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地有聲說秦腔

下載APP

登錄

    【暖風來】秦地有聲說秦腔

    新甘肅2025-01-07 07:32:01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潼關以內白旗展,

    老娘的屍身掩下邊,

    慟地捶胸把天怨,

    你殺我吳漢為哪般?

    台上台下,男女老少

    慷慨激烈的唱詞從每個人的胸腔吼出

    西北人的狂放和豪邁撲面而來……

    最近一段時間

    許多人的朋友圈

    被一場場「秦腔演唱會」刷屏了

    00:00/00:00

    設為列表圖

    熟悉的唱段,全情的投入

    以前只在明星演唱會上出現的一幕

    如今出現在了甘肅會寧

    安萬劇團的秦腔大戲台上

    從甘肅、寧夏,再到陝西

    幾乎場場爆滿

    這個冬天

    西北人底裡對秦腔的那團火

    被喚醒了

    12月27日,安萬在台上演唱《興漢圖》

    秦腔這種古老雄渾的戲曲形式

    骨子陳釀的是流傳千年的秦地藝術

    ——「秦聲」

    秦聲的誕生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

    相傳,西周時期的嬴氏家族曆來善於駕車

    他們的後人中有一位名叫非子的

    周孝王命其在汧河、渭河之間管理馬匹

    非子很快幹出了成績

    孝王大喜

    為其賜姓嬴,還大方賜地

    據考證

    這塊封地便是今日甘肅清水縣之秦亭

    也是後來秦人發家立業的根據地

    到了東周

    一個國力強盛的諸侯國逐漸生出雛形

    而這片秦人安營紮寨的土地

    也有了自己的名字——秦地

    秦地的歌舞天然具有悲壯與慷慨之感

    獨特的吸引力為世人公認

    此後秦橫掃六國

    名為「秦聲」的秦國歌舞也逐漸成型

    成為一種樂音、舞蹈相和

    足夠形成供人娛樂的藝術形式

    到了明末清初

    綿延千年的秦聲終於醞釀、融合出了

    更為成熟、特殊的藝術形式「秦腔」

    此後這種形成於秦地的表演藝術

    逐漸定調成型

    以獨立的姿態登上中國戲曲舞台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

    四川秦腔藝人魏長生進京演出

    這門秦地藝術就此亮相京城

    進而聞名全國

    進入二十世紀

    「新生」的秦腔藝術擔起文藝新風的重任

    1912年

    以移風易俗為宗旨的秦腔戲劇社

    陝西藝術社在西安成立

    「把新的文藝、文明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給大家」

    成了秦腔的新目標

    抗日戰爭時期

    以易俗社為代表的秦腔劇團

    多次慰問抗戰官兵

    嘹喨的秦腔如同沙場號角

    喚起一眾文藝工作者的熱血

    新中國成立後

    秦腔的聲音愈傳愈遠

    1949年12月

    陝西《十二把鐮刀》劇組

    受周恩來總理指派出訪布達佩斯

    飽蘸歷史筆墨的秦腔

    帶著新生中國的底氣

    響徹大洋彼岸

    這是唱響給世界的中國聲音

    《十二把鐮刀》劇照《十二把鐮刀》劇照

    2006年5月20日

    秦腔經國務院批準列入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2年8月

    中國郵政發行《秦腔》特種郵票

    該套郵票選取了

    《火焰駒》《三滴血》《遊西湖》

    3部秦腔經典傳統劇目的精彩片段

    分別表現了銅錘花臉、文武小生、醜角

    老生、小生、小旦等典型戲曲人物形象

    採用中國傳統工筆畫法

    運用粗獷的線條、濃烈的色彩

    以呼應秦腔獨特的藝術風格

    秦腔這張中華民族的古老名片

    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

    聊起秦腔

    陝西「兩社一院」是繞不開的話題

    易俗社、三意社、陝西戲曲研究院

    是秦腔文化藝術的最高殿堂

    易俗社是中國最早的新型劇團之一

    自成立以來

    便致力於秦腔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易俗社將文化教育、戲曲訓練

    演出實踐結合起來

    培養了大批戲曲人才

    創作和演出了許多優秀劇目

    對戲曲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三意社始於1895年

    前身為民間班社「長慶班」

