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頭到海外餐桌 寧夏好物搶鮮出「海」
【編者按】
近年來,我區商務、農業、海關等多部門聯合發力,助力寧夏好物走俏海外市場。冷涼蔬菜打「飛的」走進杜拜市場,西藍花、芥藍運往東南亞……寧夏農特產品走出國門有哪些堵點難點問題需要解決?寧夏的農特產品,究竟需要多久能從田間地頭到海外客戶的餐桌?寧夏如何發力為農特產品走出去「鋪路架橋」?本組策劃報導帶您走進田間地頭、企業一線、鏈接商務、物流、海關等部門,共同探訪寧夏好物搶鮮出「海」的幕後故事。
貨暢其流,「寧夏產」走俏海外
銀川和杜拜,有無數種鏈接的可能。今年以來,一種盛產於塞上江南的冷涼蔬菜成為了鏈接銀川與杜拜新的綠色橋樑。從今年5月起,寧夏興耘田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產出的優質冷涼蔬菜,冷儲包裝後從賀蘭種植基地發往銀川河東機場,每週搭載銀川—杜拜客運航線,約8個小時到達阿聯酋杜拜國際機場,被快速運輸分發到商場、超市、酒店、餐廳等。
「僅需要半天時間,我們種植基地生產的寧夏冷涼蔬菜就可以送到杜拜市民的餐桌上。」寧夏興耘田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新民說。
記者在興耘田賀蘭種植基地看到,時至隆冬,大陸菜已經收穫完畢,留下廣闊蒼茫的黃土地修整歇冬,蓄勢等待來年新的生長季。而在連片成雲的日光溫棚里則是另一片景象:辣椒、豆角、黃瓜等蔬菜長勢喜人,綠意盎然。一年四季,興耘田不斷檔生產供應各類冷涼蔬菜,銷往全國各地乃至出口海外。
物流通,則商貿興。在魏新民的腦海里有一張清晰的路線圖:他的蔬菜販賣版圖是隨著我區物流運輸網絡的水漲船高而不斷擴張。魏新民從1996年來到寧夏開始販賣、種植蔬菜。剛開始由於運輸條件有限,他只能把蔬菜賣到寧夏周邊的陝西、河南等省區。隨著我區物流運輸網絡融入全國並不斷升級,魏新民的蔬菜銷售版圖也在不斷擴大,北上、南下、進港,甚至跨出國門。如今,興耘田每年生產的五六萬噸蔬菜,95%銷往上海、成都、大灣區等。今年隨著首批冷涼蔬菜搭上杜拜客機,興耘田耕耘中東市場的腳步也邁出了關鍵一步。
寧夏興耘田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打出「寧夏蔬菜從這裏走向世界」的口號。
在杜拜最大的華人超市溫超超市,寧夏運來的帶刺黃瓜、牛角椒、絲瓜等擺放在醒目的位置,雖定價不菲,但銷量穩定增長。負責中東市場開發的興耘田副總經理魏文濤介紹,今年自5月2日至11月28日,興耘田搭載銀川-杜拜客機運送26趟冷涼蔬菜,共133.33噸。近期因為聖誕節運費上漲的原因暫時停運,節後將正常發運。
「客運航線班次少,倉位小,運量遠遠不能滿足杜拜市場對寧夏冷涼蔬菜的需求。現在杜拜航線每週發一次,每次僅能運輸3至4噸,而來自杜拜合作的要求是一週50噸。還有很大的市場缺口要補。」魏文濤說,面對中間巨大的缺口,興耘田也在積極尋找突破的方向。目前正在籌劃上新設備,通過真空預冷技術,帶設備走海運,如果試水成功將開闢出新的「出海」方式。
而在興耘田等一眾寧夏蔬菜種植企業來看,最佳解決方案是推動開行貨運航線。跨國貨運包機的開行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企業推動的難度極大。今年7月,正值冷涼蔬菜銷往中東的關鍵時刻,自治區商務廳外貿處多次召集冷涼蔬菜出口的各個關聯方,包括海關、口岸、航空公司、物流公司、種植企業以及杜拜合作企業等,多方會談對接。一方面捋順目前客運航班搭載運輸鏈條上各個環節,並給予出口企業40%的運費補貼。另一方面積極協調,謀劃推動貨運包機線路的開行。
自治區商務廳對外貿易處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區繼續加力構建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國際公鐵物流3條國際通道,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和融入西岸陸海新通道建設,我區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空、鐵、海通達能力不斷提升。持續加密的物流網絡和航線,推動促進更多「寧夏產」走出國門不斷成為成為現實。據統計,今年1-11月份,我區出口農產品15.8億元,同比增長20.8%,佔全區出口總額的11.9%。其中,冷涼蔬菜出口3.8億元,同比增長15.4%。出口蔬菜品類包括西蘭花、菜花、菜心、芥菜、捲心菜、菠菜等30餘種。主要出口括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阿聯酋、泰國等地,其中,對馬來西亞出口3.3億元,約佔全區冷涼蔬菜出口量的87%;對阿聯酋出口212萬元。
「如果貨運包機能夠開行,一趟能夠運載30至90噸,不僅能解決興耘田的難題,也可以讓更多的寧夏企業參與進來,將冷涼蔬菜、枸杞、葡萄酒等特色優質產品源源不斷的輸送到中東市場,進一步打開新的市場空間。」魏文濤將「2025年通過貨運將冷涼蔬菜出口中東的銷量大幅提高」寫入了工作計劃,他無比嚮往著線路開行的這一天盡快來到。 (寧夏日報記者 楊娟 文/圖)
打通堵點難點,銀川海關助力出口跑出「加速度」
