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4|代建企業「圈地」:搶單政府代建,發力多元業務
2024年,代建企業哪家強?
據中指研究院發佈的《2024年中國房地產代建企業新簽企業排行榜》顯示,2024年,綠城管理以3649萬平方米新簽約規劃建築面積位列第一,遙遙領先;旭輝建管和藍城集團分別以1588萬平方米和1570萬平方米的新簽約規劃建築面積位列二、三位,處於領先地位。
回顧2024年,又是代建企業「跑馬圈地」的一年:綠城管理仍是「老大哥」,旭輝建管新增簽約面積從第五衝到第二,潤地建管大力佈局政府代建,融創建管平台更名為而今管理,龍湖旗下龍智造發力全業態代建……這一年,「拚規模」和「多元化」成為代建企業新的關鍵詞。
代建行業「卷規模」,綠城管理仍居首位
代建行業「跑馬圈地」的速度越來越快。
據中指研究院榜單統計,綠城管理仍然是代建行業中的「老大」,且增速也維持行業第一。2024年,綠城管理以3649萬平方米新簽約規劃建築面積位列第一,遙遙領先。
而2024年全年新簽約規模排名第二的旭輝建管的增速也較快,排位較2023年提升了5個位次。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旭輝集團瞭解到,截至2024年底,旭輝建管累計在管項目近200個,累計在管總建築面積超3000萬平方米,累計項目城市覆蓋超70個。
2024年,代建企業的「跑速」更快。以剛剛成立滿4年的旭輝建管為例,其一年間團隊規模從400多人增加到800多人。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旭輝建管總裁劉冰洋也透露,旭輝建管2024全年簽約額較2023年翻番,整體毛利和代建費率同比也小幅提高。
政府代建業務的增多也助力代建企業的崛起。對比2023年榜單來看,潤地建管的增速也較快,主要是其承接的政府代建的項目多。
同時,更多代建企業的「跑馬圈地」也並非聚焦在住宅,而是更多地承接商業、醫院、學校等多種業態。以發力非傳統代建的龍湖旗下的龍智造為例,其在2024年新增項目60個,新增建築面積800萬平方米;累計代建項目150個,總建築面積超2400萬平方米。除了傳統住宅項目外,龍智造還佈局商業綜合體、寫字樓甚至智慧城市的建造等。
而更名為「而今管理」的融創代建平台,2024年全年新簽約代建面積為756萬平方米,暫時位列新簽規模排行榜第12位。不過,從融創代建平台的更名可以看出,融創未來也將更重視代建業務的拓展。
從銷售維度來看,2024年,綠城管理以1050億元合同銷售金額位列代建銷售榜首位。藍綠雙城和金地管理代建項目銷售金額分別為230億元和177.1億元,位列二、三位。
2024年中國房地產代建企業新簽規模排行榜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錶示:「當前,雖然銷售規模榜單中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但規模相差仍然較大,這與企業入局時間和代銷項目數量等均存在較大關係。隨著代建代銷項目成為商業代建主流項目,未來,代建企業亦會更加註重項目銷售能力,規模也將持續增長。」
政府代建正處「風口」,保交樓、AMC類代建增多
近兩年,政府代建需求呈現爆發性增長。一方面,多地「保交樓」項目引入代建企業進行盤活,從而實現保交付的目標;另一方面,保障房、城中村改造等也創造出大量的代建市場。
在此背景下,2024年,房地產代建企業積極佈局政府代建。從榜單來看,綠城管理以1145萬平方米的政府代建新簽約規劃建築面積位列榜單第一。潤地管理和旭輝建管位列二、三位,政府代建新簽約規劃建築面積分別為1016萬平方米和730萬平方米。
劉水錶示:「當前,部分企業一方面在積極獲取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政府代建項目;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嘗試探索各類政府代建新模式。」
以旭輝建管為例,目前,城投類、國資類的項目佔旭輝建管新拓業務的比例較高。劉冰洋也表示:「從委託方來看,旭輝建管的業務結構確實逐步發生一些變化。國資和AMC(資產管理公司)比重在快速上升,商業代建比例在下降,這個確實是一個趨勢。目前,國資類差不多佔到50%,AMC類佔比也接近10%了,剩下就是商業代建。」
「最近幾年還是會重點佈局國資類、城投類的業務,因為它們的體量非常大,儘管這些公司托底拿地的量有所下降,但是依然還是有很大的空間。同時,AMC這一塊,其實從2023年開始我們就在重點發力,2024年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劉冰洋表示。
同時,不少此前處於資金鏈斷裂而停工的樓盤,在創新引入代建模式後也得以盤活。比如,龍湖龍智造在代建成都西璟台「保交樓」項目後,與菁彙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推出創新的「共益債+代建及銷售支持」模式助力該項目復工,目前項目已陸續完成驗收,將根據政府要求時間節點交付入住。
從中指研究院發佈的代建企業交付榜單來看,綠城管理以約8.03萬的交付套數位列榜單第一;中原建業和建發建管分別以約4.70萬交付套數和2.18萬交付套數位列榜單二、三位。
劉水錶示:「近年來,交付力成為行業關鍵詞,日益受到房企重視。房地產代建企業亦十分重視代建項目的交付力。一方面,部分企業參與到紓困項目代建中,助力‘保交樓’,通過高品質產品打造,兌現交付;另一方面,部分企業通過嚴把產品質量關、加快工期、強化交付細節等多種手段,實現高質量交付。」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