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惠僑服務暖僑心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醫護人員為歸僑義診。王旺旺攝(人民視覺)
編者的話
臨近歲末,回顧2024年,各地僑鄉進一步細化惠僑舉措,回應僑胞關切;中國僑聯和各級僑聯組織以為僑服務為宗旨,堅持訪僑情、解僑憂、暖僑心,用心用力做好為僑服務工作,廣大僑胞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優化服務流程 辦事更加便捷
「辦理流程清晰、便捷,很方便!」近日,僑胞李先生登錄「海南e登記」平台,進行信息填報、實名認證、電子簽名,足不出戶即完成企業開辦業務。
隨著海南省市場監管局進一步優化平台功能、加快數據對接,如今,港澳居民持來往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持台胞證、華僑持華僑護照、外國自然人持外國護照即可在「海南e登記」平台實現在線身份認證,全程電子化申辦業務。「這項舉措能讓廣大僑商、外國投資者登記前期準備工作平均節約1—3個月。」海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一些僑鄉相繼推出系列惠僑舉措,優化服務流程,讓僑胞辦事、創業更便捷。
在廣東省江門市,市僑務部門聯合市公安局推出華僑回國定居和登記(恢復)戶口一件事聯辦工作機制,並持續推進流程優化、服務升級,申請人只需要「提交一套材料、提出一次申請、跑動一次」,相關部門並聯審批後,便可完成身份認定,審批時間從原來的60個工作日縮短至25個工作日。
在廣西桂林市秀峰區,當地設立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服務站。該服務站除了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提供辦事指引,還定期舉辦政務服務培訓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傳播政務服務政策,極大提高服務效率。
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當地深化港澳台僑政務服務「一窗受理」便利化改革,將購買自住住房提取公積金、租賃自住住房提取公積金等14個辦事事項納入「港澳台僑政務服務一件事清單」。「只要準備好材料,在一個窗口就能解決,讓我有很強的歸屬感。」僑胞張先生說。
專家點評
今年,各地涉僑部門推出的便僑、惠僑服務有這樣一些特點:一是服務意識得到更好貫徹。各地結合僑情實際,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務形式,將「一站式」服務、「一個窗口」服務、「跑動一次」服務、「一件事清單」服務、「網上服務」等服務制度和機制運用於對僑服務,對港澳台同胞服務。二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對僑胞同胞的公證事務、證件辦理等實施遠程網上辦理。這些服務舉措已經常態化、制度化,便捷高效,降低了辦事成本,深受僑胞歡迎。新時代的「僑文章」從僑胞同胞關心的一件件民生小事做起,有助於在潛移默化中增加他們的親切感、認同感、歸屬感。
——廣東五邑大學教授、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張國雄
積極牽線搭橋 彙聚僑界資源
「這次招聘會企業類型很豐富,特別是天津市僑聯推薦了一些具有國際業務的公司,與我的職業規劃契合度高,剛和幾家心儀企業招聘人員深入暢談後,感受到僑企開放包容且注重創新實踐的氛圍,期待能順利入職。」近日,天津城建大學國際工程學院學生李一川參加完「溢彩留津·僑見未來」2024年京津冀僑企進學校大型招聘會後,感到信心滿滿。
天津市僑聯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引導僑商僑企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政策機遇,天津市僑聯今年陸續開展「僑」見新質生產力活動,僑企代表走進天津港保稅區;舉辦2024年在津僑資企業骨幹培訓班;共同辦好「創業中華·牽手京津冀」等品牌活動;舉辦2期「僑聯天津·共話發展」海外僑界代表人士天津行活動,組織泰國華人青年商會天津行活動等,以僑為「橋」,促進合作。
這一年,各僑鄉、僑聯組織加強信息互聯互通,集聚僑界資源,為滿足僑胞、僑眷就業、創業、投資等需求牽線搭橋。
由中國僑聯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舉辦的中國僑商投資(浙江)大會,通過發揮僑的作用和優勢,已打造出「千僑幫千村」「僑助工坊」「鄉村僑舍」等品牌;由廣東省僑聯、中山市人民政府和粵科金融集團聯合主辦的2024廣東國際僑界創新創業大賽,有針對性地引導推動一批項目落地粵港澳大灣區,實現以賽促資、以賽引才;在福建福州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僑智發展大會,促進重點領域海內外人才交流合作……
一系列惠僑活動、項目讓僑胞頗有獲得感。由雲南省普洱市僑聯、景東彝族自治縣僑聯主辦的茶產業職業技能培訓班,推動廣大僑界群眾轉變為技能型人才。僑眷王成銀說:「通過學習茶產業理論知識以及茶葉衝泡技巧,我收穫了很多,更讓我感受到黨和政府對僑眷的關愛!」
