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雙圈」五年:雙城,雙成
重慶人?四川人?
一家人!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5年來,重慶、四川相向而行,同向發力,演繹著一個又一個雙城故事。
「圈」出產業「一條鏈」
一輛「重慶造」汽車,離不開四川產的配套產品。
四川宜賓,時代長安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一秒下線一個電芯。
重慶渝北,長安汽車數智工廠總裝車間,最新款的新能源汽車迅速成型,電池正是四川造。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啟動建設以來,得益於產業協同發展,川渝兩地汽車產業發展規模持續擴大,零部件配套體系更加完善,已建成我國第三大汽車產業集群,擁有45家整車企業和1600多家配套商,全國約20%的動力電池、10%的汽車實現「川渝造」。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強勁的形勢,也為川渝地區傳統製造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2020年9月,四川自貢高新區與重慶綦江工業園區共建自貢·綦江川渝產業合作示範園區。作為石油鑽采耐磨零件行業國內前三的企業,中興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為首家落戶綦江的自貢企業。
「自貢的硬質合金產業有著傳統優勢,與‘中國西岸齒輪城’綦江是天作之合。我們把工廠留在自貢,辦公室和研發中心設在重慶。靠近市場發展,訂單增加了不少。」該公司副總經理趙建濤介紹說,如今該企業研究的一項粉末冶金工藝創新技術已進入「小試」階段。「用這項技術生產出來合金材料,非常適合新能源汽車發動機殼、齒輪轉速箱殼的製造。對於未來,我們信心十足。」
產業合作結出碩果的,不只是汽車產業。2024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現代產業項目上,完成投資1166.2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高達96%;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1891.40億元,同比增長5.6%,經濟總量加速接近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
「圈」動科創新勢能
在中國的生物醫藥版圖上,成渝地區生物醫藥集群是重要一極。
醫藥健康是四川的六大優勢產業之一,生物醫藥也是重慶打造的六大千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之一。近年來,兩地政府強力推動、業內企業專注研發,多項研究成果轉化成惠及患者的高效產品,令行業矚目。在近期公佈的2024年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名單上,成渝地區生物醫藥集群位列其中。
碘普羅胺注射液,輔助CT檢測的造影劑。2022年,倍特藥業生產的碘普羅胺注射液獲批上市,成為全國首例,也結束了該藥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
「這款藥物,原料藥在成都高新區研發,在川渝合作生物醫藥城進行中試及生產,從研發到成品製劑上市僅用了4年。」倍特藥業藥物研究院院長黃浩喜博士說,「研發+生產」飛地合作平台,讓企業實現了高效運轉。
「研發+生產」飛地合作平台,是四川省生物醫藥開展「雙飛地」模式的一個縮影。依託這一模式,川渝合作生物醫藥城建立起了集藥品分析檢驗、小試研究、中試放大生產全鏈條為一體的創新藥物孵化中心,幫助企業拉快新藥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進度條」。
國產大飛機機頭在這裏製造;「華龍一號」等核電技術在這裏研發……錨定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戰略目標,成渝兩地共同推進科技創新資源互聯,已聯合開展核心技術攻關項目161項,共享大型儀器設備1.3萬餘台(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顯示:全球百強科技集群中,重慶排名第39位、較上年提升5位;成都排名第23位、較上年提升1位,實現全球排名連續6年保持上升。
「圈」住幸福生活
「只需在網上提交一次遷移申請,就能完成登記?」
川渝「雲遷移」平台簡便的程序,讓辦理企業跨省遷移登記的韓先生驚訝不已。
2024年12月10日,川渝兩地市場監管部門聯合推出川渝「雲遷移」平台,「一次提交、一地受理、雲上流轉、無感落戶」,通過平台,兩地企業遷移申請人跑動次數從3次減至1次,辦理時限從9個工作日縮至3個工作日。
跨省辦事往返跑,曾是川渝兩地群眾邁不過的「坎兒」;如今,這個「坎兒」正在被打破。從身份證辦理、社保辦理,到異地就醫、個體工商戶變更登記,「川渝通辦」事項已涵蓋企業群眾高頻事項355項。
辦事的便利性不斷提升,交通的便捷度也在持續「加碼」。
曾經的老成渝線限速是70公里每小時,成都到重慶得10個小時左右。從2015年12月時速300公里的成渝高鐵正式通車,到2020年12月24日成渝高鐵全面提速至350公里每小時,成渝間實現高鐵公交化運營,兩地間的時空距離縮短至62分鐘。
「我常來成都出差,從成都東站到重慶沙坪壩站,坐高鐵只需1個多小時。」重慶女孩侯雨嵐是2024年從成都車站發出的第1億名旅客,長期往返兩地的她感慨,「這樣的雙城生活,讓大家感覺就是一家人。」
5年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城市功能和人居環境不斷提升,幸福指數不斷走高;未來,兩地人民共演的這出新時代西岸「雙城記」將愈加精彩。(王波、郭瑩、劉敏、胡虹、周小平、彭茜、趙祖樂、劉禕、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