在長沙114天的休養,乘專列來到南昌。兩天后,毛澤東離開南昌前往杭州。
斯人已逝,思念不竭,毛澤東那些被歷史鐫刻的時光,已經深深藏在江西人民的心中;言猶在耳,激勵永在,一代偉人的音容笑貌和殷殷囑託,鼓舞江西人民在新時代新徵程上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而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