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個採用「全託管」模式的電梯更新項目落地朝陽區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1月10日,北京首台「全託管」模式電梯啟用儀式在朝陽區小關街道北桃園小區舉行,居民期盼已久的更新電梯「煥然一新」,正式投入使用。
現場嘉賓一道為電梯使用登記證和電梯使用標識揭幕。此次更新的電梯後續將採用「全託管」管理模式,為全市首例。據悉,杭州西奧公司作為「全託管」模式的實施單位,區域總經理劉冉介紹了電梯相關情況。
據瞭解,以往的電梯使用管理模式,通常是由開發商選購併安裝電梯,之後交由物業單位進行管理,物業單位聘請維保單位進行維護保養,電梯使用過程中還會涉及修理改造單位。這種傳統管理模式下,電梯管理者不維修電梯、電梯維修者不管理電梯,容易出現多方主體互相推諉、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
如何更好地讓開發商、物業單位、維保單位和業主之間建立溝通聯繫機制,實現電梯齊管共治,一直是電梯監管部門積極探索的課題。「全託管」管理模式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春表示,朝陽區在全市率先將「全託管」模式落地,在北桃園小區進行試點,讓電梯管理有了全新思路。「全託管」模式下,電梯在投入使用後,電梯安裝公司全面承擔電梯管理職責,包括電梯全週期的使用管理、修理改造和維修保養,實現託管期間電梯全梯質保。託管期間,物業單位只需定期支付託管費用,居民有任何電梯問題均可以直接與電梯安裝公司溝通解決。
「該模式的最大優點是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既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物業單位的管理壓力,提高電梯管理質量,也進一步增強了電梯維保單位的責任心,為電梯安全運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陳春說。
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對於物業公司及居民來說,也是一大利好措施。北桃園小區物業公司經理徐佩表示,之前物業公司作為使用單位,是電梯管理的第一責任人,雖然聘請了維保單位進行電梯維護保養,但是由於與維保單位的職責分散、溝通成本高,造成在管理上費時費心費力。以後電梯的使用管理與維修保養都交給專業的電梯安裝公司,物業單位肩上的擔子輕了不少,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回小區其他基礎物業服務上,全力保障小區綠化、衛生清潔等工作,持續為居民營造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