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石窟 「東方微笑」最中國

新的一年到來之際,習近平主席發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描繪宏偉願景、飽含殷切期望。賀詞中提到「麥積山石窟‘東方微笑’跨越千年」。作為我國四大石窟之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的麥積山石窟始建於十六國後秦時期,歷經十餘個朝代的開鑿和修繕,現存221個窟龕,存留泥塑及石雕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畫1000餘平方米。2014年,麥積山石窟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遺址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日前,記者就此與考古學者、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夏朗雲展開對話。

對話夏朗雲——

麥積山石窟:「東方微笑」最中國

新天水記者 胡曉宜

胡曉宜:夏老師,新年快樂。習近平主席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講到,「麥積山石窟‘東方微笑’跨越千年」,您覺得「東方微笑」的內涵是什麼?

夏朗云:曉宜新年好。「東方」常指東亞地區,毛澤東之名也含有澤惠東方的意思。「東方微笑」,一來是借用考古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吉言用「東方」一詞,二來應是覺得麥積山石窟造像上的微笑更中國,更能代表東方,是一種非常貼切的用詞。千年以前的後秦、西魏、北周、隋時期,長安佛教文化是北方佛教文化的中心,麥積山石窟又是此時期長安佛教文化核心的皇家佛教文化的直接產物,因此其造像氣質應更能代表中國佛教造像的氣質,其微笑應更具中國化。麥積山石窟泥塑居多,泥塑的細膩、柔和、含蓄,使得微笑更加感人,跨越千年的「東方微笑」能代表中華民族剛柔相濟,頷首於東方,笑到最後的性格特徵。

胡曉宜:那麼,這些年用「東方微笑」一詞來形容麥積山石窟部分造像,是怎麼流行起來的呢?

夏朗云:「東方的微笑」一詞早就出現了,在表達中國舞蹈和戲曲角色微笑的文中常有。2001年,麥積山石窟旅遊紀念品牌上繼而採用「東方微笑」一詞,來表達麥積山石窟造像上富有感染力的微笑。

胡曉宜:我們新年伊始的這個訪談,能從麥積山石窟跨越千年的「東方微笑」開始,這顯然是個美好詩意的話題。

夏朗云:說到「東方微笑」,我曾在年前發表的一篇文章里描述過:

經過了千餘年風霜雨雪的打磨,麥積山石窟第44窟坐佛顯得特別溫潤。在漫長時光的洗禮後,它顯示出一種淡妝素抹的感覺,微微含笑,更顯得親切溫婉,有「東方的微笑」之譽。麥積山石窟第121窟的一組泥塑造像,菩薩與弟子也是雙眸細眯、嘴角上揚,竊竊私語、微笑迷人。菩薩與弟子頭靠頭、肩並肩,菩薩彷彿在弟子耳邊用喃喃細語教誨,弟子則是專心傾聽,雙手似開似合於胸前,貌似在對菩薩的教誨拍手叫絕。菩薩頭束扇形高髮髻,身穿寬鬆的交領連衣長裙,足穿雲頭履。弟子胸前的袈裟翻邊,形成雙領下垂狀,兩人裝束盡顯中原傳統服飾風範……第133窟一尊只有半米高的小沙彌,在佛龕內靠側壁站立,俯身看去,只見他低頭微笑,鼻子稍大,更烘托其眼部的細微和嘴部的微微翹起,表現出一種特別的憨態。如此的天真無邪,讓每個參觀者也不禁會心一笑。正是這些溫情脈脈的東方微笑,成為了麥積山石窟標誌性的「表情包」。

胡曉宜:說到標誌性的表情,在麥積山石窟儘管各代塑像同處一山,但都具有各自的時代特色,同時也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的發展、演變過程,請您就這個話題再給我們說說。

夏朗云:每個朝代都有它的時代風格,時代風格是由各個朝代所決定的。代表作就是麥積山石窟的一張名片,名片是以雕塑為主的。主要名片,應該就是第44窟的主佛像,這尊佛像是西魏佛像的一個代表。為什麼它是代表呢?不是說麥積山石窟中,其他西魏佛像就不如此尊,只是有其他原因,從專業角度上來看都差不多,應該說不分伯仲。

胡曉宜:那您為什麼要把第44窟專門提出來說呢?

