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整版報導:2024中國文化有多出圈

2024,China Travel升溫,春節申遺成功,《黑神話:悟空》海外掀起「西遊熱」,博物館文創美到next level……這一年,精彩的中國文化故事不斷上演,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一起見證更加自信的中國。

原標題:文藝氣象·印跡 

《人民日報》(2024年12月30日 第 20 版)

二〇二四年四月十五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於山社區,文物普查員正在登記一處石刻。謝貴明攝(人民視覺)

圖為微短劇《重回永樂大典》海報。片方供圖圖為微短劇《重回永樂大典》海報。片方供圖

中國畫《京城之脊》,作者為黃華三、高毅創作團隊。

一場演唱會的現場。資料圖片一場演唱會的現場。資料圖片

2024年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雜誌重新發表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近日,《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出版發行。全書系統闡釋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全面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文化領域的原創性貢獻,為做好新時代新徵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

不平凡的2024年,文化創新源泉充分湧流,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烙印一個又一個深刻的文化印跡。讓我們在文藝的萬千氣象中,聆聽中國式現代化的鏗鏘足音。

——編  者

「四普」——

精細繪製文物地圖

楊雪梅

2024年,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以下簡稱「四普」)如火如荼開展。4800餘支普查隊,5萬餘名「四普人」,為廣袤大地上散落的不可移動文物步履不停。這是文博隊伍15年之後的再一次廣泛集結。文物行政部門、博物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的文物保護工作者和考古工作者都是「四普人」。相較於「三普」中完全離線的數據傳輸方式,「四普」平台通過「政務雲」實現了數據的遠程報送。各基層普查隊都擁有了全國範圍的遙感衛星影像,代替了過去的紙質地圖。RTK技術(一種衛星定位測量方法)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使文物點測繪數據採集工作達到了亞米級的精度。全國已複查504089處「三普」不可移動文物,佔「三普」文物量的60%以上,調查新發現的文物適時更新。

青藏高原的海拔令人望而生畏。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市雙湖縣,不僅存在低氣溫、空氣稀薄等惡劣的自然條件,還有文物資源分散、交通不便、人跡罕至、通信不暢等製約因素。普查隊員在巍峨群山間穿梭,克服嚴重的高原反應,拉網式複查「三普」文物點52處,新發現文物點208處。

遼闊的地域讓普查成為漫長的馬拉松。尼雅遺址,位於新疆民豐縣城以北百餘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也是「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的出土地。南北長30多公里,東西長10公里,一個遺址需要花費半個月才能完成普查。普查人員在連綿起伏的沙丘中行進,每天的飯量和用水量要嚴格控制,每人每天兩瓶礦泉水,早餐一袋泡麵,中午掰幾塊饢……

福建是我國水下文化遺產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已確認的水下文化遺存近50處,大量沉船遺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聯合水下考古隊進行的水下文物普查引人注目。

山西大學首批232名文物全科生已經投入100個縣的文物普查工作,成為「四普」隊伍中最年輕的面孔。

從「二普」的開疆闢土到「三普」的砥礪深耕,再到「四普」的「應保盡保」,每一次的文物普查,都促進了文物事業跨越式發展。「四普」進行中,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高票通過,「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22字工作要求完整寫入法律。通過「四普」摸清家底,建立國家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大數據庫,繪製一張精準的文物地圖,既是文物實現全面保護、系統保護及整體保護的重要前提,也是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基本依託。

「四普人」就是這張文物地圖的繪製者。

微短劇——

熱度飆升  求精求變

任姍姍

2024年,微短劇熱度飆升,延續爆發態勢。據機構測算,我國微短劇市場價值在2021年至2023年間躍升了10倍。2024年,微短劇市場規模預計達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0%;到2027年,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00億元。

一句「看微短劇的人比點外賣的人還多」,形象說明微短劇的受眾之廣。截至2024年6月,我國微短劇用戶規模達5.76億人,佔整體網民的52.4%。微短劇用戶規模超過網絡外賣、網絡文學和網約車,躍居數字生活榜單前列。在海外,微短劇已傳播至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微短劇短小精悍、節奏緊湊的特點,適合快節奏生活下的審美需求,密集的爽點和嗨點,滿足用戶的情緒價值和社交需求。與此同時,吸睛也「吞金」、質優卻侵權、讓人上癮但內容低質,是劣質微短劇的通病。前不久,關於「中老年人沉迷短劇」「微短劇收割中老年人」的輿論引發大範圍的憂慮。唯流量、唯「爽感」、導向低俗的微短劇不僅扭曲觀眾的審美觀念,對社會風氣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2024年,自上而下、多管齊下,野蠻「淘金」的劣質微短劇加速出局,微短劇精品化發展是主流聲音。6月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網絡微短劇行業健康繁榮發展的通知》正式實施,明確微短劇施行分類分層審核,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與此同時,一大批低俗有害的微短劇被下架處置。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佈《微短劇版權保護倡議書》,呼籲尊重知識產權,維護創作尊嚴。

