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增長3.5萬億!存銀行不如買銀行?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沒想到今年的跨年妖股是工商銀行。」
社交平台上,不少股民如此調侃。2024年12月25日,工商銀行A股市值一度超越中國移動,問鼎A股。而拉長時間維度,工商銀行2024年的股價漲幅高達52.39%,市值增長高達6952.62億元。
普漲,新高,跑贏大盤,銀行股在2024年開啟「狂飆」。Wind數據顯示,從年初算起,截至12月31日收盤,銀行板塊指數漲幅43.53%,遠超滬深300(漲幅14.68%),並創下近十年來最大漲幅。
其中,27只個股漲幅超過30%,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11只銀行股年內累計漲幅則超過50%。總體看來,2024年A股銀行股市值增長超過3.5萬億元。
以持續上漲的姿態登上熱搜,銀行股為什麼獲得如此熱捧?
「狂飆」背後的穩健底盤
回望2024年,銀行股的強勁走勢,成為A股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Wind數據顯示,2024年42只A股銀行近乎全線累計處於上漲狀態,僅蘭州銀行一隻個股微跌1%左右。其餘41只個股中有40只銀行股累計漲幅超過10%。
具體來看,漲幅超過50%的有11家,包括5家城商行、2家股份行、2家農商行以及2家國有行。其中,上海銀行漲幅最高,達到68.98%,滬農商行、成都銀行、浦發銀行累計漲幅均超60%。
不僅是市值衝高的工商銀行,多家國有大行股價年內屢創歷史新高。農業銀行漲超54%、中國銀行漲幅為45.24%、建設銀行漲幅為42.43%、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漲幅分別為42.16%、37.55%。「中農工建」四大行2024年市值漲幅之和超過21000億元。
歲末年初,銀行股再次發力。12月23日至12月25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連續三日在盤中創下歷史新高;12月31日,2024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銀行股再度新高不斷,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成都銀行盤中均創歷史新高。
在多位受訪專家看來,2024年A股銀行板塊持續走強背後,銀行股穩健的特性成為關鍵原因之一。
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餘豐慧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由於銀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業績與宏觀經濟走勢密切相關,因此在經濟穩定的環境下,銀行股的表現通常較為穩健。
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高級研究員、教授陸岷峰進一步解釋,一方面,銀行業在經濟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具有順週期屬性,經濟穩中有進為金融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銀行業受到嚴格的監管,優質銀行具有較強的安全墊,其基本面具有中長期的穩定性。
穩健體現在上市銀行的業績表現。以42家A股上市行為例。2024年前三季度,42家銀行共實現淨利潤1.68萬億元,同比增長1.49%。拉長時間維度,2021年至2023年,42家上市銀行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94萬億元、2.06萬億元、2.09萬億元。
憑著穩健特性,銀行股成低風險偏好資金抱團的標的。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在險資前十大重倉股中八隻個股均為銀行股;另據媒體統計,三季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保險資金、社保基金和「國家隊」(中央彙金、中央彙金資管和證金公司)這三大長線資金重倉的155家A股上市公司中,銀行板塊最多,達到36家,佔比為23%。
此外,指數基金偏好大盤權重股,隨著寬基指數、紅利指數和行業指數掛鉤的ETF發行熱度不減,銀行股作為其中重要的成分股收穫了大量來自被動基金的資金流入,獲得增持。
中信證券表示,銀行股高股息、低波動和穩健的經營風格,使其在市場震盪時期成為資金的「避風港」。尤其是在年底和年初,保險資金的增配預期更進一步強化了銀行股的吸引力。
存銀行不如買銀行?
從投資角度看,銀行股分紅率吸引人的特點,也是其在2024年走牛的重要原因。
2024年以來,關於倡導分紅的政策陸續出台,包括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新規、分紅手續費調降等舉措。其中於4月出台的新「國九條」明確提出,要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
在政策的推動下,2024年A股銀行中期分紅持續加碼。根據各家銀行發佈的中期分紅公告,國有行的中期分紅多數將在2025年1月發放。2024年末至2025年初進入機構資金配置窗口,對於部分看中紅利的投資者而言,需要在派發最後交易日前買入對應股票,因此會造成市場一定搶籌的情況。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衍行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對於股票投資而言,分紅是更為確定的收入來源。全球範圍內的低利率政策為銀行資產配置和負債端管理帶來了新機遇。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A股42家上市銀行中,已有23家計劃中期分紅,擬派息金額超2500億元。其中,包括平安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等9家銀行的中期分紅已實施完畢,分紅金額合計約300億元。
高股息策略的走紅,其實與低利率的市場環境密不可分。尤其是進入2024年,在當前存款和理財收益率普遍下降的背景下,銀行的股息率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甚至市場有了「存銀行不如買銀行」的說法。
與存款利率帶來收益的原理相似,銀行股息率是指銀行每年每股分紅與股票市場價格的比率,反映了投資者從公司分紅中獲得的收益率。
據國盛證券金融團隊計算,當前國有五大行加權平均股息率為4.66%,對比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利差為2.96%,對長期配置資金更有吸引力;另據Wind數據顯示,42家A股上市銀行中,25家股息率超過5%。
對比之下,銀行股的股息率甚至已經大幅高於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擁有顯著的投資價值。
過去的一年,低利率風暴持續來襲,國有大銀行連續三次下調存款利率,直接宣告「2%利率」的時代正式結束。以工商銀行為例,經過最新一期調降,該行3個月、6個月、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分別降至0.8%、1.00%、1.10%、1.20%、1.50%和1.55%。
不僅是存款利率,伴隨著市場利率迭創新低,理財資產的收益率空間逐漸狹窄。根據普益標準的數據,存續開放式固收理財產品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已降至2.98%,封閉式固收類理財產品的近1年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為3.96%。
還能繼續「狂飆」嗎?
