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一瞥三千年

影片:《一瞥三千年》

這是三星堆四號祭祀坑發現的第一個青銅人像。

「下午在象牙之下新清理出來一件銅器,象牙腐爛後覆蓋銅器,與銅器貼合緊密。經過進一步清理,確認這件銅器是一件小型的跪坐人像。」2021年4月25日,許丹陽在發掘三星堆遺址四號祭祀坑時寫下日記。

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艙內,許丹陽觀看出土文物的展板。

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文保中心主任餘健介紹:「2019年以來,三星堆新發現6座祭祀坑,陸續出土編號文物超過1.7萬件。這些文物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變形、缺失和病害,需要整理清潔與加固修復。截至目前,新發掘的文物中已有4000餘件完成清理保護工作並部分展出。」

這一片古老的土地見證了三千多年前古蜀國的輝煌。像許丹陽一樣的考古隊員,為我們揭開了這片神秘土地的面紗。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

許丹陽,三星堆四號祭祀坑發掘負責人。2020年,從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畢業後,許丹陽加入了三星堆的考古隊,隨著準備工作的結束,三星堆考古團隊開始了對六個祭祀坑的發掘。

許丹陽在觀看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K2)。

這項工作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共同進行,隊伍中既有經驗豐富的前輩,也有充滿熱情的年輕面孔,包括很多在校研究生以及像許丹陽這樣的「90後」新晉考古人。

許丹陽在發掘坑裡查找文物。

許丹陽主要負責四號祭祀坑的發掘。他的工作從調查勘探遺址開始,到布設探方,再到文物的提取、信息採集,每一個環節都要求極高的精確度和耐性。「考古並不是乏味的,它的有趣之處在於,我們的發掘對像是不同的,每一次的發現都是新的發現。」許丹陽說。

村民工作人員正在去除陶片上的泥土。

三星堆的發掘歷程記錄著多代中國考古人艱苦求索的背影。在考古現場,許丹陽常常翻閱前輩們的發掘日記,透過那些文字,就能感受到金杖第一次重見天日的震撼,面對縱目面具的困惑與驚異。那種「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的激動與熱情,時時刻刻激勵著新一代的考古發掘人。

許丹陽正在查看工人們發掘出的陶片。

四號坑的第一件青銅人像

2021年4月25日的跪坐人像,是許丹陽發現的第一個青銅人像。那篇日記的文字很平淡,就像記錄其它各種質地各種造型的文物一樣,金器、銅器、玉器、陶器、象牙、絲綢……但這件跪坐人像的發現過程,遠比日記所記載的要精彩得多,簡單的文字難以表達許丹陽內心的激動。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修復室,架子上擺放著等待修復的文物。

當文物保護人員從四號祭祀坑中提取出一根象牙後,許丹陽作為考古發掘人員,需要下坑清理,以確認象牙之下的文物埋藏情況。他爬上懸空的考古工作平台,隊友們緩緩地將他放入坑中。許丹陽手持特質的竹籤和文物刷,整個身軀趴在平台上,俯下頭,小心翼翼地進行清理。

四川省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考古工作者進行發掘工作。

在剝離了一塊夾雜灰燼的土壤後,一抹銅綠出現,他意識到下面藏有銅器。隨著清理範圍的擴大,銅器逐漸露出了更多。

銅人頭像、銅面具、銅鳥、銅龍、銅虎、銅鈴、銅瑗……三星堆常見的銅器一一在他的腦海中浮現。突然,他意識到那一點銅綠似乎像是人的鼻尖,他按照人體臉部的造型結構繼續清理,不久,眼睛、眉毛、耳朵、嘴巴逐一顯現。

在四目相對的那一刻,許丹陽幾乎說不出話來,「銅像目光的冷峻與思緒的深沉,彷彿是那麼從容淡定」,許丹陽說。

2021年三星堆四號祭祀坑出土文物《青銅扭頭跪坐人像》。

他盯著銅像,銅像也似乎在盯著他,這是他發現的第一個青銅人像,也是銅像時隔三千多年後再次見到的第一個人。

過了許久,當隊友在坑口上方呼喚他時,他才壓抑住內心的狂喜,向大家宣佈這是一件人像,四號坑發現的第一件人像。隨後,三號坑、七號坑、八號坑的隊友們紛紛圍攏過來,爭相目睹這件人像的真容,許丹陽也樂此不疲地向他們介紹這一重大發現。

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考古工作者在考古方艙內工作。

「科技」考古

文物考古急不得,兩個月後,當這件人像在實驗室被完全清理乾淨。細細觀察,人像豐富的細節讓許丹陽說不出話來。高聳的鼻樑、微抿的嘴角、深沉的眉眼、雙腿緊繃的肌肉、凸起的腳踝、緊緊抓地的前腳掌……

1986年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金仗》。

「這些細節,圖片是看不出來的。就像我第一次到三星堆博物館參觀。‘神樹’在書里小小的一幅圖,在現場居然要仰視才能看得完全。」許丹陽說,「在那個年代,居然能製造出這麼高大的器物,真的很令人震撼。」

三星堆博物館一號館,「鎮館之寶」銅神樹。

由於其高度的寫實性,三星堆發掘出的文物讓研究者們得以窺見古蜀人的樣貌。就這樣,一場跨越三千多年的時空對話,在不經意間展開了。

2021年三星堆三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人頭像(殘件)》。

自1921年河南仰韶遺址的發掘啟幕,中國現代考古學已跨越了一個多世紀的歷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社會秩序的穩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考古學領域迎來了迅猛的發展。「眾多重要的遺址都是在新中國成立後被發現的,三星堆遺址的發掘便是中國考古學發展和進步的一個縮影」,許丹陽說。

三星堆博物館展示的1986年二號祭祀坑出土文物《青銅人頭像》。

現代考古學也越來越重視科技的運用。「過去的考古重點在文物的發掘與保護上,現代考古更重視微觀信息的提取,包括殘留物、微痕以及土壤中的各類包含物。」許丹陽說。還有近些年出現的考古方艙,將原本在野外進行的發掘工作轉變為類似實驗室的環境,為文物的保護和信息提取創造了更優越的條件。

三星堆博物館內,用三維立體影像展示三星堆文物發掘的故事。

三星堆的考古工作,不僅是對歷史的深入挖掘,更是對文化傳承的一份責任。每一件被發掘的文物都蘊含著古蜀人的智慧與情感,讓研究者們得以窺見古蜀人的樣貌。絲綢、青銅器、金面具、玉器的溫潤、石器、象牙……這些文物,如同古蜀文明的拚圖,每一塊都至關重要,共同勾勒出一個立體、多彩的古蜀世界,講述著中華文明的璀璨歷史。

1986年三星堆二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大立人像》。

圖 郭延冰

文 張湘涓

編輯 王遠征 張湘涓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