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雙城記」打造增長極|川渝兩地共繪空間藍圖 區域一體化形勢愈發強勁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上提出:「發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的疊加效應,積極培育新的增長極」,同時強調「提升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
今年1月3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實施迎來五週年的重要時刻。五年來,川渝兩省市同心唱好「雙城記」、聚力共建「經濟圈」,區域協同發展格局呈現新氣象,取得了歷史性、變革性的重要成效。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用亮眼的成績單,展示內陸腹地如何成為發展高地——
當下,成渝先進製造業領域 18條重點產業鏈圖譜完備,區域協同創新指南出爐,雙核聯動聯建第二批 50 項合作項目順利達成年度目標,為發展強基固本;前三季度,重慶主城都市區、成都市分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3萬億元、1.67萬億元;成渝動車高鐵日均客流量達7萬人次、同比增長8.4%……
站在新的起點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繼續向著「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定位不斷奮進,增強區域帶動力和國際競爭力,形成中小城市和縣城發展提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優勢互補、分工合理、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
聯繫更緊密 「雙圈互動」持續深化
你知道嗎?四川宜賓三江新區「時代長安公司」生產的動力電池電芯,每天都會源源不斷地運抵重慶長安汽車工廠,裝配「長安系」新能源汽車,再銷往全國。
區域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的形勢愈發強勁。2024年12月27日發佈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指數報告(2023—2024年)》,是對過去一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評價與總結。
事實上,多年來,川渝兩地在政策協同、產業聯動、資源共享等諸多領域緊密攜手,早已形成相互依存、協同共進的發展態勢。
成渝主軸毗鄰地區功能平台建設有序推進,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資大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加快建設;川南渝西文化旅遊、產業招商聯盟和瀘永江裝備產業聯盟協同運作;川渝東北綠色能源、高效農業等特色產業加快打造……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以成都和重慶主城都市區為「雙核」,承東啟西,連接南北,在區域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中挑起大梁。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四川距離重慶中心城區最近的地級市,廣安已全域納入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近年來,廣安積極融入成渝雙核引領帶動大格局,把加快與重慶中心城區同城化一體化發展的「同城融圈」作為首位戰略,推進跨省域深度融合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一批橋樑、道路加速落成,打通區域互聯互通「任督二脈」;產業協同領域,上下遊企業緊密協作,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公共服務層面,教育、醫療資源共享穩步推進,6方面24項合作有序開展,讓兩地聯繫愈發緊密,協同發展更具活力。
「雙圈互動」持續深化的結果是互利雙贏。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重慶主城都市區、成都市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達1.83萬億元、1.67萬億元,彰顯雄厚實力。
培養新動能 簽署合作協議超100項
無人駕駛汽車、AI大模型、虛擬「愛人」……當前,人類正從工業文明進入數字文明,新的時代催生新的經濟社會發展範式。在此背景之下,成渝地區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適應範式變革,主動構建數字時代產業創新生態,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形成創造更好發展環境。
近年來,川渝兩地高度重視數字建設,將其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兩地不斷深化數實融合,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統籌佈局綠色智能的數據與算力基礎設施,推進「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完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加快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建設。
來自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的數據顯示,川渝大數據協同發展成效顯著,兩地累計簽署大數據智能化合作協議超100項。
推動數字產業共創。獲批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成渝),投用成渝雙圈產業數字化賦能基地,共同組建西岸車網(重慶)公司,依託川南渝西七市區大數據產業聯盟、「萬達開」數字經濟協同發展聯盟、區塊鏈應用創新聯盟,促進川南渝西、萬達開、遂寧潼南、內江榮昌等區域合作,數字經濟競爭合力進一步增強。
推動智慧場景共用。聯通川渝公共數據共享平台,積極發揮西南數據治理聯盟作用,實現兩地134個部門、11892類數據跨省共享,推動311項公共服務互通互認,實現異地門診醫療聯動結算、公積金互認互貸、營業執照互辦互發,「川渝通辦」事項日均辦件量2萬、累計辦件量超1000萬。
推動數字設施共享。聯合共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統籌成渝地區數據中心建設、算力均衡、數據流通、應用創新和安全防護。促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頂級節點互聯互通、行業節點共建共用。兩地共建5G基站達13.9萬個,5G覆蓋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推動法規標準互認。將「區域協同」作為獨立章節寫入數據法規,賦予川渝大數據協同發展法律地位。加強大數據標準化合作,共同編製一批跨川渝大數據地方標準,實行互通互認。
在提前佈局、全力培育之下,兩地數字經濟在各自經濟體量中所佔比重逐漸增加,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並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拓展新空間 特色農業「跨界開花」
蜀水繞巴山,農業資源豐富、特色鮮明是川渝共同的優勢。近年來,兩地通過不斷深化合作,實現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共同為鄉村振興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力量。
眼下,瀘州市正聯合重慶市江津區、永川區,共建100萬畝「巴蜀魚米之鄉」產業集群。依託與江津區、永川區土地相鄰、道路相連、農業產業相近的優勢,瀘縣和合江縣成為合作的橋頭堡。
歲末年初,瀘州市瀘縣百和鎮朱巷村1000多畝菱角菜長勢喜人。不久後,它們就將被採摘運往重慶涪陵的榨菜加工廠進行生產、包裝、出售。
在距離朱巷村40多公裡外的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白米鎮鬥笠村,壬河農機專業合作社蘑菇基地裡,一簇簇剛剛採摘的鮮嫩平菇也整裝待發,每天早晨經瀘渝高速公路發送到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銷售。
蘑菇基地負責人黃進軍是重慶江津人,在老家從事蘑菇種植10多年。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步伐加快,2023年,他來到四川鬥笠村,組建壬河農機專業合作社,「跨界」種蘑菇。如今基地已成為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綠色蔬菜保供基地。
這些在瀘渝高速上平治的這些蘑菇,只是瀘縣、合江、永川和江津共建百萬畝「巴蜀魚米之鄉」的一個縮影,更是川渝現代農業高速發展的生動寫照。
2023年,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七次會議座談會明確指出,要加快成渝中部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協同建設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新樣板,合力打造高能級現代化城市群,聯合實施「強鎮帶村」工程,攜手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無論是輻射帶動數十萬畝的川渝融合瀘永現代農業示範園,還是近20萬畝的「雙昌」合作示範園區,都映照著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發展的步伐。
未來,川渝兩地將不斷打破邊界,助推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成型起勢,為成渝中部崛起注入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第1眼TV-華龍網 唐雨 陳雨 曹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