而銀行股的第三層上漲邏輯,在於政策面的市值管理預期。
銀行股其實飽受低估值之苦,這體現在銀行股的集體「破淨」。所謂「破淨」,是指股票的市場價格低於其每股淨資產值。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收盤,A股42家上市銀行的市淨率均在1以下。
王衍行介紹,歷史上,銀行業普遍面臨盈利增速放緩的問題,導致市場對其未來增長潛力持保守態度。加之銀行股市值盤面較大,股價上漲需要更多流入資金來推入,這都成為導致銀行股長期破淨的重要原因。
而隨著市值管理相關政策出台,為包括銀行在內的大範圍破淨板塊注入新的上漲動力。2024年12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對外發佈《關於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高度重視控股上市公司破淨問題,將解決長期破淨問題納入年度重點工作」。
只是,對於被低估已久的銀行股來說,修復估值、走出破淨依然需要一個過程。
在餘豐慧看來,長遠來說,如果銀行業能夠維持良好的經營狀況,實現可持續的增長,並且市場對於銀行業的預期持續樂觀,那麼銀行股走出「破淨」將指日可待。不過,短期內由於市場情緒和外部環境的變化,這一過程會有所波動和充滿不確定性。
陸瑉峰進一步對中國新聞週刊指出,短期來看,銀行股估值修復受益於經濟復甦預期和穩定的分紅收益率吸引長線資金;但要想長期擺脫「破淨」狀態,銀行要在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和業務轉型上取得突破,「需要明確的是,並不是所有銀行股都是白馬股」。
誠然,銀行股雖然較為穩健且高股息誘人,可對於投資而言仍要面臨一定風險。
對此,王衍行提醒道,投資者投資銀行股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經濟週期的變化以及上市銀行的財務質量。對於部分中小銀行來說,持續優化盈利能力、提升資產質量、擺脫區域經濟掣肘,仍是未來的重點。
儘管近年來股價走勢欣欣向榮,但一個不爭事實是,從經營層面而言,銀行業正在面臨淨息差縮窄、費率下降、客戶風險偏好走低、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等挑戰。
尤其是近兩年以來,雖然業績表現穩定,但銀行業整體的利潤增長或已經進入底部區間,這體現在越來越縮緊的淨息差。
對於我國商業銀行而言,息差收入是主要的收益來源,淨息差收窄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今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披露淨息差為1.53%,環比略降1個基點,較去年同期下降20個基點,偏離了1.8%的警戒線水平。
具體看,2024年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歷經3次大幅度下調,1年期LPR累計下行3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累計下行60個基點,疊加存量住房貸款利率調降,都對銀行資產端收益率形成明顯拖累。
這直接導致作為銀行主營業務的利息淨收入普遍負增長。從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銀行經營數據來看,42家A股上市銀行的利息淨收入合計為3.12萬億元,同比下降3.19%,降幅較上半年減少21個基點。42家上市銀行中,有30家上市銀行的利息淨收入同比下滑。
「面對種種挑戰,銀行需降低不良資產比例以增強市場信心,通過數字化轉型和多元化經營提升競爭力,並依賴監管優化和經濟穩定增長提供基本面支撐。」陸瑉峰說道。
當經營壓力與上漲動力並存,2025年銀行股又將走向何方?
(本文不做任何投資建議)
參考資料
《大行領漲、險企復甦,銀行保險股迎輝煌之年》,2024-12-31,財經
《銀行股狂歡:存銀行不如買銀行?市值飆升3.5萬億,13家股價漲超五成》,2024-12-30,時代週報
《資本市場「長錢」回來了,投資重點轉向績優、高息股》,2024-12-31,銀柿財經
作者:於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