專家點評
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海外僑胞發揮了獨特作用。晚清時期,海外僑胞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填補了中國民族工業生產門類的諸多空白;新中國成立初期,海外僑胞的投資彌補了中國的資金來源和產業體系的短板和不足;在改革開放初期,華僑華人成為海外投資的先行者和榜首,為中國帶來了寶貴的資金、技術、市場、人才和管理經驗,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海外僑胞的大力推動,同時也為海外僑胞事業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各地僑務部門積極牽線搭橋,竭誠為僑胞服務,有利於更好凝聚僑心、彙聚僑力,與僑胞同圓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理事趙健
加強法治護僑 著力維護僑益
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禦輦村的「奕佰樓」建於1957年,由旅菲華僑建造,是一座閩南傳統與南洋風格並存的建築。不久前,該建築被列入拆遷計劃,旅菲僑胞和周邊群眾向晉江市人民政府、晉江市僑聯寫信請求予以關注。晉江市檢察院經審查發現,該樓被列入當地拆遷計劃,可能導致傳統風貌建築遭受破壞,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遂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調查。
經過多方論證,該樓得以保留,當地還將附近7座地方特色的傳統民居遷至「奕佰樓」附近,形成一個番仔樓歷史風貌建築群。當地僑聯建立晉江市華僑歷史建築信息檔案庫。案件辦結後,旅菲僑胞和周邊群眾高度讚揚。
檢僑合作是近年來加強法治護僑工作的一個重點。近年來,在最高檢和中國僑聯的共同指導下,江西、浙江、福建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檢察機關與同級僑聯聯合發文,就依法履行檢察職能、維護僑胞合法權益作出規範。日前,最高檢和中國僑聯聯合發佈《關於加強新時代涉僑檢察工作的意見》,從5方面對持續加強檢僑合作進行業務指導。
法治護僑需要聯動多方力量。中國僑聯在廣東江門舉辦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推進活動,密切法僑合作。同時,推動「總對總」訴調機制全覆蓋。今年5月,西藏自治區僑聯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台,中國僑聯由此成為14家成員單位中第五家實現「總對總」機制全覆蓋的成員單位。「中國僑聯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法顧委海外委員說環境、話安全」法治宣講活動今年3月啟動,為中資企業和僑商在海外發展提供了寶貴資料。多地僑聯開展「連心僑—維護僑益」項目,進一步發揮僑聯組織密切聯繫和服務僑胞的職能作用。
專家點評
依法維護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和海外僑胞正當權益,凝聚僑心僑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是新時代僑務工作的重點。例如,福建省晉江市檢察院通過「奕佰樓」行政公益訴訟案,有效保護了涉僑傳統風貌建築,強化了對涉僑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司法保護。隨著近年來僑情變化,解決涉僑糾紛面臨「審理難、化解難、送達難、證據收集難」等挑戰。各級僑聯組織與相關司法部門聯手,深入推進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讓相當部分的涉僑矛盾糾紛不用進入訴訟程序就得到有效化解,讓進入審判執行工作中的涉僑案件得以高效審結,有效化解了涉僑矛盾糾紛。這不僅溫暖僑心,而且對於推動完善中國特色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劉國福
推動醫療惠僑 提供暖心服務
不久前,由安徽中醫藥大學雅典中醫藥中心與希臘《中希時報》聯合主辦的「雅典僑界中醫開放日」活動在希臘雅典舉行。
活動現場,來自安徽省中醫院和安徽省針灸醫院的專家開展中醫義診。活動特別安排了中醫體驗環節,讓僑胞親身感受針灸、溫針灸、棍針灸、推拿、拔罐、火龍罐等中醫特色治療方法。僑胞陳女士表示,通過親身體驗,她對中華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這一年,在各僑鄉、各級僑聯組織通力配合下,各地醫療健康服務不斷升級,惠及廣大海外僑胞、歸僑、僑眷等僑界群眾。
