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就到了東嶽廟,市民排隊喝臘八粥討好綵頭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2025年1月7日是臘八節,一大早,北京市朝陽區的東嶽廟南門廣場陸續迎來市民。作為臘八節最傳統、最講究的習俗,喝上一碗軟糯香甜的臘八粥,能盼著討個新年的「好綵頭」。
有人早上8點就到了東嶽廟南門,早上的寒風擋不住市民的熱情。在排起的隊伍中,亦能見到不少孩子,孩子們睡眼惺忪,大人牽著他們的手告訴他們,「再等等,待會就能吃到好吃的粥了。」
32歲的張家彬接過第一碗粥
此次活動主題是「臘八贈福粥 喜迎中國年」。現場北京民俗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頭一天晚上,他們就開始忙碌。完成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相關程序後,他們就開始支上大鍋,精心熬製臘八粥。
上午9點半,臘八贈粥活動正式開始。工作人員抬出滿滿一桶剛出鍋的臘八粥,一邊給大家分粥裝碗,一邊祝福大家身體健康。隊伍有序向前,市民紛紛掏出手機,或是拿出自己攜帶好的相機,拍照留念。
為增添臘八節的雅趣,在正式贈粥吃粥之前,排在隊伍的前6位市民還參與了一個有趣互動。他們要用桌子上的棗、核桃、葡萄乾等果料擺出一個造型。據介紹,清代用紅棗、核桃等點綴成吉祥圖案的傳統,如《帝京歲時紀勝》中寫到:「臘月八日為王侯臘,家家煮果粥。皆於預日揀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
人們歡聲雀躍。一位市民擺了一個火字,寓意新年生活紅紅火火。一位市民擺了個笑臉造型,希望新年事事笑口常開。一位市民用果料擺出一朵小花兒,期望家人幸福美好,還有一位市民擺出了福字,祝願蛇年福氣安康。還有兩人合著擺出一個吉字,但願大家吉祥如意。
隨後,32歲的張家彬接過第一碗粥。他告訴記者,自己從昌平區趕來。「我是在網上看到這裏今天有贈粥活動,昨晚定好了早上起床的鬧鍾,6點半起來的,過來時8點,排在隊伍的前面。」張家彬說。
68歲的龍曉南老太太家就住在東嶽廟附近,她是今天接過第二碗粥的市民,擺出笑臉造型的就是她。她說,自己今年還帶了一個老朋友一起來,湊湊熱鬧。「這粥煮得真不錯,好喝。」
「臘八舍粥揭開春節序幕」
記者注意到,在贈粥的桌子上還擺放著三種可食用糖霜糯米紙。其中,一種印有恭喜發財、八方來財等文字,另外一種印有東嶽廟南門的風景照,最後一種印有蛇年生肖。
北京民俗博物館工作人員說,把糖霜糯米紙底下一層膜撕開,放在粥上,就可食用。製作這些糖霜糯米紙也是為了點綴新年氣氛。
北京民俗博物館館長曹彥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北京臘八節舍粥習俗,從元明清起一直傳承至今,東嶽廟臘八舍粥習俗也接近有700多年。「尤其是改革開放後,我們在臘八節這天舍粥已經堅持了27年。臘八舍粥也就揭開了春節的序幕。」
去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通過評審,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如今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文化盛事。
曹彥生說,這樣讓今年的春節與往年有所不同。「世界這麼多地方把春節當成節日來過,這也是我們中華文化自信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標識。我們也想借助春節的文化活動,讓我們的傳統文化走出國門,讓我們的人民更自信,讓我們的文化更自信。」
據瞭解,截至活動結束,東嶽廟蘊含著安康與吉祥的臘八舍粥活動發出了千餘份。
除了臘八粥外,還有臘八面和臘八蒜
北京民俗博物館藏品研究科何揚介紹,臘日原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的節日,自佛教傳入中國後,因「天竺國以十二月十六日為臘」(出自《西域諸國誌》),習俗逐漸交融,形成如今的臘八節。
在漢代,「臘」是古代祭祀之名,因用肉祭祀,後衍生出為捕獵、製作臘肉的意思;唐代臘日記載多與賞賜有關。如杜甫作《臘日》詩稱:「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桑治遼時期的臘日更為民俗化,桑治代在臘日還有製臘藥、敲臘鼓打夜胡的習俗;直至明清時期,臘日與臘八逐漸合流,以至於在方誌記載中逐漸合一。
何揚說,受到南北朝和元明清時期佛教發展的影響,民間百姓將十二月八日的臘八節視為一個重要的節日。宮廷、民間有吃臘八時令食物,冬藏醃製食物、嬉戲玩耍等風俗。
除了大家熟知的臘八粥外,實際上在古代,臘八還要吃麵。如明代《萬曆野獲編·列朝一·賜百官食》記載:「如立春則吃春餅,正月元夕吃元宵圓子,四月八日吃不落夾,五月端午吃粽子,九月重陽吃糕,臘月八日吃臘面,俱光祿先期上聞。」
再比如臘八蒜,清代《京都風俗誌》載:「是日以蒜瓣投入醋中,密封之,俟除夕啟食,其蒜青翠可愛,醋味甚美,謂之臘八醋。」民國《北京歲時記》中有「臘八蒜,亦名臘八醋。臘日多以小壇甑醋,剝蒜浸其中封固。正月初間取食之,蒜皆綠,味稍酸頗佳。醋則味辣矣」的記載。
據介紹,臘八贈福粥奏響了北京民俗博物館「2025年第二十四屆北京民俗文化節」序曲。此後,博物館將陸續開展小年送春聯、節俗知識講座、蛇年全新展覽、非遺體驗、國潮市集等系利雲化活動。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編輯 張牽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