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市電梯商會秘書長桑治業峰:北京率先進入電梯「更新高峰期」
截至2024年11月底,北京全市電梯保有量突破31.6萬台,其中使用15年以上的居民住宅老舊電梯達到4.5萬台,居全國之首。與此同時,從2024年開始,各個居民小區通過種種方式對老電梯更新改造的消息層出不窮。
北京市電梯商會秘書長、高級工程師桑治業峰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北京是全國最早進入電梯更新改造週期的城市,這兩年進入「更新高峰期」。2024年發佈的《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進一步加強電梯檢驗、檢測的通知》與《住宅老舊電梯應急更換程序指引》,對北京電梯換新有很好的推動作用。而對於多區啟動的申請「超長期國債」換電梯的嘗試,桑治業峰建議,要分出「梯度」,優先用於產權單位複雜、資金落實確實有困難的住宅老舊電梯。
為什麼「15年」是電梯老舊的門檻?
使用時間15年以上老電梯有8.7萬台,其中住宅電梯4.5萬台,佔了近一半。桑治業峰介紹,北京是全國最早安裝電梯的城市之一,自然也最早迎來住宅電梯的老齡化,「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運行的那些老電梯大多都是1998年之後的了,更早一批在2001年左右已經更換過一次。」
「北京是全國最早進入電梯更新改造週期的城市。電梯其實和人一樣,步入老齡後,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和精力去維護和保養,才能更長壽。」桑治業峰說,電梯屬於特種設備,安全運行涉及三方,即乘客、維保單位、使用管理單位,其中使用管理單位一般是物業。
為什麼「15年」是電梯老舊的門檻?桑治業峰表示,「15年」老舊年限的設定,其實是屬於一個行業概念。比如2001年北京曾發過一個住宅電梯報廢管理問題的通知,其中規定沒有備用電梯的使用時間超15年以上電梯要「報廢」;如果是雙梯運行,早晚高峰有備用電梯,則可延續至18年。通知雖然不再施行,但「15年」由此成為老舊電梯的一個判定門檻,「北京還曾明確住宅電梯需要3年一次中修,5年一次大修。大修超過三次,再大修的意義其實就不大了,核算起來也是15年。」
通過精細保養,電梯步入老齡之後,可否持久「超齡」運轉?理想化的狀態是——乘客嚴格遵守乘坐規則;維保單位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法」進行最低15天一次、周而複始的預防性保養和應急處理;物業根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落實使用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進行相應的日管控、周排查和月調度。「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很難做到‘完美’。」桑治業峰認為,原因主要是由於缺乏「長期主義」,對於物業和維保單位來說,服務多是以「年」為單位計算,明年可能就被新的單位替代了,所以不會在當下投入很高成本。同樣,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居民對公共電梯的愛護意識也有差異。
此外,電梯和手機一樣,在發展初期更新迭代速度比較快。一些老樓採用老型號的電梯,使用多年出現故障後,很難再找到「原廠件」,那麼「替代件」的品質也成為影響老電梯性能的一個因素。桑治業峰表示,「同一個部件,不同購買渠道,價格、品質都存在差異。」
老電梯更新面臨三大挑戰
老舊電梯面臨的問題包括故障率高、頻繁停運、安全係數下降,到達使用年限後,還是要及時更換。「不過,居民可以放心的是,目前,大多數電梯在更新改造之前,運行安全還是有一定保障的,維保過程中如果發現電梯存在重大安全風險,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會按規定及時叫停。」桑治業峰表示。
桑治業峰說,電梯更新改造其實包括多種方式,舊梯完全拆除換新和保留部件舊梯更新是當前比較普遍的更新途徑。其中,保留部件舊梯更新改造,是指在安全評估之後,根據更新改造方案可以保留導軌、轎廂、小門套等部件,更換電氣設備等其它部分,繼而達到準新梯的效果。這種保留部件的更新與完全換新相比,施工安全係數高、週期短、噪聲低、更環保,最關鍵的是設備成本低。
當前,北京老電梯換新有哪些難點?桑治業峰認為,老電梯更新主要面臨三大困境。一是資金問題。二是涉及多產權單位。三是居民意見不統一,畢竟涉及真金白銀,有人想「縫縫補補又三年」,有人想直接換新,不同業主有不同考量,「其實現在電梯換新技術已經很成熟,即便是複雜、老舊的作業環境,技術上也沒有任何問題。」
精心養護長期「超齡」運轉,電梯仍存隱患
對於如何破題,桑治業峰介紹,這兩年,北京進入「電梯更新高峰期」,解決老舊電梯換新難題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包括動用公維資金、居民自籌資金、物業墊付資金、社會資本投入等多種方式,尤其是利用超長期特別國債,解決了一些老電梯換新的資金難題。總體來看,目前比較成功的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案例,都是各級政府、業委會、物業、施工單位等群策群力的結果。
「但以超長期特別國債為例,去年申請的第一批資金更多考慮的是有公維的項目,解決了一些老小區換電梯的實際問題,但是從社會治理角度來看,超長期國債利用未來還是建議分出‘梯度’,優先用於涉及多產權單位、資金確實有困難的單位產權房,這部分小區電梯維修費用全部由超長期國債來解決。有賸餘的情況下,再考慮第二梯度,比如,有公維資金但是難啟用等情況。但這個‘度’比較難把握,比如哪種算是‘確實有困難’的小區,是需要下一步細化考慮的。」
在住宅電梯精細維護保養方面,北京也在不斷探索。桑治業峰介紹,2024年4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進一步加強電梯檢驗、檢測的通知》開始實施,「這個政策實施之前,電梯每年由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檢查,也就是政府部門的強製檢查。政策落地後,還強化了電梯使用主體的自行檢查,可以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新添了市場行為,相當於給電梯體檢上了政府和市場的雙重保險。」
此外,對於急需換新的住宅老電梯,2024年9月9日,北京市多部門聯合發佈《住宅老舊電梯應急更換程序指引》明確,如果電梯出現了檢驗不合格的嚴重事故隱患,可以不用「雙2/3」的業主同意,直接走應急更換提取專項維修資金的程序,北京電梯商會可以為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提供免費諮詢服務。
培育「專業電梯使用管理主體」,利於長期主義
對於老電梯維保,未來還有沒有新思路?
桑治業峰提到,目前一些地方在探索老電梯維保新模式,比如給電梯上保險,但這種模式在北京尚未大範圍推廣,可行性還在持續試探過程中。
桑治業峰還介紹,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電梯安全築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方案里提出了「專業電梯使用管理主體」這樣一個概念。即試點建立住宅領域專業電梯使用管理新模式,培育包含電梯使用管理、維護保養、自行檢測等全包式服務的電梯使用管理經營主體,促進專業化、規模化、長期化運營,破解住宅電梯市場短期博弈困境,有效落實電梯安全管理主體責任。
「如果落實,即有望實現電梯行業領域的‘長期主義’。這個使用管理主體在市場化的同時,還應涵蓋國有股份,就像是保險領域常說的‘保險再保險’這個概念。如此一來,包括前期投入、設計、規劃,就覆蓋了住宅電梯的全生命週期。」
此外,桑治業峰還提到了電梯維護保養人才流失等問題。電梯加速老齡化,當下正是需要專業人才的時候,但近幾年,電梯行業人才流失嚴重,尤其一線城市,願意從事電梯維保工作的年青人越來越少,「如何給予電梯專業技術人員職業存在感、榮譽感,既是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也事關城市民生。」
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