海南省僑聯與省僑愛公益基金會設立「大病救助」專項基金,有針對性開展大病專項救助。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與四川省僑辦聯動協作,在西班牙、阿根廷、卡塔爾等國建成「天府雲醫·海外惠僑遠程醫療站」9個,開展線上健康諮詢、中醫藥文化及養生講座300餘期,受到廣大僑胞肯定。江蘇省僑聯、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南京中醫藥大學在南京聯合發佈江蘇省中醫藥惠僑行動計劃,旨在為廣大僑胞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中醫藥服務。浙江省溫州市出台為僑醫療服務工作制度,旨在為廣大僑胞提供更為專業、便捷的醫療支持。
一些僑鄉邀請名醫專家走進社區,為歸僑僑眷開展義診和幫扶。近日,廣東省中山市僑聯組織的「醫心惠僑」活動來到中山市沙溪鎮龍頭環村,為行動不便的僑界群眾提供上門義診服務。義診期間,「醫心惠僑」小分隊給僑界群眾提供了周到的醫療服務。
僑眷周女士說,平時去大醫院不方便,都是到附近的衛生所看病開藥,這次市里醫生上門義診,她非常感謝。
專家點評
針對部分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在看病、醫療方面的需求,僑務部門發揮聯繫廣泛的優勢,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為有需求的僑胞、歸僑、僑眷提供送醫送藥和相關服務。從實踐來看,效果很好,為很多人解決了相關困難。
目前,中醫在海外的影響越來越大,相信通過向海外僑胞提供中醫服務,可以進一步向住在國民眾展示中醫藥成效,讓他們更好地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在國內,僑務部門通過完善對困難僑界群眾幫扶機制,將送醫送藥進社區、進僑鄉常態化、制度化,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僑界群眾心坎上。
——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原所長張春旺
積極扶困助弱 盡心排憂解難
「李阿姨,最近身體怎麼樣,腿還疼不疼,生活上有困難嗎?」在僑眷李阿姨家裡,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新南街道建南社區黨委書記張欽棟關切地詢問。這是新南街道近期開展的僑界「家家到」走訪慰問活動的一幕。為做好僑界群眾的貼心人,工作人員逐戶上門瞭解情況,將僑界群眾反映的困難事、煩心事,列入社區「有事好商量」議事清單,為他們盡力解難。
當好「貼心人」、搭起「連心橋」。今年以來,各僑鄉、各級僑聯組織扶困助弱,用心用情為僑界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在陝西,當地成立歸僑僑眷養老服務中心,為僑界空巢老人提供居家養老等服務;寶雞市僑聯推進歸僑僑眷養老試點建設;安康市僑聯設立貧困歸僑僑眷發展經濟幫扶基金。雲南楚雄舉辦「威楚同心·惠僑同行」為困難歸僑僑眷送溫暖活動周,活動包括送醫送藥、僑法宣傳、暖僑敬老、健康知識講座等。廣東省茂名市僑聯聯合市僑商會組成多個慰問組,走訪慰問生活困難家庭。廣西壯族自治區僑聯對百歲及困難歸僑僑眷代表、南僑機工眷屬等進行走訪慰問。
一些僑鄉創新舉措,守護好留守兒童。「感謝‘潘媽媽’照顧我,謝謝您。」不久前,在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僑留守兒童小朱(化名)由於要出國與家人一起生活,依依不捨地對陪伴自己半年之久的「紅馬甲媽媽」潘曉紅說。
今年4月,青田傳媒集團聯合甌南街道石門社區以及轄區共建單位,發起「紅馬甲媽媽」結對關愛僑留守兒童行動。除了結對幫扶,「紅馬甲媽媽」還組建了醫護團隊,每個月固定兩次為社區的僑留守兒童進行健康檢查和視力測試,指導監護人正確用藥。
青田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劉濤介紹,為了更精準幫扶僑留守兒童,她們還建立了兒童檔案庫,並根據每個僑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通過「一對一」「一對多」等結對形式,為僑留守兒童匹配適合的「紅馬甲媽媽」。下一步,將繼續整合多方力量,持續擦亮保障有力、高效運行的「紅馬甲媽媽」品牌,進一步織密僑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暖心網」。
專家點評
「一老一小」是僑鄉僑務工作的重點,也是華僑華人在外永遠的牽掛。做好扶困助弱工作,有助於為僑胞消除後顧之憂。
各級僑務部門通過建立相關工作機制,特別是通過村(社區)級黨組織、僑聯組織,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參與扶困助弱工作,紮實為困難僑界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到了精準服務。除了物質助困,讓老人物質上有安全感,還注重更加便捷的精神陪護,讓僑界留守老人、兒童在精神上有獲得感,從細節處充分體現了為僑服務溫度。
——溫州大學華僑學院院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理事包含麗
(彭訓文 陳宇澄 周景 本版底圖由AI製作生成)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12月31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