「我們酒莊生產的700多件干白、干紅葡萄酒現已成功挺進香港市場。有了海關的保駕護航,我們對出口越來越有信心。將來,我們還會繼續拓展市場,讓更多海外消費者品嚐到我們酒莊乃至整個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葡萄酒。」12月24日,寧夏源點酒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生海高興告訴記者,今年,源點酒莊想要向外開拓國際市場,但企業人員對於葡萄酒的出口監管政策、通關申報業務流程還一知半解,對產品能否順利打開國際市場還有些許顧慮。正在企業愁眉不展時,海關部門上門提供「一對一」業務指導,幫他們解了燃眉之急。
今年以來,銀川海關對葡萄酒、枸杞、冷涼蔬菜等特色產品實施「單品單策」菜單式監管服務,我區各地生產的冷涼蔬菜已成功打開中東市場,固原所產新鮮雞蛋首次登上香港人民餐桌,枸杞出口量值持續保持全國第一。同時組合運用一鍵預約、屬地查檢「綠色通道」、證書「雲簽發」等措施,助力特色農產品搶「鮮」出口。
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區冷涼蔬菜出口3.4億元,增長14.1%;枸杞出口1.7億元,增長7.3%;葡萄酒出口0.1億元(1005.4萬元),增長29.9%;產業外向型發展的預期持續增強。還有更多如馬鈴薯、果蔬汁等「寧」字號食品成功「破圈出道」;雪藏薯條出口量值分別增長44.2%和25.9%;果蔬汁出口值及均價分別增長319%、123.2%。
「我們建立完善‘關、政、企’三位一體聯動模式,與自治區10餘家單位(部門)建立多層級協調對接機制,常態化開展交流會商、走訪調研,共同回應解決企業訴求。」銀川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銀川海關堅持以精提質,在守住國門安全底線的基礎上,不斷優化海關監管措施,持續推進寧夏特色產業持續發展。同時印發《促進銀川綜保區高質量發展十六條措施》《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政策工具箱」》等政策文件,通過專題推送、培訓座談及聯合調研等多種方式,宣講海關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相關政策。截至目前,累計開展相關座談交流和政策宣講50餘次。
與此同時,銀川海關建設「智慧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備案VR培育平台」,為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建立全鏈條「智審」「智看」「智幫」「智培」服務,設立進出口鮮活易腐農食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採取「5+2」預約通關受理、提前申報、隨報隨檢、合格即放等惠企政策,讓蔬菜出口企業真正享受到優先查驗、快速通關等便利措施。
「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端登錄‘智慧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備案VR實訓培育平台’,可身臨其境、一目瞭然地觀摩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快速瞭解海關審核要點及備案要求。」寧夏全季現代溫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華告訴記者,借助VR技術賦能,該企業種植場已順利取得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備案資質。
從化工產品到「六特」優品,隨著國際通道的多樣化和便捷化,寧夏對外出口的「產品清單」日益豐富多樣。尤其是「異軍突起」的冷涼蔬菜,開闢了我區特色農產品進出口渠道,開拓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經貿合作新空間,不斷激發寧夏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潛在動能。
「下一步,銀川海關將深入落實新一輪署區合作備忘錄,進一步強化關地合作、密切關際合作,支持我區多向拓展開放通道,著力推動枸杞、葡萄酒等特色產業精耕細作、持續發展。」銀川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寧夏日報記者 王瑞)
完善冷鏈物流體系,農產品一路爭「鮮」
回憶起菜心成熟的夏秋季,寧夏琛琛農產品冷鏈儲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琛說,一輛輛裝滿滴著露珠的菜心的冷鏈貨車,沿著中鳴路,隨後上京藏高速,一路向南,30小時到達廣州市民的餐桌。這使得中寧菜心在廣州成為市場的「俏手貨」。
冷鏈物流行業貫通一二三產,是現代物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減少農產品流通損耗、提高食品及農產品流通質效等諸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讓優質的地產農副產品出村進城,新鮮奔赴全國各地,寧夏一直進行著積極探索。
自2016年成功申建商務部全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示範省區以來,我區持續加大冷鏈物流項目建設支持力度。自治區商務廳、農業農村廳、財政廳等單位積極爭取國家各類試點示範,持續推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安排中央、自治區財政資金近5億元支持建設冷鏈項目1800餘個。
