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
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嫦娥六號首次月背采樣,夢想號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極秦嶺站崛起冰原……
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里,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這些重大科技成果,展現了中國人逐夢星辰大海的豪情壯誌,也點滴閃耀著武漢科技創新的光芒。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真真
2024年11月14日,隨著一輛東風嵐圖知音在武漢下線,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
2024年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首次完成月背采樣,著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成功展開。這面揉不碎、撕不破的「玄武岩版」五星紅旗,由武漢紡織大學徐衛林院士團隊聯合多家單位曆時4年製成。
2024年11月17日,擁有最大1.1萬米鑽深能力、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寧伏龍教授帶領團隊研發的全球首套智能船載岩心轉運系統,裝載其中、逐夢遠航。
2024年6月30日,曆時七年建設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車。在漢央企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全程參與深中通道跨海橋樑方案研究,中交二航局參建的深中大橋創下5項世界紀錄。
……
2022年4月,武漢獲批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第五次考察湖北武漢,對科技創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深切期望——主動融入全國創新鏈,努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策源功能。
殷殷囑託言猶在耳,感恩奮進時不我待。
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既是武漢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關鍵一躍,也是GDP站上2萬億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的必然選擇,更是一座超大城市肩負國家使命、參與全球合作和競爭的擔當與責任。
2024年全國科技大會上,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漢單位牽頭完成的通用項目共獲得19項國家科技獎,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二,創歷史最好成績。
2024年12月,科技部技術信息研究所發佈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4》顯示,武漢創新能力指數排名全國第六。
向新聚力、向上成勢,武漢正煥新綻放。
「從0到1」創新策源
10座大科學裝置密集佈局
近日,在漢首個大科學裝置——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再迎重大突破。該中心李亮教授團隊,成功實現全球最大單機功率風力發電機(26兆瓦)的原位退磁與退磁後的再飽和充磁。
中國風能協會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我國風機裝機量大幅攀升。陸上風機使用壽命一般為20年,預計我國在2025年之後將迎來風機退休高峰期。目前,永磁風力發電機是國內主力機型,風機維修或退休回收均需退磁處理。
「傳統的整機加熱退磁工藝,能耗大、汙染重、報廢率極高。」李亮介紹,採用最新的原位充退磁技術,可實現充磁用時100毫秒,整極退磁不到200毫秒,能耗不到加熱退磁技術的1/100,已在企業實現應用,解決了整個風機行業的「燃眉之急」。
自2013年10月建成投用至2024年10月的11年間,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已累計開放運行超9萬小時,為北大、清華、哈佛、劍橋等133家國內外科研單位提供科學研究服務1984項,相關科研論文已在Nature、Science、PRL等期刊發表1821篇。
大科學裝置也被稱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指通過較大規模投入和工程建設用於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目的的大型科研裝置或設施,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實力乃至綜合國力的國之重器。
依託大科學裝置,科學家將完成從0到1的原始創新策源。研究表明,1990年以來,盧保物理學獎成果有48%來自大科學裝置。
「目前,武漢正全力打造大科學裝置群,除脈衝強磁場等2個國家大科學裝置已建成運行外,深部岩土工程擾動模擬等3個國家大科學裝置正加快建設,高端生物醫學成像等5個省級大設施正在預研預製和推進建設。」武漢市科技創新局黨組書記、局長董丹紅說。
如今,武漢實現國家實驗室零的突破,在漢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已獲批21家、數量居全國第四,在漢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總數達34家,8家湖北實驗室全面實體化運行,國家級創新平台達155個。
