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錄用13人無一師範畢業的冷思考

【#中學錄用13人無一師範畢業的冷思考#】近日,江蘇省蘇州中學公佈赴高校招聘2025年應屆高層次優秀畢業生錄用名單。名單顯示,蘇州中學錄用的13名畢業生中,清華大學畢業生6人,北京大學畢業生4人,博士畢業生8人,碩士畢業生5人,無一人是師範專業畢業。此消息一出,引發了公眾的熱議。

應該說,學校招聘教師要求的院校、學曆越來越高,包括最終錄取的多是名校生,是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和高質量人才供給帶來的必然變化。既然社會對中小學教育質量抱有越來越高的期待,那麼高學曆教師乃至名校出身教師的數量逐漸增多,也很正常。

但是,錄用的畢業生中「無一人是師範專業畢業」,也引發了關注。類似案例近年來已經不少,2016年,《光明日報》的一份調查就顯示,某市一所中學招聘的76人當中,有50多人為非師範專業畢業。這些年來,非師範畢業生與師範畢業生「搶飯碗」的情況已經比較普遍。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下,擁有專業背景且具有高學曆的畢業生確實有著獨特優勢。中小學校青睞這一群體,未必是因為「名校崇拜」,可能也是看重他們的學曆背景和專業知識。不過,教學能力和學科素養都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基礎,缺一不可。實踐的經驗很重要,師範教育中的專業、理論知識也很重要。

就此而言,一所中學招錄的13人「無一是師範畢業」,師範生會怎麼看、怎麼想?尤其是受到高學曆非師範生衝擊的大背景下,師範專業教育又該如何準確地找到自我定位?

有觀點認為,當一名教師,更需要在實踐中探索成長,是不是師範專業出身並不重要。這樣的說法雖有一定道理,但衡量一位優秀教師的標準,要看知識水平,也要看「基本功」和「專業性」。小到如何在課堂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到如何言傳身教,為青少年樹立更健康的人格,這些都是師範教育專業的意義和作用所在。

非師範專業的教師當然可以在實踐中不斷成長,師範教育專業也應該不斷與時俱進,提高課程的實用性和科學性,使其更符合當下就業市場的需求,提升師範專業畢業生的競爭力。

去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經過3年至5年的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揚,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教師立德修身、敬業立學、教書育人呈現新風貌,尊師重教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既需要吸引有誌於教育的非師範畢業生,也離不開師範畢業生的參與。因為師範生接受了最全面、最優質的教師教育,最具有從教優勢,是基礎教育最需要的人才。如何支持師範專業的發展以及畢業生的終身成長,讓他們收穫滿滿的職業成就感,也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