走進賀蘭工業園區德勝片區的眾力冷鏈物流倉儲,只見藍色倉儲貨架高聳至房頂,庫外則停放著4台叉車,可滿足16米高空處的貨物裝卸需求。為方便貨物入庫和出庫,每個貨架前都貼有相應的條形碼,寧夏眾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恒介紹,當平台下達指令後,可以通過掃碼精準找到相應貨架和貨品,高效完成裝卸作業。
「包含常溫區、恒溫區、冷藏區、雪藏區及低於零下28度的超雪藏區,可以滿足多溫區存儲需求。在廠房入口,設置有28個裝卸口和17個庫口,可在節假日滿足大量貨品裝卸運輸需求。」劉恒介紹,「一區多溫」高標準、高質量倉儲可同時容納20000噸貨品,日吞吐量超過2000噸。同時企業還配備60餘台冷鏈物流運輸車輛,採取倉配一體化模式,面向我區及周邊地區的商超、連鎖餐飲及食品企業,提供食品倉儲和配送服務,配送範圍達300公里至500公里,在寧夏境內可當日送達。眾力冷鏈物流還配備了專業的運營團隊,提供全天候的出入庫服務,全程電子化記錄存儲貨品的進出庫日期、數量及保質期,最大限度節約客戶的時間成本、人員成本、貨損成本。
全區冷鏈物流行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服務能力不斷增強,補鏈條、保民生、促發展等作用愈加明顯。預計到2027年,我區初步建成銜接產銷、覆蓋城鄉、聯通國內的冷鏈物流網絡,充分融入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大通道,產業發展質量明顯提高,冷鏈物流與「六特」產業及食品藥品流通深度融合,標準化體系初步形成。(寧夏日報記者 趙磊文/圖)
政府搭台企業唱戲,農產品「香」飄四溢
進博會、南博會、中阿博覽會、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2024全國農商互聯暨鄉村振興產銷對接大會等博覽會,都有寧夏農產品的身影。近年來我區不斷完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強化產銷對接長效機制,助力全區消費升級和鄉村全面振興,扶持培育出一大批名優特產,讓寧夏農產品品牌矩陣知名度大增、影響力日顯。
「以往多是按照要求參展。2023年以來,我們立足企業要求和市場需求,精選最適宜的展會活動組織參展,重點選擇影響範圍廣、企業反饋好、舉辦規格高的主流綜合性農業展會,主攻人氣高、消費旺的一二線城市,做到參展有的放矢,效果心中有數。」自治區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說。
在鹽池縣安佑農牧開發有限公司,胡麻經過壓榨後,褐紅色的胡麻油緩緩流出、香氣四溢,隨著罐裝、包裝設備高速運轉,工人們將一箱箱包裝好的胡麻油運出,發往陝西、福建等地。
「吳忠是被中國糧油學會正式命名的‘亞麻籽油之鄉’,所以不論是質量還是口感都屬於上乘。但是2018年投產以來,銷售一直是我們最頭疼的問題。」該公司銷售經理孫建紅說,從2020年受邀參加全國展會後,公司就意識到類似的展會是我們把產品推向全國的重要渠道。
正如孫建紅所說,近四年參加了數十次展會,該企業已經是福建省各單位企業的重要合作對象,而該企業也在一次次的參展中實現了銷售額倍增、銷售市場的逐步擴大。孫建紅表示:「通過展會,我們不僅拓寬了銷售渠道,還提升了品牌知名度,現在我們的胡麻油已經遠銷國內數十個城市,並逐步受到了國際市場的青睞。」
在寧夏,像鹽池安佑農牧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他們通過政府搭建的平台,不僅在國內外市場取得了成功,還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
「首先政府舉辦各類展會的公信力是很強的,這比我們自己跑、‘王婆賣瓜’效率要高很多。」在賀威酒莊(寧夏)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振旭拿著參加進博會時的照片為記者介紹道,從2019年公司成立到現在,他們一直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更新產品體系與架構。
「參加博覽會不僅讓我們打開了海外市場,更重要的是通過與國際同行的交流,我們學習到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市場營銷策略,提升了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張振旭繼續說,他們的產品已經從原有的3種拓展到了8種,代理商也從國內走向了國外,產品銷量年年都在增長。
「寧夏的農產品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為全球消費者帶來健康、綠色、優質的食品選擇。」自治區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將進一步聚焦擴大有效需求,全面提升寧夏「六特」產業產品品牌價值,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不斷推動完善產銷銜接發展機制,讓更多的「原字號」「老字號」「寧字號」特色農產品走出寧夏、走向全國。 (寧夏日報記者 李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