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築夢蒼穹
影片:《築夢蒼穹》
在任何一個國家,航天事業都是國之大計。航天工業的強弱,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科技水平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作為以市場為主導、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航天,是航天工業的一股新生力量。
近些年,多發民營火箭成功發射。
中國民營火箭
首次進入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
在控制室內,緊張而興奮的氣氛瀰漫在每個角落。北京星河動力航天公司動力技術一部部長王敏傑和他的團隊正緊盯著大屏幕上的數據,他們數年的努力即將在這一刻得到驗證。
隨著倒計時的進行,每個人的心跳都隨之加速。「5、4、3、2、1,點火!」隨著指令員的一聲令下,穀神星遙一運載火箭在烈焰與轟鳴中騰空而起,劃破蒼穹。
王敏傑(中,白衣)和研究員們密切關注火箭發射動態。
「成功了!」現場爆發出歡呼聲,不少人也開始流淚。王敏捷緊握的拳頭緩緩鬆開,他的眼中也閃爍著激動的淚光。火箭升空後,他們緊緊盯著火箭的軌跡,直到它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2020年11月7日,穀神星遙一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並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
2020年11月7日,民營火箭穀神星遙一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從穀神星遙一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後,星河動力的穀神星系列運載火箭已經完成了4次海射型發射,已成功開展15次商業發射交付,將總計58顆不同功能的商業衛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
快速發展的十年
朱雀二號火箭成為全球首款連續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雙曲線二號驗證火箭實現國內首次複用飛行……近年來,一個個「首次」將商業航天推上「熱搜」。
中國商業航天經歷了快速發展的10年。
2015年,「中國商業航天元年」。這年印發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鼓勵社會資本步入航天領域。
如今,10年過去了,星河動力、藍箭航天、星際榮耀、中科宇航等商業火箭和商業衛星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成長髮展。
2023年6月14日,星河動力箭上聯調區,工作人員在安裝遙測終端電纜。
截至2024年上半年,國內已註冊並有效經營的商業航天企業達到546家(未統計子公司數量),分佈於北京、上海、廣東、陝西、江蘇等地,呈現出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區域,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區域,以廣東為中心的粵港澳大灣區集聚的特點。
作為中國商業航天策源地,北京亦莊已聚集航天企業近百家。在2024年9月,一個月的時間里,北京「亦莊箭」商業火箭實現三發三中。
根據《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3年)》數據,2023年,我國共完成26次商業航天發射,佔全年航天發射總量的39%。
王敏傑與研究技術人員調試火箭裝備。
2023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及商業航天。2024年,商業航天作為「新增長引擎」寫入中國政府工作報告。
據新華社消息,2024年被認為是商業航天發展的關鍵一年。這一年,中國商業航天發射場也實現了零的突破。11月底,中國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建成併成功正選。從此,中國商業航天發射活動的「三大件」——發射載具、發射場地和載荷集齊。
民營火箭運往發射場地。
探索未知的勇氣
航天技術不同於其他,人們看到的常常是成功。而每次成功背後都藏著無數次的嘗試。一次發射的失敗,可能就導致產品損失,技術「歸零」。每一次試驗都像是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技術倒退。
但在追逐航天夢想的道路上,失敗並不可怕,每一次挑戰都激發出探索未知的勇氣。商業航天的明天,正像他們仰望的星空一樣,無限廣闊,充滿可能。
2023年9月5日,山東海陽及附近海域,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穀神星一號海射型運載火箭,將天啟星座21星—24星共4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
文 張湘涓
編輯 王遠征 張湘涓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