    在一百餘年的漫長歲月裡

    為秦腔劇種的繁榮和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

    演出大量優秀劇目《趙氏孤兒》《火焰駒》

    《狸貓換太子》《打柴勸弟》等

    並湧現出大批秦腔大家

    秦腔在甘肅的淵源深厚

    清末甘肅出現了幾個臉譜流派

    其中最著名的為「耿派

    因其創始人耿忠義而得名

    他依據角色特性和臉型

    形成了一種具有鮮明個性的臉譜樣式

    即「耿派臉譜」

    因其立意新穎、色彩斑斕

    不僅在舞台上受到歡迎

    而且從當年到現在的蘭州飯館食攤

    都請人繪製耿家臉譜圖樣

    懸掛牆上攤前以招徠顧客

    可見影響之深遠

    秦腔藝術

    創造了不少耐人尋味的表演絕招

    如吹火、頂燈、打碗等等

    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的高台縣一帶

    就創造和傳承了秦腔藝術的絕活

    ——獠牙絕技

    高台秦腔獠牙絕技

    在當地已有500多年的傳承歷史

    成為舞台表演的一朵奇葩

    獠牙特技表演時

    道具主要是兩顆特製的豬獠牙

    材料取二百斤以上的雄豬下顎骨

    表演者口含兩顆豬獠牙

    以舌為主要動力,齒、唇、氣為輔佐

    在亮相時吐出口角

    時而快速彈吐,時而倒刺進鼻孔

    時而上下左右翕動

    同時唱、念、做、打並舉

    深受群眾喜愛

    作為獨立的劇種

    秦腔發展過程中

    逐漸形成了板式變換體的曲式結構

    以二六板為基調

    變奏時輔以旋律、速度、表情變化

    語言多採用長安、三原、高陵、涇陽

    等地區的當地語言

    講究故事情節、抒情敘事

    發展出了包括大戲、小戲、社火在內的

    五種演出形態

    秦腔劇目唱段內容極其豐富

    數量眾多,題材廣泛

    誕生了許多婦孺皆知的經典劇目

    如《火焰駒》《趙氏孤兒》

    《三娘教子》《鍘美案》等

    秦腔《鍘美案》

    秦腔《狸貓換太子》秦腔《狸貓換太子》

    火焰駒

    本名《火焰駒》,又名《賣水記》,由清朝劇作家李芳桂創作。該劇講述了桑治朝時期,李彥榮因奸臣陷害而被趕出京城,其子以賣水為生的故事。

    趙氏孤兒

    又稱《冤報冤趙氏孤兒》,是秦腔中最經典、最有名的劇目之一。該劇講述了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上卿趙盾被大將軍誣陷,導致一家三百餘口被殺,只餘下一個孤兒趙武的故事。

    三娘教子

    又稱《雙官誥》、《忠孝節義》、《機房訓》,講述了明朝時薛子約的二婦劉氏生子薛倚哥,大婦生妒,家庭不和,導致三娘守節撫養,成人後薛倚哥得中狀元的故事。

    三滴血

    最早改編成戲曲電影的秦腔之一,講述了生活在山西五台陝西韓城縣的周人瑞,與他的弟弟周人祥,因為一對孿生子雙雙成才後,引發兄弟之爭的故事。

    秦腔《三滴血》

    周仁回府

    根據陝西渭南皮影戲改編,講述了奸臣嚴嵩的乾兒子,意外結識杜文學的妻子,對她頗為垂涎,為了得到她竟想辦法誣告杜文學,最終將其流放嶺南的故事。

    秦腔《楊門女將》秦腔《遊西湖》
    秦腔《楊門女將》

    秦腔《遊西湖》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搖滾樂」

    秦腔承載著秦人的喜怒哀樂一路傳承了2000多年

    哪怕在今天

    在大西北許多地方

    弦子一拉,鑼鼓一打

    男女老少立刻聞聲而動聚攏過來

    或當演員,或當聽眾

    吼的人,臉紅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

    聽的人,屏聲靜氣,如醉如癡

    如今

    穿透悠悠千載歲月

    秦腔的旋律

    依然激昂高亢,動人心魄

    來源:甘肅發佈綜合奔流新聞、新甘肅客戶端、隴上非遺、新華每日電訊、會寧融媒、崆峒發佈等

    版權聲明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

    微博

    7

    發送

    全部評論

    當前暫無內容呢~

    iOS客戶端

    安卓客戶端

    Copyright © 新甘肅(隴ICP備19001138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210002

    違法與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931)812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