夏朗云:因為第44窟佛像保存比較好,而其他洞窟佛像保存相對差一點。這主要是因為其他洞窟,古代有段時間人能夠上去,在那裡燒香或者住宿生火,致使佛像被煙燻了,顯得黑黢黢的,我們只能看到它一個美的外輪廓,如果從顏色的角度上來說,品相上就不是太好。但是第44窟的品相是最好的,因為它沒有受到後代人的煙燻干擾,這是因為它所處的位置是一般人上不去的。所以坐佛像的泥質和上面的彩繪,都沒有受到人為的熏染,泥質和彩繪的色度還基本像原來一樣。

胡曉宜:之前跟您聊天,談到麥積山石窟上,某些泥塑甚至是比某些石雕保存得要好。

夏朗云:對,石雕還容易風化,泥塑在麥積山石窟內一般濕度大的環境里,千百年中風化程度似乎沒有石雕大。我們看到的第44窟坐佛像的這種泥質如新,色澤就好像不久以前那樣。但形態又不是太新,因為經過千餘年風霜打磨,顯得特別溫潤。如果太新的話,會感覺火氣比較大,而如今卻是超脫得不食人間煙火的那種感覺。就是說,面貌比較平和鮮活,是歷經滄桑又脫穎而出的感覺,新和舊,古和今,形成統一體。所以說,坐佛像既是「生」的,意思是泥質如新,又是「熟」的,意思是說經過古代風霜的洗禮,面部有些顏料已被打磨掉了,使其露出新鮮「生」的泥質。若顏料塗的多反而難看,就好像太濃的妝也不好。此坐佛,在千餘年自然的洗禮後,有一種淡妝素抹的感覺,更加感人。其表情是秀骨清像類型中,加入豐腴女性化成分的淡妝素抹者,加之泥質的溫潤感,且微微含笑,顯得更加溫婉可親,所以說它是麥積山石窟的一張名片。

胡曉宜:第133窟第9龕小沙彌,是又一個微笑雕塑的代表。面容微微含笑,是西魏時期某些雕塑的共性。

夏朗云:小沙彌雕塑,是表現年齡比較小的沙彌形象。由於光線角度不同,可以看到雕塑各側面的表情。眼部是細細的,嘴有一種俏皮、向上翹的微笑感覺。鼻子稍大,更襯托出眼部的細和嘴的這種微微翹起,表現出一種特別的憨態。在佛堂里,小沙彌本身因為年齡小,我們在感覺上可以允許他不用那麼嚴肅,可以有憨厚的或是頑皮的感覺。我們可以對其心理微妙狀態作各種美好猜想,並可引出對小沙彌祝福的情感。

胡曉宜:您再給我們說說「竊竊私語」。第121窟的竊竊私語雕塑,是一位袈裟裝弟子和一位菩薩裝弟子站在拐角處,微微向前傾的狀態,這樣,就有點交頭接耳的感覺。但是,兩位面貌中,都有一種能感染世俗人的會心微笑在裡頭。這樣的話,兩位好像有一種心心相印的感覺,似在體會、探討一種什麼問題。

夏朗云:對,你有沒有注意到,同時他們手部還有一種動作,雙手合掌,但是合掌合的又不是太實,稍微開啟了一下。開啟還不是完全開啟,是手掌下部微微閉合,上部指尖處於開啟的狀態。那麼他們的鼓掌,不似我們現在一般的鼓掌,他們的鼓掌不是大聲的鼓掌,只是用手指頭輕輕地拍動。這樣的話,有一種安靜的感覺,這使得整個佛堂的氣氛,在佛的諄諄教誨中非常和諧,肅穆而又活潑。

胡曉宜:您在這兒工作幾十年,最愛哪一尊塑像?

