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高價地接連出讓 帶動百強房企拿地額同比降幅收窄
2024年房企在土地市場投資的表現是謹慎、收縮,多數房企拿地規模和力度都處於較低水平。投資較為積極的是頭部央國企,中海地產、華潤置地和保利發展位列新增貨值前三。
整體來看,2024年,TOP100企業拿地總額9280.0億元,同比下降29.7%,相較1-11月降幅收窄1.8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12月份,北京、深圳、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接連出讓多宗高總價地塊,帶動百強房地產企業拿地總額同比降幅收窄。
對於2025年的土地投資,業內人士認為,如若不利於投資的因素消退,企業仍有望恢復拿地節奏。
2024年百強房企拿地總額9280億元
從目前來看,年內市場復甦節奏緩慢,多數房企拿地規模和力度都處於較低水平。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TOP100企業拿地總額9280.0億元,同比下降29.7%,相較1-11月降幅收窄1.8個百分點。
土地市場在全年走出先抑後揚的態勢。受房地產政策影響,2024年10月以來核心城市土拍市場保持一定活躍度;12月,北京、深圳、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接連出讓多宗高總價地塊,這些地塊多由頭部央國企摘得,帶動百強房地產企業拿地總額同比降幅收窄。
但是綜合來看,2020年-2024年間,TOP100企業拿地總額總體呈下滑趨勢,2024年不足2020年的三成,特別是民營房企拿地銳減,這與房地產市場下行、融資環境偏緊、民營房企違約事件頻發密切關聯。
另從克而瑞統計數據來看,房地產企業拿地銷售比持續下行,2024年百強房企拿地銷售比僅0.17,與2023年相比下降0.04,創近五年新低,但與11月末的0.16相比提升了0.01。在市場「止跌回穩」之下,2024年最後一個月在央國企帶動下,房企拿地積極性略有回升。
值得關注的是,從全年來看,2024年各企業拿地選擇高度趨同,投資更加聚焦和謹慎。據克而瑞統計顯示,一方面是佈局城市進一步減少,從拿地金額TOP10的全國化房企來看,未有一家企業2024年投資城市超過20個;另一方面,一二線城市成為典型企業的首選,三四線城市持續處在冷清的局面。TOP10中9家企業投資金額中一二線城市佔比超過95%。
「中建系」多家房企均進入拿地百強
目前,受銷售能力、融資能力、交付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土地資源向部分房企集中的趨勢較為顯著。央國企及部分民營房企拿地仍保持一定投資規模。其中,央企、國企及地方國資仍是拿地絕對主力。2024年,拿地金額TOP100企業中,央國企及地方國資家數和金額佔比超八成。央國企拿地金額佔比約50%,中海地產、保利發展、華潤置地、建發房產、招商蛇口、中建壹品、越秀地產、中國金茂等央國企位列拿地金額前十。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錶示,中建系公司仍保持較高投資規模,建築業務承壓下積極拓展自投地產業務,除中海地產、中海宏洋外,中建壹品、中建智地、中建玖合、中建東孚、中建信和等子公司也進入拿地金額前100。
從重點城市拿地金額TOP10房企來看,央企、國企和地方國資也是主力,民企僅在重點深耕區域補充土儲。中海地產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多個城市拿地金額均進入前十;保利發展、綠城中國、中國金茂在3個城市位列拿地金額前十。
對於企業投資佈局,克而瑞分析人士也稱,2024年其仍然保持了「少數央國企佔主導、多地城投托底、民企持續萎靡」的格局。央國企投資愈發謹慎,雖然投資規模保持領先,但較2023年大幅下滑。這也導致在多個地方土地市場依舊需要城投平台公司進行「托底」。一方面體現在上榜城投拿地金額佔比僅次於央企;另一方面,城投平台公司拿地金額同比增長35%,與央國企、民企等形成明顯反差。
值得關注的是,民企拿地力度整體相對偏弱,部分大中型穩健民企保持一定投資規模,部分中小民企積極拓儲。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4年,拿地金額TOP100企業中民營企業數量僅11家,拿地金額佔比僅為8.5%,因此,2024年,民營企業仍保持較為審慎的態度。
具體來看,龍湖、濱江等大中型的、穩健的民營企業仍保持一定投資規模,以滿足開發需要。其中,濱江集團聚焦杭州,在杭州位列拿地金額第一。隨著行業加快出清步伐,部分中小房企緊抓拿地窗口期,搶佔土地資源以提升市場份額,如邦泰集團拿地超百億,保持較高投資規模;偉星房產、寧波江山萬里、湖南運達房地產在重倉城市積極拓儲。
中海地產、華潤置地位列新增貨值前二
綜合多家機構統計,從新增貨值來看,中海地產、華潤置地和保利發展位列前三。2024年,中海地產以1777億元新增貨值佔據榜單第一,華潤置地、保利發展分別以1665億元、1293億元,位列第二、第三名。
僅從2024年12月北京、深圳分別拍出一宗總價超百億地塊來看,華潤置地、中海地產聯手拿下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地塊,總價185.12億元,刷新深圳涉宅地塊成交總價記錄,溢價率達46.32%。此外,中海地塊拿地北京豐台區萬泉寺村棚戶區改造土地,成交總價為110.54億元,該地塊是近年來北京首宗未設置地價上限和銷售指導價的地塊。
綜合來看,在房企高度集中的戰略佈局中,中海、保利、綠城、華潤均聚焦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拿地金額佔比都超65%。其中,中海地產聚焦北京,保利重倉廣州,綠城深耕杭州,華潤則在上海積極拿地。此外,建發房產更集中於廈門和杭州,兩地拿地金額佔比近九成。
對於2025年土地市場,克而瑞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在銷售端仍未實現大面積、普遍性「止跌回穩」的情況下,預計2025年企業投資側仍不會有明顯起色,整體依然以謹慎、分化為主旋律。
在劉水看來,如若不利於投資的因素消退,企業仍有望恢復拿地節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袁秀麗 圖/中指研究院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