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丨範驍鵬:氫能商業化要確保產業鏈經濟可行性
作為全球工業巨頭,ABB集團正不斷深耕在中國市場的技術創新以支持深耕能源轉型。12月25日,ABB中國能源工業宣佈與寶武清潔能源有限公司深化戰略合作,探索基於以太網先進物理層技術推動數字化發展和能效轉型。
ABB能源工業中國業務負責人、副總裁範驍鵬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表示,氫能領域實現商業化應用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核心製氫技術的成熟與穩定、氫能儲存與運輸技術的安全、對氫能生產成本結構的深度優化等來確保整個氫能產業鏈的經濟可行性。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在氫能生產管理中的應用、氫能生產過程的智能化監控與調度,都有助於企業降低成本。
在範驍鵬看來,只有能源企業真金白銀投資下去,技術才能滾動和利用起來,才能找到更多迭代機會,最終綠氫才能加速商業化,市場的投入意願就會更高。
數字化幫助氫能企業提煉利潤
新京報貝殼財經:數字化可以如何幫助氫能企業解決問題 ?範驍鵬:數字化技術在企業生產運營中具有顯著優勢。以生產流程為例,它能將現場儀表盤、閥門等設備的實時信息精準地呈現在辦公室屏幕上,讓企業管理人員對生產一線情況瞭如指掌,據此實施預測性維護策略,提前防範設備故障風險,還能對生產工藝進行優化。
再比如部分企業存在客戶標準體系不完善,往往過度依賴工藝工程師的個人技術經驗來保障生產質量。而數字化手段通過對大量生產數據的深入挖掘與分析,幫助企業設定科學合理的工藝條件,精準提煉出利潤空間。
新京報貝殼財經:ABB在進行一項氫能供應鏈項目將澳州的氫氣液化後用船運輸至日本。做氫能項目有哪些挑戰 ?
範驍鵬:目前ABB正在持續和氫能企業合作,除了製氫單元,也關注整個產業鏈。如今傳統能源企業大量建設風電、光電,再利用綠色能源製氫,隨後做綠醇和綠氨。
這其中的挑戰是,傳統能源企業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嫁接」難題,不穩定的新能源電力如何穩定保障工業需求。另外,氫能運輸中最大的考量是安全性和經濟。如果能在前期電氣化設計時就植入能源消耗管理的觀念,通過自控設計梳理生產鏈條,就能降低成本。
數字化程度還不夠
新京報貝殼財經: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對能源轉型有何幫助 ?範驍鵬:我們認為在「卷」的過程中,很多企業的數字化程度還不夠,企業每天產生海量數據中還有很多價值沒有被挖掘。所以我們基於以太網先進物理層技術,開發了最新的過程自動化系統架構和解決方案,幫助能源行業尤其是流程工業的客戶應對數據挑戰,比如找到更多減碳機會從而盈利,還可通過數字化賦能戰略,提升運營效率與決策精準度。新京報貝殼財經:目前能源轉型還有哪些難點需要解決 ?
範驍鵬:難點在於能源轉型技術距離落地有距離、商業化成本仍然較高、需要兼顧現有資產利用而不能拋棄它們跳到全新產業。未來,我們要把現有資產和新技術結合進行脫碳減碳,也需要產業鏈各環節的緊密協同以及政府部門的有力支持。無論是AI還是數字孿生,工業領域最終需要通過技術推動發展。我們正在和微軟進行AI方面的深度合作,將新技術植入到數字化平台上面,也利用數字孿生進行生產工藝流程模擬,提升技術的可信度。實際上,目前大部分企業的數字化水平還比較低,需要主動擁抱數字化並從中尋找機會。
新京報貝殼財經:如何看待中國能源轉型的成果?
範驍鵬: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相信傳統化石能源和新能源會長期共存,兩條腿走路,因此我們要不斷幫助傳統能源行業的客戶提升資產利用率,把單位資產的碳排放降下來,同時擁抱新興產業。
目前中國的氫能發展在全球已經比較靠前,尤其在執行方面,很多傳統能源企業主動尋求轉型,大企業帶頭示範,形成良性循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