「微短劇+」成為新趨勢。2024年,多部門多領域發佈支持微短劇產業發展的措施,從文旅領域的「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到法治領域的「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再到「微短劇里看品牌」,一系列創作計劃引導創作風向,推動微短劇在更大範圍賦能千行百業。

優質微短劇正成為大屏的收視增長點。至2024年11月,30餘部微短劇在全國省級衛視播出,收視規模超5億戶次,千萬級別觀眾規模劇片佔比48.3%。長影片平台、影視劇製作公司和廣電媒體等傳統視聽內容生產方也紛紛加入微短劇賽道。

回顧2024年,流量和話題依然是微短劇的大眾印象。微短劇所帶來的審美變遷,給傳統視聽帶來的挑戰,仍有待觀察。確定無疑的是,微短劇的後勁兒,依然來自質量過硬的作品。隨著精品創作成為共識,行業生態逐步清朗,跑出新賽道的微短劇才會跑進「長賽道」。

北京中軸線·春節——

走向世界的中華文化標識

施  芳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9項。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

北京中軸線和春節,都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潛藏著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密碼。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具生活情感與生活理想的節日。從每年的臘八開始,到正月十五,近40天的時間里,我們形成了一整套年俗:打掃房子,置辦年貨,貼上福字、春聯等裝飾,逛花市迎接春的到來,隨後便迎來最重要的年夜飯,還有拜年、逛廟會、玩社火、鬧元宵……經過幾千年創造和傳承的年,包羅了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傳承人,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項非遺的實踐者。

被譽為「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樑」的北京中軸線,始建於13世紀,形成於16世紀,全長7.8公里,是全世界現存最長的城市軸線。天壇、故宮、景山……提及中軸線,人們腦海中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一個個景點。實際上,北京中軸線的最大特色在於「前後起伏」的建築形態、「左右對稱」的空間佈局、「一貫到底」的雄偉氣勢。實地探訪時,在任何一個遺產點都無法感知全貌。

春節所擁有的和平理念、家庭觀念與期盼未來豐年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中國與人類共享的價值觀念與精神財富。如何向世人闡釋文化遺產的獨特價值?中軸線申遺做出了有益實踐。利用大數據、數字孿生、雲渲染等技術,一個個數字產品在寓教於樂中讓大眾感悟「以中為尊」「天人合一」的中軸文化。數字化技術成為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重要創新手段,全過程參與了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這在國內外尚屬首次。

中軸線申遺保護中,還有許多細節頗受讚許。除了一批重點文物建築被保護利用,北京雨燕之類的「活態遺產」也得到精心嗬護。雨燕環繞正陽門城樓追逐競飛的場景,已持續600餘年,是中軸線的一個文化符號。如今,北京雨燕有了更好的棲息環境。這個黑色的小精靈成為中軸線申遺的首個數字形象,在不少數字產品中都有它輕盈的身影。鴿子籠整治這類的「民生小事」也不例外。鴿哨是很多人記憶中的老北京聲音,但雜亂無章的鴿子籠嚴重影響景觀。通過入戶徵求意見,新設計的鴿子籠,頂部做成老房頂的樣式,整體塗成深灰色,與中軸線「第五立面」的風貌融為一體,成了中軸線景觀的一部分。

春節民俗推陳出新,「古都之脊」再煥光彩。微信拜年、旅遊過年、短影片拜年等「新年俗」接連湧現,在團圓祈福中,新舊年俗提升著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年更有「年味兒」。家住北京市東城區鍾樓灣胡同的範來友等人成為首批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監督員,守護著家門口的文化遺產。借助「數字打更人」項目,市民遊客可以隨時監測中軸線遺產的保護狀況。久久為功,人人都是文物保護誌願者。

一個春節,一元複始,萬象更新,代代傳承。

一條中軸線,承載文明,見證歷史,無限延伸。

演唱會——

化身「流動的GDP」

任飛帆

2024年,「演唱會」成為文化新消費的熱詞。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和國慶七天假期全國演出市場呈現上升態勢,僅國慶假期,全國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場次達到125場,票房收入8.6億元,均比去年同期顯著增長。相關數據顯示,演唱會已經不再是青年群體的專屬,資深音樂人、德高望重歌唱家的門票同樣熱銷乃至一票難求。演唱會緣何如此火爆?