夏朗云:我未曾動手搞過雕塑,但從考古的角度看,由北朝到桑治,春蘭秋菊不同時,單尊造像均好,只是時代風格不同。由於體量較大,互動的內涵較為豐富,我推薦第133窟中的桑治代接引佛2尊組合。這一大一小2尊立佛,在身軀、手勢、表情上不同,但有著相互的微妙呼應,可見大佛的微俯身慈悲關懷,小佛的微躬身幸福成就的狀態,反映了阿彌陀佛接引眾生最終成佛的狀態。這種題材的雕塑在其他地方罕見,且有如此微妙的藝術造型,彌足珍貴。

胡曉宜:再聊聊麥積山的話題吧,它不僅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雕塑館」,更是天水歷史文化的縮影,那麼它的魅力真正體現在哪裡呢?

夏朗云:現在的名字叫作麥積山,顧名思義,是因為像農家麥垛,所以就叫麥積山。但是,最初的時候應該不叫麥積山。因為它是一個懸崖,比較渾圓,呈上圓下縮狀,老百姓見了它,就叫它「大石崖」,或者叫「太石崖」。第二個命名階段,是漁獵經濟命名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古人認為麥積山之形,猶如一種生物——蝌蚪,它反映了那時山區漁獵經濟時期的意識,於是麥積山當時的名稱應該叫「蝌蚪崖」。這個名稱後來又被文人棄用了,於是進入第三個命名階段,即文人加工的命名階段,而這個名稱實際上被加工成了「嶓塚崖」。為什麼叫嶓塚崖呢?因為這片山區還安葬著先秦時期秦朝的祖先。其祖先曾在這裏放馬,秦人祖先的墓也埋在這個山區,所以說,結合秦人祖墓,把這個「塚」字放進山名中去了。塚就是墳墓的意思,那麼「嶓」呢,是一種層疊且偏西岸的大山區含義。嶓塚崖名之後,於是進入了第四個命名階段,即農業文明命名階段,就有了麥積山這個山名。

胡曉宜:哦,原來我們耳熟能詳的這個簡單名稱,還有這麼多歷史淵源。照這麼看,《山海經》所指的嶓塚山應該是包括現在的麥積山在內的,不過時至今日,嶓塚山這個概念對於天水市南部附近的廣大群山來說,就是一個大概念了。據我所知,這些年但凡來過麥積山的人,無不覺得它的自然風景非常美,您給我們說說它的地理位置都有什麼特點呢?

夏朗云:中國所有石窟中,麥積山的自然風光應該是最美的。因為麥積山正好處在秦嶺山區,秦嶺山區又屬於中國南北交接的一個中心線的地方。這個地方四季分明,所呈現出來的自然面貌是最豐富的,它可以有長時間春的粉紅、夏的煙雨、秋的彩葉、冬的白雪。從它的區域來說,應該是處在「關天一體」之地域,即關中和天水一體地域。天水東連關中,西通羌中和河西,南連巴蜀,北倚崆峒。從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交彙來說,麥積山石窟藝術能達到這種薈萃的地步。

胡曉宜:聽您剛才這麼一說,瞬間就有了詩意的氛圍感,可以這麼理解,它是一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地方。

夏朗云:對,因為有這個自然景觀的資源,也支撐了文化方面的資源豐富,這是一個大的方面。小的方面可談一下丹霞地貌,它是處在秦嶺一片蔥鬱的山區和黃土高原之間的丹霞地貌。紅色的丹霞地貌,是綠色和黃色中間加上了一片紅色,這個地貌就感覺非常的鮮明,是一種賞心悅目的、眼前一亮的這種小地貌。這是一種比較有特點的地貌,在別的地方少見,所以被國家命名為麥積山國家地質公園。另外可談一下林區,麥積崖處在林區的氛圍中,於是產生了「麥積煙雨」這種特殊的景觀。雨季的時候,基本在夏秋兩季,屢屢見雲絲從蔥鬱的林木中縷縷地抽出來,然後彙集在麥積山前,變化多端,讓人產生非常豐富的聯想,形成「秦州八景」之首的景觀,這也是它風景上的一大特點。

