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聲丨貨運吞吐量創新高,長江航運三個變化引人關注

首次突破40億噸大關!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數據顯示,2024年,預計長江幹線港口貨物吞吐量40.2億噸,同比增長3.9%。至此,自2005年起,長江幹線貨運規模已連續20年位居世界內河首位。

40億噸,是一個什麼水平?撫今追昔,感受更為真切。

新中國成立初期,長江幹線貨運年吞吐量僅約400萬噸,上世紀80年代吞吐量突破1億噸,2007年超過10億噸,2019年站上30億噸新台階,僅用5年再次完成10億噸新跨越……連創新高的貨運量,勾勒出一條更暢通、更智慧、更綠色的現代化「黃金水道」,也透視出長江航運三個值得關注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看貿易結構,外貿增速快於內貿。

港口,經濟的「晴雨表」。放眼萬里長江,一派繁忙景象:在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每天數以千計的新能源汽車從這裏發往世界各地;在蘇州港碼頭,長江流域最大的汽車滾裝碼頭投入運營,國產汽車出海再添新門戶……

「黃金水道」百舸爭流,交織成生機勃勃的發展圖景。2024年前三季度,長江經濟帶貨物進出口總額達14.61萬億元,同比增長3.8%。外需穩步擴大帶動經濟持續增長,去年前三季度,長江經濟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26萬億元,同比增長5.2%。經由更加現代化的「黃金水道」,長江經濟帶11省市「多手連彈」,更好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用好兩種資源,持續為中國經濟穩中有進「供血充能」。

第二個變化:看貨物結構,「新三樣」出口比例上升。

2024年,長江沿線各省份不少「新三樣」生產企業加快生產、出口增勢良好——

觀上遊,四川宜賓港增開到武漢水上快班和外貿集裝箱班輪,讓更多「宜賓造」通江達海。2024年,宜賓市貨物貿易進出口350億元,其中「新三樣」外貿進出口總值超75億元。瞰下遊,2024年全年,安徽蕪湖港新能源汽車出口約2.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1.5%,江蘇南京港光伏等「新三樣」產品出口近8.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超30%。

煤炭等大宗貨物所佔比例下降,製造業產品尤其是「新三樣」比例上升,過去一年,長江航運貨物「一降一升」的可喜變化,成為中國出口結構持續優化的生動縮影,也標註著中國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步伐。作為貫通東西、連接南北、通江達海的水運大動脈,日益現代化的「黃金水道」,為「中國製造」揚帆出海塑造了更多新優勢。

第三個變化:看區域結構,中部省份增速最快。

武漢陽邏國際港口,去年出入境船舶數首次「破百」,2024年前11月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22.1%;目光下移,江西九江港,鐵水聯運通達全國27個地市,更好助力「物暢其流」,去年前11月完成貨物吞吐量達2億噸……2024年前11月,中部省份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9.2%,增速大幅領先東區省份,成為長江航運的一抹亮色。

貨運量實現領跑,折射出區域經濟向好形勢。安徽搶佔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賽道、湖北深耕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湖南打造高端裝備製造新高地……抓住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發展機遇,中部省份加快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站在更高起點,依託現代化的「黃金水道」,中部「脊樑」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作用愈發明顯。

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大江大河的哺育。以水為橋樑,長江連接上下遊、左右岸、干支流,承擔著沿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80%以上鐵礦石、電煤和外貿貨物運輸,每年對沿江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貢獻超1200億元,間接貢獻達2萬億元以上。再創新高的貨運規模、貨輪如織的繁忙圖景,湧動著中國經濟的蓬勃活力。

萬里長江,浩浩湯湯。站上新起點的長江航運,還將不斷續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