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木源山茶花系列遇「李鬼」,本土美妝品牌陷「山寨」困局

越來越多的本土美妝品牌受困於「山寨」問題。1月8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信用廣東」官網獲悉,廣州明輝化妝品有限公司因存在侵犯知識產權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違法行為(混淆行為),被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的行政處罰。

潔面產品外包裝「撞臉」,溪木源曾多次「打假」

經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明,廣州明輝化妝品有限公司於2023年5月24日、10月12日生產兩批次「琪鈺清肌潔面慕斯」。截至被立案查獲,該公司共生產「琪鈺清肌潔面慕斯」1110盒,留樣7盒,自行檢測消耗3盒,銷售1100盒,銷售價為20元/盒。按銷售價計算,廣州明輝化妝品有限公司違法經營額為22200元。

2019年,諾德溯源(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德溯源公司」)創建了「溪木源」品牌。同年,諾德溯源公司研發推出「溪木源」第一代山茶花系列產品。2022年4月,在「溪木源」第一代山茶花系列產品的基礎上,諾德溯源公司又推出「溪木源」第二代山茶花系列產品。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諾德溯源公司聘請樸樹以及王源等明星代言人,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溪木源」品牌進行廣泛宣傳推廣。綜合「溪木源」山茶花系列產品的知名度及影響力,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認為,諾德溯源公司「溪木源」第一代及第二代山茶花系列產品的包裝、裝潢已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規定的「有一定影響」,應當受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

圖/溪木源天貓旗艦店截圖、廣州市琪鈺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微信公眾號截圖圖/溪木源天貓旗艦店截圖、廣州市琪鈺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微信公眾號截圖

而廣州明輝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琪鈺清肌潔面慕斯」外包裝,在正面及側面設計山茶花圖案,兩面的圖形相連並組成完整的山茶花圖形,與「溪木源」第一代山茶花系列產品外包裝的裝潢高度近似。此外,「琪鈺清肌潔面慕斯」的內包裝正面同樣採用特殊的「晨風」流線圖案設計,與「溪木源」第二代山茶花系列產品內包裝的裝潢高度近似,客觀上使得相關公眾施以普通注意力,容易對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誤認或認為「琪鈺清肌潔面慕斯」與諾德溯源公司存在某種特定聯繫。

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出,廣州明輝化妝品有限公司的上述行為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第一款所指的混淆行為,責令其停止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沒收「琪鈺清肌潔面慕斯」7盒,同時罰款13000元。

官網信息顯示,溪木源於2019年在廣州成立,定位敏感肌專研功能性自然護膚品牌。2021年8月,該品牌完成C輪融資,投後估值近40億元。據「溪木源企業官方號」微信公眾號信息,2023年該品牌成交額(GMV)突破20億元,線下渠道拓展門店超萬家。

在溪木源天貓旗艦店中,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截至發稿,店舖內銷量最高的便是山茶花舒緩氨基酸潔面泡沫,頁面顯示已售100萬+,其中,150毫升款售價58.8元。在評論區,有不少消費者表示「一直回購」「泡沫綿密,確實好用」「很溫和」。而在琪鈺天貓旗艦店中,清肌潔面慕斯已無法搜索到,客服人員表示該產品「已經下架」,如果想購買,建議「先收藏或看下其他款式」。

值得關注的是,溪木源曾多次發佈「打假」聲明。2023年5月,該品牌在聲明中表示,此後生產的產品正裝外包裝基本附有官方防偽溯源碼,消費者可通過掃碼功能驗證真偽;2024年7月,溪木源上線假貨舉報平台;2024年12月又更新了產品防偽溯源碼。

本土化妝品受困於「山寨假貨」,品牌要做到「未雨綢繆」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梳理,包括可複美、芙清、C咖、方里等多個本土品牌,均發佈過打假相關內容,提醒消費者認準官方購買渠道,告知辨別產品真偽的方法。

其中,2024年10月,鉅子生物旗下可複美在品牌微信公眾號發佈聲明,發現有不法分子擅自冒用可複美品牌的名義,通過仿製產品包裝、編造品牌認證信息及開設假冒品牌店等,公然進行製假售假行為。對此,可複美方面表示,已向相關電商平台發起投訴,並聯合公安機關及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此外,據橘朵、酵色母公司橘宜集團發佈的消息,2023年下半年,有兩家公司惡意抄襲橘宜集團旗下酵色品牌產品,並使用酵色的產品名稱、色號以及宣傳語句,被橘宜集團發現並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不正當競爭民事訴訟。經過審理,法院判決兩家公司賠償橘宜集團200萬元並停止一切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些中小企業缺乏創新力,無法自主研發產品,採取了跟風或模仿的辦法,通過仿冒爆款產品從中獲取利潤」,品牌管理專家、深圳市思其晟CEO伍岱麒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對於品牌來說負面影響比較大,例如容易使消費者造成混淆、品牌聲譽和形象被損害等。」

除監管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外,在伍岱麒看來,品牌也要做到「未雨綢繆」——「積極打假的前提是對商標、包裝及裝潢等享有相應權益,諸如商標權、專利權等,在此基礎上,品牌才能打假以維護自身權益。」此外,建議品牌遇到「山寨」產品時應及時向消費者告知,以便消費者認清真偽。「作為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也要擦亮眼睛,認準官方購買渠道和防偽查詢標識。」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錚

編輯 王真真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