胡曉宜:是的,這個「秦州八景」之首,也正是我們每次去麥積山都特別想目睹的「麥積煙雨」,身臨其間彷彿就是美妙仙境,用「美輪美奐」形容毫不為過。麥積山石窟洞窟大多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建築特色上有何獨特之處?

夏朗云:麥積山石窟的建築特色,首先直觀的感覺,在位於高高的懸崖之上密如蜂房,這個淩空的情況比較驚險。這是表面情況,我們看到的是麥積山石窟各個洞窟的窟口。洞窟有窟口,除了個別窟口大,窟內小外,大多窟口比較小,窟內比較大。我們在外看到的是它的窟口部分,那麼它裡面的部分,有比較多的形式,有方形、馬蹄形等。比如第133窟,是一個墓葬一樣的平面,有前面橫長方形的前室,然後連著後邊的是兩個縱長方形的後室,這是比較複雜的。還有就是洞窟的頂部也是有差別的,有的比較平,有的微微隆起,是穹窿頂。有的則鑿成四角攢尖頂,有的鑿成覆鬥盝頂,有的還鑿有套鬥藻井和平棋樣式。另外,窟口外也是有一些變化的。

胡曉宜:剛才從遺蹟說到了窟龕和建築特色,我聽到它和皇家之間也是慢慢地有了聯繫,那麼麥積山石窟和皇家石窟有什麼關係,它和民間石窟又有什麼關係?

夏朗云:第一批所造的大規模洞窟,就是後秦帝王姚興所造洞窟,有六個大龕,形成了後秦的皇家石窟。開鑿的時間比較早,在中國中原北方地區來說,應該是第一批的皇家石窟,它就是中國石窟中皇家石窟的初祖。後來緊接著的一個皇家,就是西魏的皇家。西魏定都在長安,西魏皇家自然就會把目光投到了麥積山,所以第二個皇家石窟的高潮,就在西魏時期了。

胡曉宜:這段歷史我剛好比較感興趣,因為有皇后乙弗氏,天水大型秦腔劇目《麥積聖歌》,就是根據乙弗氏的故事改編而來。

夏朗云:是的,西魏著名的皇后乙弗氏,曾經來到天水出家,因她的兒子是天水地區最高軍事和行政長官,古代叫秦州刺史。既然是出家,而她又是皇室出家的一個重要人物,必然會把目光投到麥積山,那麼在麥積山必然持續有所供養營建,這樣的話,麥積山石窟自然會成為西魏的皇家石窟。另外,據記載乙弗氏還被密令蓄髮,仍以皇后身份對待,並在她死後以皇后身份葬於麥積崖,崖墓號「寂陵」,那就更能證明麥積山石窟是西魏時期的皇家石窟。

胡曉宜:麥積山堪稱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它有沒有世界之最,它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呢?

