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中國科技創新又有新突破(年終盤點③)

在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工作人員與熊貓機器人「優悠」握手。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在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工作人員與熊貓機器人「優悠」握手。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圖為9月11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維嘉海山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最後一個潛次下潛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攝圖為9月11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維嘉海山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最後一個潛次下潛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攝
圖為中國天眼在落日餘暉中。新華社記者 劉 續攝圖為中國天眼在落日餘暉中。新華社記者 劉 續攝

2024年,中國科技創新領域捷報頻傳: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運行,國內首台1.2萬米深智鑽機成功交付,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神舟十八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太空會師……競相湧現的科技成果不僅標註著中國科技勇攀高峰的每一個堅實腳步,也為全球科技進步、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首個」「世界第一」不斷湧現

在一家中國製造企業的工廠內,機械臂在汽車上飛舞,除了幾個坐在屏幕前的主管外,現場幾乎沒有其他工人——西班牙《日報》網站近日報導的這一富有科技感的畫面,在如今的中國已不是新鮮事。

11月下旬,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佈《2024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在工業機器人密度方面,中國以每1萬名員工配有470台機器人的密度,在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南韓和新加坡。路透社指出,機器人密度是衡量製造業自動化程度的國際重要指標。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動自動化技術發展,在2019年以來的短短幾年間,成功將機器人密度翻了一番。

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是中國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一個生動縮影。2024年,中國科技創新突破不斷、成果豐碩: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開啟商業首航;中國自主研製的AG60E電動飛機成功首飛;嫦娥六號任務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月壤中發現分子水;「中國天眼」核心陣試驗樣機開工建設……這一年,一項項「中國首個」「世界第一」不斷湧現,一系列突破性、標誌性科技成就點亮中國科技創新的一個個高光時刻。

英國《經濟學人》報導稱,中國在科技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中國科學家們取得了一系列全球頂尖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在化學、物理和材料科學領域。

瑞典「一帶一路」研究所副所長侯賽因·阿斯卡里撰文稱,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成就令人矚目。中國在大數據、人工智能、金融科技、5G、電動汽車、機器人和無人機等多個前沿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數字技術投資者和用戶之一。中國風投行業形勢正勁,致力於培育先進的數字技術和創新能力。

黑山Meer雜誌刊文認為,中國是全球新興數字技術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市場。近年來,中國大規模運用新興技術,包括人工智能、5G、物聯網和區塊鏈等,並進行大量投資,為其經濟增長和全球影響力作出巨大貢獻。同時,中國在遺傳學、核聚變、太空探索和應用量子物理學等方面成果顯著,在航天技術領域具有優勢,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長足進步。根據澳州智庫的一份報告,在44項關鍵技術中,中國有37項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中國科技創新碩果纍纍,給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增速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8%,明顯快於全部投資增長。同時,數字經濟發展向好,智能、綠色轉型持續。11月份,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智能車載設備製造增加值分別增長60.6%、13.9%;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電池產品產量分別增長51.1%和10.9%。

俄羅斯《勞動報》引述《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相關內容稱,在中國,近萬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已建成,其中421家已培育成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在90%以上示範工廠得到應用。

科技實力源自資金、設備、人才等多方發力

8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較去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排名前30的經濟體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也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報告指出,中國擁有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超過去年的24個,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創新發展展現出強大動能和廣闊前景。

中國科技突破不斷湧現、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動力從何而來?

英國《經濟學人》認為,中國科技實力提升,主要源自資金、設備和人才等三方面發力:資金方面,自2000年以來,中國研發支出增長了16倍,中國在應用研究和實驗開發方面投入巨大;設備方面,中國在科學設備上進行大手筆投入,中國頂尖研究機構的實驗室裝備精良。如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靈敏的伽馬射線探測裝置、最強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人才方面,中國政府一直重視人才隊伍建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數據顯示,中國現在僱用的研究人員比美國和整個歐盟都要多。

巴西《論壇》雜誌網站報導稱,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崛起是經濟、教育和科技政策協調發展的結果,所有這些政策都致力於讓中國成為創新強國。中國政府強調,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增強中國經濟優勢。中國一直穩步增加研發投資,並鼓勵在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和蘇州等城市發展創新集群。這些集群彙集了大學、研究中心、科技企業和初創企業,形成了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促進了學術界、政府和私營部門之間的合作。政府為這些產業集群提供先進基礎設施和稅收優惠政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報導稱,技術創新,尤其是核心技術領域加強自力更生的創新,是中國長期願景的關鍵。中國正在向「以創新驅動的、更可持續的增長模式」轉型。

德國《青年世界報》網站刊文指出,新質生產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科技進步和研發,中國決心讓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參與進來,並鼓勵企業與中國經濟的主要發展目標更緊密地結合起來。

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財政部啟動新一輪專精特新支持政策,支持1000多家重點「小巨人」企業打造新動能、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強化產業鏈配套能力。

美國《紐約客》在報導中以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為例稱,中國政府堅持提供產業支持,鼓勵本土企業與外企合作,這些舉措助推了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科技進步和應用推廣。

中國作為世界研發實驗室的作用日益增強

科技無國界。中國在持續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的同時,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堅持開放包容的國際科技合作。

2024年,從嫦娥六號搭載國際載荷探測月球,到「蛟龍號」接受外國科學家參與科考,一次次國際合作的成功實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在科技領域共謀發展、共享成果寫下生動註腳。

澳州「對話」網站刊文稱,嫦娥六號搭載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法國氡氣探測儀、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史丹立方星等國際載荷,一同進行科學探測,為探月國際合作樹立典範。

黑山Meer雜誌刊文稱,在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中國宣佈願意與其他國家分享科學知識和成果,進一步向世界傳遞了合作、開放、發展的理念。

2024年,中國的國際科技合作「朋友圈」越擴越大。目前,中國已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係,簽署118個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巴西《論壇》雜誌網站報導稱,這些協定促進了知識和尖端技術的交流。

中國良好的創新環境也吸引越來越多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中心。3月,美國蘋果公司宣佈增加在華投資,將在上海、深圳兩地擴建及新增應用研究實驗室,以支持產品製造。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提姆·曲克表示,技術優勢是中國吸引蘋果投資的重要原因。

英國《經濟學人》週刊網站刊文指出,中國作為世界研發實驗室的作用日益增強。西方企業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已經成為創新的搖籃,其成果應用在全球各地銷售的產品上。

外媒普遍認為,中國的科技創新有利於中國,也將造福世界。

侯賽因·阿斯卡里認為,中國主張合作共贏,與其他國家分享創新成果。例如,在基礎設施領域,作為全球鐵路、港口、橋樑和隧道建設的引領者,中國持續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分享相關技術;在綠色發展領域,中國大力研發清潔能源技術,幫助包括歐盟成員國在內的世界多國向綠色發展轉型;在太空探索領域,中國幫助世界多國將地球觀測和通信衛星送入軌道,並將中國空間站打造成全人類在外空共同的家。

《巴基史丹觀察家報》報導稱,近年來,中國綠色低碳發明專利申請公開量不斷上升,且專利申請覆蓋綠色低碳技術的所有領域,不僅展示了中國的創新能力,也凸顯了中國解決全球環境挑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努力。隨著全球迫切尋求可持續解決方案,中國在綠色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為國際合作創造了重要機會。通過分享專業知識和技術,中國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推動世界經濟發展更具彈性和包容性。(本報記者 嚴瑜)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12月30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