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耀中華|第八集《為了人民》
來源:荔枝新聞
以人民為中心,是歷史的迴響,更是時代的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月6日,大型通俗理論節目《文耀中華》播出第八集《為了人民》,討論如何理解黨領導和推動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及如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文化發展為了人民
假如手上有一元錢,你可以用它做什麼?或許是喝瓶水,或許是坐趟公交,但在陝西渭南「一元劇場」,你可以看一場秦腔大戲。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此類文化惠民活動,例如天津推出「文惠卡」,大幅降低了演出票價;湖南建設群眾家門口的小劇場、小書屋、小講堂等「門前十小」工程,極大豐富了群眾的業餘生活等。這些活動讓人民的文化生活越來越多元,參與文化活動的意願也備受鼓舞。
據文旅部統計,2023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舉辦兩萬多場,參加人次達到1.3億。在「村晚」舞台上,村民們是主角,演的是自己在莊稼地的生活,唱的是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村晚」「村超」活力四射,習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提到,它們「展現了一個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
在廣袤的內蒙古大草原上,有成立於1957年的烏蘭牧騎。烏蘭牧騎是蒙古語,意為「紅色文藝輕騎兵」,是一種裝備輕便、組織精悍、人員一專多能的小型綜合文化工作隊。在內蒙古自治區,分佈著七十多支烏蘭牧騎,演員們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台,為各地牧民送去演出,與牧民們歡歌起舞。自從有了烏蘭牧騎,牧民們忙碌的生活有了精神的慰藉,青青的草原也有了紅色的芬芳。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給烏蘭牧騎隊員回信,鼓勵他們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楊乘虎指出,國家文化建設的宗旨,是服務廣大人民群眾。早在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毛澤東就精準地、也非常明確地指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在2014年10月份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時隔72年的兩次座談會,「為人民服務」的主題一脈相承。
文化建設來自人民,依靠人民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當今的中國,展現出了朝氣蓬勃、氣象萬千的生活景象。節目中,電視劇《人世間》導演、總製片人李路分享了創作該劇的台前幕後。
李路談到,自己導演的作品不多,共同的特點,是紮根現實主義,聚焦當下時代中的社會和人。中國近五十年來的飛速發展,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跟基層的勞動者的辛苦勞動和無私奉獻是分不開的。我們的文藝作品,應該多寫一些佔大多數的普通人。
為了不辜負觀眾的期待,不辜負生動火熱的時代,李路抱著如履薄冰的心態投身創作。「從劇本到演員的選擇,到置景服裝、陳設,我們都花了大量的精力。比如說我們構建的‘光字片’,當時劇組的美術置景團隊就有幾百人,還原了將近三萬平方米的‘光字片’。每一件道具每一件服裝都能講故事,都能配合演員表演。這些真實的細節才是百姓的生活,才是那個年代毛茸茸的生活質感。片子拍完之後我瘦了36斤。」
對此,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主任、教授董振華認為,億萬人民的偉大奮鬥、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沃土。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張紅軍表示,推動文藝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出無愧於我們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這不僅要求文藝創作深深地紮根人民,汲取源頭活水;也要緊緊依靠人民,讓人民登舞台、唱主角。
江蘇崑山,外賣員王計兵拎著各色外賣,騎著電瓶車在市井巷陌間忙碌穿行。他在生活的間隙里,創作5000多首詩歌,其中一首《趕時間的人》的網絡閱讀量突破2600萬,「趕時間的人,從空氣里趕出風,從風裡趕出刀子,從骨頭裡趕出火,從火裡趕出水。」每當在一個路口停下等紅燈時,他便掏出手機記下細碎的靈感。他說,「詩歌是撫摸後背的那雙手,能給予我滿足感和幸福感。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獨特的一面記錄下來,成為自己文字裡的主角。」
張紅軍認為,王計兵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普通人在生活中也可以迸發出強大的文化活力和創造力。互聯網時代,傳播門檻不斷降低,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內容的創作者和傳播者。文學創作主體日益多元化。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參與到文學創作當中來。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我們要牢固樹立依靠人民群眾的觀點,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為人民群眾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力軍開闢渠道、搭建平台、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的活力創造力充分展示、競相迸發。
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
如何讓這些豐碩的文化成果惠及更多人?中國傳媒大學有一群誌願者,致力於通過配音去演繹電影情節,錄製出讓視障群體也能「看到」的「電影」。從2017年底開始,他們已製作600多部無障礙電影,讓800多萬名視障人士借助聲音「看見」一部部大片。
誌願者蔡雨介紹,團隊起步時只有十幾人,現在每年都能招收近一百位誌願者,前後共計八百多人投身其中,一屆又一屆同學傳承不息。團隊曾收到一位盲人小女生的禮物,上面用盲文寫道,「每個人都是某個人的光明,你們就是我們的光明。」這句話成為誌願者們的座右銘,激勵著他們繼續追光前進,通過建設這樣一條「文化盲道」,讓所有人都能平等享受文化權益。
楊乘虎指出,想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包括殘疾人群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就要充分推動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目前,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非遺館和綜合文化站,以及90%以上的博物館均是免費開放。在基層,農家書屋、社區書房、文化驛站等文化空間,打通了「最後一公里」。
張紅軍介紹,在浙江衢州餘東村,全村八百多個人,有三百多人喜歡畫畫。村里不僅有中心禮堂,還有好幾個特色禮堂,其中鄉村美術館陳列著大量畫作,大多出自村民之手。在浙江,類似的農村文化禮堂有兩萬多家。放眼全國,還有甘肅鄉村舞台、廣西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安徽農民文化樂園等都各具特色,成為當地群眾的精神家園。
在河南中牟,沉浸式戲劇主題公園「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異常火爆。這裏將周代「天子駕六」、桑治代「清明上河圖」等歷史「名場面」搬上舞台,裝進21個大大小小的「盲盒」劇場供遊客「解鎖」。聲、光、影的交織,讓遊客彷彿跨越時空,沉浸入一場奇幻之旅。
楊乘虎表示,「我們說文旅怎麼融合,說詩和遠方終於牽手了,其實二者之間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如果沒有旅遊項目的開發,營造有效的文化消費市場,可能文化景觀就沒有今天的紅火。但如果旅遊沒有文化的品質,僅僅是走到哪拍張照片、留個紀念,大家的獲得感也會很差。」
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衡量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經濟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產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把激發創新活力作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機制。」新徵程上,我們要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