《自然》雜誌發佈的《2024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報告中,武漢排名全國第五、全球前九。
從全球存儲密度領先的三維閃存芯片、首台核心部件全國產化的高端晶圓激光切割設備,到全球首款臨床全數字PET-CT、全球首創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產品,再到全球首顆高解像度雷達衛星、中國第一個低軌衛星導航增強系統……武漢原始創新成果持續湧現,聚力成勢。
「從1到100」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五
2024年12月28日,《焦點訪談》年終特別節目中,播放了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汽車白車身激光銲接領域打破國外40餘年壟斷的故事。
鏡頭中,銲接裝備激光閃爍間,一輛白車清爽下線。「目前,這一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90%,累計服務下線車輛超過4500萬輛。」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新強說,公司過去10年累計研發投入超過70億元,依靠自主創新拿下60多項「中國第一」。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在武漢,龍頭企業牽頭組建10家產業創新聯合實驗室,聯合產業鏈上下遊中小企業、高校院所開展底層技術、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前沿技術攻關。
2024年6月21日,一種新型「空芯光纖」在武漢光穀橫空出世。這一光纖顛覆性使用空氣纖芯替換玻璃纖芯,光信號傳播速度提升約47%、傳輸時延降低約30%,一舉創下多項光通信傳輸世界紀錄。這一重大成果正是由長飛牽頭、聯合8家單位共建的光纖光纜領域創新聯合體研發成功。
這樣的「化學反應」,還發生在實驗室和企業之間。
2023年3月投入運行的九峰山實驗室,面向市場與企業聯合攻關,共同研製出晶圓切割、晶圓封測等半導體領域關鍵基礎設備,誕生了全球綜合性能最優的光電集成芯片,在國內首次實現「芯片出光」,填補了我國光電子領域在國際上僅剩不多的空白環節。
不到兩年時間,這家實驗室周圍就聚集了30多家創新企業,總估值超過百億元。
正是這樣的創新磁力,武漢聚集高新技術企業15323家,數量居副省級城市第二、全國城市第五,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27.5%。
2024年前三季度,武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勁增30.6%,增速快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24.1個百分點。
創新驅動,正成為武漢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24年前三季度,武漢地區生產總值14720.98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位居副省級城市前列。
「從100到∞」創新體系躍升
鏈接全球一流創新資源為武漢發展聚力
2024年11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到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武創院」)考察,觀看科技創新供應鏈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創新成果。
武創院,武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2022年4月,武漢獲批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當月,武創院正式啟動運行。
「武創院的定位正是做創新主體和創新資源的集聚者、整合者、催化者。」武創院院長李錫玲介紹,在武創院的平台上,既有院士專家團隊及一流高校院所的科技創新資源,也聚集了產業鏈上下遊領軍企業和專業的投資機構,構建起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支撐、以資本為橋樑的合作平台,織就出「政產學研金服用」北鬥七星式的轉化應用體系。
一塊2毫米厚度、巴掌大的玻璃硬盤,容量最高達360TB,相當於可存儲25000部電影或9000萬首歌曲。2024年8月舉行的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上,華中科技大學張靜宇教授團隊,以「巨量信息低成本超長壽命玻璃多維存儲技術」項目,獲大賽最高榮譽——卓越獎。
這一項目,正是武創院創新採用「撥轉股」方式孵化,即對風險較大的早期項目,武創院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先按科研課題經費支持,待有市場化融資時再把投入資金轉成股份;在項目相對成熟的成長期,則以市場化產業基金進行投資。
截至2024年底,武創院已設立26家專業研究所、53家企業聯合創新中心、7家公共服務平台,儲備430餘項具有顛覆性技術潛質的項目。
武創院,也是湖北科創供應鏈武漢節點與中心所在地。
作為科技創新資源與產業需求高效對接的橋樑,湖北科創供應鏈平台自2023年12月上線以來,聚焦「天網」「地網」「政策網」「金網」建設,聯合武漢市53家技術、人才、金融等服務機構,已吸引6.3萬多家用戶入駐,幫助企業成功對接1.2萬餘項需求。
「科學家們缺什麼,我們就補什麼。武創院努力在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提升這場‘接力賽’中當好‘助跑員’‘加速器’。」李錫玲介紹,該院成立兩年多以來,開展創新合作的半徑越來越大,京津冀、大灣區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越來越多的科創項目從海內外彙聚而來,在武創院的平台上破土而出、拔節生長,鏈接起全球一流創新資源為武漢的創新發展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