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跌逾1% 再度跌破3200點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1月8日電,指數持續走弱,滬指下挫跌逾1%,再度跌破3200點;深成指跌1.80%,創業板指跌2.22%。算力、證券、稀土永磁等方向跌幅居前,滬深京三市下跌個股近4800只。

相關新聞

老齡化等長期因素造成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跌?餘永定回應(觀察網)

觀察者網推出《問診2025中國經濟》專題,邀請國內頂尖經濟學家,剖析2025中國經濟的六大挑戰及其背後的機遇。專題的第三篇,我們邀請了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教授,深入剖析中國宏觀調控十多年來的得失、中央發出實施積極有為宏觀政策信號之後的中國經濟目標,以及如何應對特朗普關稅衝擊波。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

餘永定指出,由於中國經濟增速的持續下跌,在2012年前後,越來越多經濟學家開始論證中國經濟增速的持續下跌是由諸如人口老齡化、規模收益遞減、環境代價、改革滯後等長期因素造成的,換言之,經濟增速下跌是必然的。進一步的推論是: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不但無用,反而會使情況變得更糟。西方經濟學家更是認為,中國「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撞牆」;中國經濟「正徘徊在危機的邊緣」。

但餘永定持有不同看法。「長期因素、慢變量對經濟增速的影響,是緩慢的、是以集腋成裘的方式實現的。它們無法解釋逐年甚至逐季的經濟增速變化。」他舉例說,2015年中國適齡勞動年齡人口的數量和增速都明顯高於2011年,但2015年中國GDP的增速卻由2011年的9.6%降低到了7%。這種變化同人口老齡化沒有什麼關係。用長期因素、慢變量解釋中國經濟年度、季度增速下跌是不合乎邏輯的。經濟學家在解釋某種經濟現象時要一環扣一環,不能跳躍,就像證明幾何定理一樣,不能從公理一下子跳到某個要證明的定理。

他提出,「我們也應該看到在中國還存在許多有利於經濟增長的長期因素如:城市化、產業升級、科技革命、人力資本的提高等等。誰能否定技術革命將抵消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不利影響的可能性呢?」

 數據公佈時間為2022年 新華社 數據公佈時間為2022年 新華社

餘永定表示,自己在1998年就曾撰文說明由於長期因素的作用,中國不可能永遠保持超高增速。「但我們並不能確定在什麼時候,中國經濟增速將會下降到什麼水平。事實上,1998年之後中國經濟又維持了近十年更高的經濟增速。2010年以後,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跌,中國的經濟奇蹟可能已經結束。但誰能夠證明中國經濟增速只能達到6%、5%或4%呢? 」

他指出,如果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速只有6%或5%,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嚴重,或許我們可能不得不承認,中國經濟增速下降到今天這種程度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採取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也已無回天之力。但實際情況是:在經濟增速下降到6.1%的同時,CPI增速僅為2.9%、PPI為-0.3%,我們是能夠採取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