當觀眾走進演唱會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中,共享同一首歌的沉浸感和參與感,構建了「情感共振」的場域。科技的發展創造了線上新型文化產品,也令線下參與感極強的形式更顯得獨特而珍貴。從巨型LED屏到大型藝術裝置,再到裸眼3D、AR(增強現實)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包括燈光、音樂系統的全新升級,舞台科技的進階,拓展了演唱會的藝術表現力,也為歌迷帶來更全方位的沉浸式體驗。

演唱會火爆,帶動了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2024年,浙江衢州、海南海口、廣東佛山等城市,都因為演唱會而走紅網絡,帶動酒店、餐飲、交通和購物等消費。不少地方的文旅部門,也意識到了演唱會帶來的「潑天富貴」,主動提供更豐富的文化消費體驗。比如,在廣西南寧,憑藉演唱會門票,專屬景區、商場有限時優惠;山西太原將稻田公園做成了歌手主題公園,設置主題巴士;上海的黃浦江上出現主題遊輪、巨型人偶等供歌迷打卡……依託演唱會,各類新型消費場景不斷湧現,一場場全國巡迴的演唱會,化身「流動的GDP」。

關於演唱會的一些問題也受到關注。比如搶票難以及「黃牛」猖獗,高水平高質量演唱會稀缺,等等。如何讓演唱會經濟「唱」得更響,實現「曲終人不散」的長遠效果,有待相關部門與業界持續探索。

《黑神話:悟空》——

文化出海的標誌性事件

周飛亞

「一隻猴子」出圈,成為2024年中國文化出海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今年8月20日,國產單機遊戲《黑神話:悟空》上線,24小時內就在全球最大的數字遊戲發行平台上賣出超過300萬份,同時在線玩家最高超過222萬,成為該平台歷史數據中排名第一的付費遊戲。遊戲在海外掀起「西遊熱」,不少玩家一邊玩遊戲一邊研究《西遊記》「補課」,遊戲中的非遺音樂、山西古建築、傳統服飾等富含中國審美的元素也成為熱議話題。今年年底,《黑神話:悟空》斬獲多項國際大獎。

《黑神話:悟空》是國產首款3A(高成本、高體量、高質量)遊戲。遊戲從故事、美術到音樂,均融合了中國人對自身文化傳統的獨到理解、對文學經典的二次創作和當代詮釋。不同於以往國產遊戲出海時多採用意譯,《黑神話:悟空》中,「悟空」「金箍棒」等多個詞直接採用拚音,保證「原汁原味」。遊戲的人物、設定、招式等深植於中國文化土壤,而戰鬥系統、探索機制等採用了國際化的遊戲設計語言,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能夠輕鬆上手並享受到遊戲的樂趣,贏得國內外玩家青睞。

《黑神話:悟空》的「橫空出世」還引發了人們對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的關注和探討。遊戲被稱為「第九藝術」。過去十幾年來,國產遊戲主要瞄準網遊和手遊市場。在這個過程中,遊戲產業完成了資金、技術、人才和經驗的積累,為現象級產品的誕生做好了準備。

「悟空」成功「出海」,意味著中國遊戲邁入全球發行時代。一方面,只有高質量的精品製作,才能在國際市場上擁有競爭力;另一方面,只有龐大的國際市場,才能消化掉高昂的製作成本。而國際市場上遊戲間的競爭,本質是其背後的文化母體之間的競爭。此前風靡全球的經典遊戲作品,大多有深厚歷史文化的加持。《黑神話:悟空》發佈後,許多中國玩家不約而同地發出感歎:「我曾在許多國外的遊戲里拯救過不同的世界,如今,我終於可以回到我的家鄉,當一回自己的英雄。」這其中,飽含著對自身文化的熱愛、自豪與期待。

《黑神話:悟空》讓中國故事走出了一條新的文化出海之路。而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國,還有更多優質文化資源可以開發。

版式設計:蔡華偉  趙偲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