夏朗云:麥積山石窟巨大的崖閣式建築,就是窟口懸崖上造出巨大的仿木結構大屋頂宮殿式建築,第4窟散花樓,便是石窟中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的代表,它面寬達35米,高度達17米,前廊加後室的進深達8米,前面有8根八棱石柱。其巨大的規模,在中國甚至世界的崖閣式石窟中首屈一指,位列第一,是世界之最。如此,它在中國建築史上就可佔有一席地位。其具體建造結構上,表現了北周時期的特色,較早出現了「重楣」結構的巨大廡殿頂宮殿。「重楣」流行於唐代,此為先驅,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胡曉宜:麥積山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館」,這充分說明雕塑是它很重要的特點,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夏朗云:雕塑應該說是麥積山石窟一個比較大的特點,麥積山石窟館藏有一副民國時期的對聯,是大書法家于右任先生手書的「藝並莫高窟,文傳庾子山」。麥積山石窟怎麼能被描述為與莫高窟藝並呢,主要是用雕塑優勢來跟莫高窟相媲美。莫高窟主要以壁畫聞名,麥積山石窟主要以雕塑聞名,是不分伯仲的。麥積山石窟的雕塑,泥塑佔絕大多數,只有少部分石雕。有比較大的雕塑,有小的影塑,總體統計下來,過去說是7200餘尊,那主要是指較大的雕塑,現在加上一些小的和漏掉的一起統計,已經達到一萬多尊了。題材上,有佛像、菩薩、弟子、飛天等。高12餘米的西崖大佛和高近13米的東崖大佛,這是巨大的,小的雕塑只能以釐米計。雕塑手法也是多樣的,有一種是石胎泥塑,比如西崖大佛就是石胎泥塑,先在崖壁上鑿出石頭的胎坯,形成大的模樣再用泥細塑。散花樓壁畫飛天的面部、手臂部、足部做成浮塑,那就更有立體感了,形成補充繪畫的雕塑即「薄肉塑」,其精美程度是中國古代此類藝術中最好的。

胡曉宜:說到麥積山石窟,肯定繞不開石窟里的精美壁畫,這些壁畫主要以哪些內容為主,代表作品又有何內涵呢?

夏朗云:代表作品主要是皇家石窟的壁畫。最早的皇家石窟中,即後秦皇家石窟壁畫遭破壞,北魏時期,後秦皇家洞窟的塑像、壁畫全部被破壞掉了,只保留了洞窟形製,我們就不能夠談它的塑像和壁畫了。那麼,我們現在談皇家石窟壁畫,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最精美的,即麥積山石窟第二個建造高潮時期的西魏皇家石窟壁畫。比如第133窟里的壁畫,窟頂部壁畫的飛天、青龍、白虎,還有白象,這些形象都是比較精美的作品,有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還有第127窟里的壁畫,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此窟是壁畫內容較豐富的一個窟,可謂麥積山石窟中一個最以壁畫見長的壁畫窟,也是在所有富有壁畫的壁畫窟里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窟。

胡曉宜: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被譽為中國四大石窟,麥積山石窟與其他三大石窟有怎樣的聯繫與區別?

夏朗云: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這是當之無愧的,它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一樣都是皇家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在四大石窟中被大家公認很重要,就因為它是皇家石窟。因為過去我們沒有認識到麥積山石窟也是皇家石窟,就有點低人一等的感覺,現在根據考證,麥積山石窟不但是皇家石窟,而且是皇家石窟的初祖,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麥積山石窟處在三個皇家石窟的龍頭地位。它不但影響了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開鑿,一定程度上,龍門石窟和雲岡石窟都是繼承了麥積山石窟一定的規範和理念進行開鑿的。那麼,如果從源頭的角度上來說,麥積山石窟是「源」,雲岡、龍門石窟是「流」。至於莫高窟,它不是皇家石窟,它實際上是民間石窟的代表,是中國最大的民間石窟,而麥積山石窟是最初的皇家石窟。所以說古代四大石窟關係已經很明了,也就是說,麥積山石窟在傳播上,是處於很大程度上「源」的地位,麥積山石窟實際上是佔據了石窟界的一個製高點,這就是它的地位。

人物檔案

夏朗雲,1965年生,安徽宿州人,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同年進入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工作至今,現為敦煌研究院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主要從事石窟寺考古斷代研究、石窟寺美術史研究、石窟寺建築考古研究等,具國家文物局考古發掘領隊資格。為中央電視台5集紀錄片《麥積山石窟》首席學術顧問。

來源丨新天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奔流新聞線索報料方式

熱線:13893646444(微信同號)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