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鴨湖鳥類環誌監測站揭牌,系延慶區首個鳥類環誌監測站

新京報訊(記者張璐)1月7日,野鴨湖鳥類環誌監測站揭牌儀式在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舉行。監測站設立在位於野鴨湖國際重要濕地內的延慶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救助中心,共有動物籠舍14間。

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國際候鳥遷徙路線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是華北平原北部最重要的候鳥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鳥類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富集,現已記錄鳥類370種,約佔北京市鳥類總數的72%。

為更準確及時地掌握延慶區乃至京津冀救助放歸和遷徙鳥類的詳細活動監測數據,延慶區首個鳥類環誌監測站——野鴨湖鳥類環誌監測站經全國鳥類環誌中心批準成立。監測站目前包含野生動物救助和疫源疫病監測等工作。

工作人員放飛被救助的雕鴞(xiāo)。

北京市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

「鳥類環誌是開展候鳥遷徙規律和候鳥動態監測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護候鳥遷徙安全的有力措施。野鴨湖鳥類環誌監測站的建立,標誌著延慶區在全市率先實現疫源疫病監測站、救助站、環誌監測站三站合一的重要突破。」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副主任趙彥說。

活動當天,五隻被救助的灰鶴、大鵟(kuáng)等野生鳥類在佩戴環誌、衛星定位監測設備後,於野鴨湖自然保護區放飛。

工作人員為灰鶴佩戴環誌。北京市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工作人員為灰鶴佩戴環誌。北京市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隻被救助的灰鶴2024年12月4日被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科普宣教科方春發現。當時,他在野鴨湖自然保護區的灰鶴越冬地監測鳥類,注意到一隻灰鶴行動異常遲緩。「它的嘴部似乎被異物套住,可能是覓食時不小心造成的。我小心翼翼地將它輕輕抱上車,並立即聯繫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很快趕到現場,合力將套在灰鶴嘴上的東西取下,並將這隻灰鶴帶回救助中心進行全面檢查。經過檢查,該灰鶴沒有其他明顯外傷,工作人員給它補給食水,並安排了舒適的恢復環境。目前,灰鶴已恢復健康,具備重返自然的能力。「放飛前,我們為這隻灰鶴佩戴了環誌及衛星定位監測設備,期待它為我們帶回數據資源。」延慶區野生動植物保護救助中心負責人楊穎說。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