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綠」成金,武漢奮力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篇章

1月1日,武漢沉湖國際小鎮項目啟動建設,它融合國家級濕地保護與文旅產業,發展濕地觀光、渡假、鳥類文化及智慧康養等多業態。

未來,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將呈現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美畫卷。

一年來,武漢加快推動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城市發展「含綠量」「重要性」更足、「含碳量」更低,美麗生態逐步轉化為美麗經濟。

2024年,工作人員正在清理斧頭湖生長過旺的水草。

1月2日清晨,在武漢市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台的監控大屏上,長江日報記者捕捉到了一個喜人的數據:斧頭湖湖心水質達到Ⅱ類。

斧頭湖,地處武漢市江夏區與鹹寧市鹹安區、嘉魚縣的交界地帶,是兩市三地共有的寶貴財富。然而,自2017年起,這片湖泊的水質逐年下滑,到2023年,已降為了Ⅳ類。

擁有166個湖泊、165條河流的武漢,水域面積佔市域總面積1/4以上,居全國大城市之首,是全球首個人口超千萬的「國際濕地城市」。

水是武漢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大的政治責任。

為了摸清「癥結」所在,武漢、鹹寧兩地「會診」,織密水環境監測網絡,精準施策。

斧頭湖的水草,在生長旺季時曾一度肆虐,葉片老化腐爛後對湖水造成了不小的汙染。2024年,相關部門組織了大量人力,對9萬畝水域的麥黃草進行了大規模的打撈作業。武漢與鹹寧兩市還簽訂《斧頭湖流域聯防聯控聯治機制框架協議》,形成執法合力。

水岸同治,斧頭湖水質「劃出」一條V形向陽曲線:從早前的Ⅲ類降為Ⅳ類,2024年1—11月平均水質又提升為Ⅲ類,呈現穩定向好趨勢。

生態好不好,鳥兒在投票。1月2日,在斧頭湖北岸灘塗,記者看到大量鳥類翔集。

武漢以斧頭湖實踐表明:流域安全底線,就是綠色發展底線。

2024年,武漢收穫亮眼成績:長江、漢江武漢段水質穩定保持Ⅱ類,長江江豚重返江城詩意棲居,鳤魚、長江銅魚、胭脂魚等珍稀魚類頻頻現身。全市湖泊連續4年保持無劣V類並實現整體好轉的紀錄,牛山湖、內沙湖等湖泊的水質達到了Ⅱ類。

統籌保護與發展,大江大湖的武漢在治水興水中走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4年,東湖綠道三期全線貫通,曆時8年建設的105公里東湖綠道由此成環、成網。它串起了景區、大學、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地標,成為武漢最有活力的城市環湖綠脈。

1月4日,天氣陰沉,但東湖綠道上卻人來人往,市民們或跑步鍛鍊,或悠閑漫步,享受著這條城市綠脈帶來的清新與活力。

2024年,靈山景區迎來露營休閑遊客。

水是武漢最大的生態資源。眼下,武漢城市規劃正大作「水文章」——以水定城,劃定13個流域底圖單元,確保水安全;以水潤城,構建「一心兩軸」顯山水、「一廊多片」融古今的空間框架,推進「水·岸·城」有機融合;以水優城,將城市重要湖泊外擴3—5公里範圍劃定環湖單元,推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

好的生態,不止用來觀賞。

2024年,美麗的南太子湖畔,我國第一家上市的軟件公司東軟集團落子於此。

近年來,嵐圖汽車、東風本田新能源、猛士科技、蓮花等眾多車廠紛紛入駐,武漢已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基地。

如今,環太子湖畔的武漢智能汽車軟件園1平方公里內,集聚了200多家智能汽車領域企業、3萬餘名軟件人才,年產新能源車產能達到146萬輛。

站在靈山製高點,放眼望去,「我們種下的油菜正在拔節生長,到了3月份,又是遍地花黃」。江夏靈山景區生態修復項目經理王潮滿眼喜悅,那裡曾經裸露的黃土地,正在萌生著無限希望。

靈山生態文化旅遊區,是武漢首個由廢棄礦山改造而成的景區。經過生態修復治理,山體穿上了「綠衣」,地面披上了「錦被」,廢棄礦坑成為「碧藍之眼」……逐步向好的生態環境,使得靈山成功走上了文旅融合之路,吸引更多市民前往休閑,帶動當地村民致富。

經過專業測算,靈山的生態產品總值(GEP)達到2.58億元,較修復前增長一倍多。灰山身價翻了番,其文化服務價值也從0提升至近7000萬元。

從守護綠水青山的生態本底,到催生美麗經濟的蓬勃發展,武漢還通過鮮花經濟、民宿經濟,打通美麗鄉村建設,帶動「美麗生態」發展轉化。

如今,早春的櫻花季、「五一」的月季期、夢幻的荷塘月色、秋後的丹桂滿城……市民眼中的「美麗生態」早已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的「美麗經濟」。

2024年11月14日,2024年新能源第1000萬輛達成活動,在東風嵐圖雲峰工廠舉行。

高耗能、高排放是綠色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在武漢,一批企業將減碳作為產業轉型的法寶。

作為全市污水處理廠主要運營管理企業,過去,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用電大戶,一年下來碳排放配額不夠用。後來,公司在北湖污水處理廠、黃家湖污水處理廠架設光伏發「綠電」,碳配額實現富餘。

綠色轉型不僅是節能降耗的有力手段,也賦予產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024年11月14日,隨著一輛東風嵐圖知音在武漢下線,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萬輛。2024年,東風汽車作為新能源轉型代表,銷量回升,自主品牌和新能源銷量快速增長。

在東西湖,益海嘉里(武漢)公司首創了以「水稻循環經濟」為代表的全新產業發展模式,將一粒稻穀的價值利用到了極致:米糠煉油,稻殼做燃料,稻殼灰還能作為製作輪胎的輔料。企業實現了綠色低碳發展,也找到了水稻加工行業的可持續方向。

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也是降碳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黃陂臨空產業園一個多重防護的車間里,記者看到成千上萬個玻璃瓶中正在培育著一種超級蘆竹小苗。武漢蘭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能源植物研發中心萬煒博士說:「這是我們剛剛研發和推廣的超級蘆竹商業化新品種。」

種蘆竹相當於種能源。這些小苗將被引種到湖北、湖南等地的多個示範種植基地,然後作為能源植物,變成生物柴油、氫氣和天然氣。

還有不少個人把降碳變成了生活習慣,他們騎共享單車、乘地鐵,綠色出行。

2024年底,武漢2筆公眾積攢的碳普惠減排量共計2000噸,在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完成交易,獲得碳收益8.7萬元。這是全國範圍內,個人碳資產歸集到相關數據平台後實現的首筆「兌現」。

武漢人用低碳生活攢下的碳排量做了公益。零碳漢馬、零碳婚禮,都有低碳達人的助益。

3年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結算系統選址武漢。如今,武昌沙湖邊,一座中碳登大廈富集了60多家涉碳企業、機構,形成了一個活躍的碳交易生態圈。

2024年,《全國碳市場發展報告(2024)》在武漢發佈。報告顯示,全國碳市場推進行業減排效果逐步顯現。其中,湖北碳市場交易量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

(長江日報記者金文兵 通訊員於海濤 張軼孟 劉靜怡 製圖:張莉)

【編輯: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