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特別策劃|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亮「底色」
歲序更新,華章再啟,又是一年盛會時。
回眸2024年,綠色,在內蒙古大地澎湃出最壯麗的景觀。
看沙,全年完成防沙治沙1954萬畝,一體化工程全面鋪開,流沙止步生綠,大漠藍海壯闊。
看林,超額完成全年造林任務,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破壞林草資源違法行為,北疆大地林鬱草豐、綠韻無邊。
看草,大力實施國家草原保護修復重大工程,下大力氣解決草原過牧問題,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提高到45.5%。
踏著奮進的足音,內蒙古迎來2025年自治區兩會,開啟了新一年風雨兼程再出發的征程。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仍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守護好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淨仍是內蒙古不變的初心。
合力攻堅,築牢我國北方綠色長城
2024年,內蒙古防沙治沙邁出歷史性步伐:「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深入推進,全區上下堅定自覺當主力、打主攻,以日均治沙6萬畝的驕人戰績領跑全國。
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將烏蘭布和沙漠與黃河「握手」的劉拐沙頭作為黃河「幾字彎」攻堅戰一號高地進行集中攻克。草原雲記者 孟和朝魯 攝
取得這樣出色的成績,靠的是什麼?
作為全國治理荒漠化的主戰場、防禦沙塵暴的主防線,內蒙古用實踐作答:靠的是上下一盤棋的堅定信念,靠的是迅速有力的堅決行動,靠的是治理模式、投入機制的不斷創新。
赤峰市翁牛特旗圖哈線穿沙公路兩側綠意盎然,「以路治沙」效果顯著。
這是內蒙古取得出色戰績的「密碼」,也是三大標誌性戰役各戰區今後要堅守的原則和路線。「翁牛特旗將繼續扛牢打好打贏高爾沁沙地殲滅戰的重大政治責任,科學規劃、緊抓快干,加大機械治沙和科技治沙力度,因地製宜選擇苗木樹種,精打細算選材用料,健全完善後期管護、成果鞏固和產業發展長效機制,大力實施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持續鞏固綠進沙退、綠富同興的良好形勢。」自治區人大代表、赤峰市翁牛特旗委書記孟和說。
矢誌向綠行,荒漠繪丹青。過去一年,沙化土地面積佔全旗總面積1/3以上的翁牛特旗,完成沙地綜合治理42.1萬畝,完成年度治沙任務的120%。
同樣作為高爾沁沙地殲滅戰的主力軍,過去一年,通遼市開魯縣完成高爾沁沙地綜合治理示範區治沙7000多畝,產業治沙推動生態建設由「輸血式」變成「造血式」,為「三北」工程攻堅戰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下一步,開魯縣將不斷探索改善治沙思路,化整為零、各個擊破,通過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治理沙地39.2萬畝,通過封禁保護恢復植被121.09萬畝,通過實施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更新造林、人工種草等方式綜合治理21.91萬畝,確保在2030年以前完成全部治理任務,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和高爾沁沙地殲滅戰。」自治區人大代表、通遼市開魯縣林業工作站站長孫世民說。
破解難題,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當前,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進入深度實施階段,內蒙古所承擔的戰略任務更為艱巨,還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一方面要鞏固、守護好現有的來之不易的生態建設成果,另一方面要努力破解製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難點問題,以更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談及下一步工作重點,自治區政協委員、內蒙古民族大學副校長紅梅說。
內蒙古2235萬畝鹽堿耕地和4524萬畝鹽堿荒草地,是作物產量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荒漠化的罪魁禍首之一。作為內蒙古自治區土壤質量與養分資源重點實驗室主任,近年來紅梅帶領團隊摸索出多種鹽堿地治理技術模式。「下一步要加大科技創新,持續攻克耐鹽堿植物品種選育、專用型改製劑、生物菌劑以及高效改良技術卡脖子問題,利用物聯網、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技術,建立數字化智慧服務平台,實現水鹽動態監測與調控管理。同時要加強產學研深度合作、與國內國際合作,共同探索、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內蒙古鹽堿地綜合治理水平。」紅梅說。
解決草原過牧問題,是內蒙古建設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內容。2024年,內蒙古啟動解決草原過牧問題試點工作,通過「疏」「管」「轉」三管齊下,17個試點旗縣草畜平衡指數全部降至10%以下,取得階段性成果。
「我認為解決草原過牧問題的關鍵,還是要通過牲畜品種改良、提高機械化率和產業化來推動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自治區人大代表、內蒙古共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剛說。
作為畜牧產業科技型企業,公司一直在為推動紮賚特旗牲畜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努力。「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強科技創新,著力提升肉牛品種品質,推廣應用生物新技術,建設現代種源基地,創建國家一流草原畜牧業服務體系,助力推進全區畜牧業標準化、產業化和數字化融合升級,為全盟乃至全區實現草原生產、生活、生態有機統一提供參照模式和路徑。」王剛說。
價值實現,發展與保護協同共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的「含綠量」決定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如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一道必答題。
近年來,內蒙古大力推進生態產業化,加快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斷拓寬「以綠生金」「養綠引金」「點綠成金」的渠道,做好林草沙產業文章、林草碳彙文章,讓更多群眾端上「綠飯碗」、吃上「生態飯」。
「生態產業化,是推進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舉措。下一步,阿爾山森工公司將進一步整合生態功能區的森林、湖泊、溫泉等生態資源,打造更多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生態旅遊產品。同時,加強生態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如生態農業與林下產品加工業、生態旅遊與文化創意產業等,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讓林區豐富的生態資源和優質的生態產品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自治區政協委員、內蒙古森工集團阿爾山森工公司董事長張曉超說。
做好生態價值轉化,也是翁牛特旗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我們將在依託沙地資源,全力推動農文旅商融合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依託旗內豐富的檸條、文冠果、元寶楓等特色林木資源,大力引進實施灌木平茬綜合利用項目,做大做強文冠果油、文冠果茶等系列產品,鼓勵企業加大對高端產品的研發和技術投入,全力打造高效利用、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特色林業產業,讓更多群眾享受產業發展紅利。」孟和說。
踔厲奮發又一年,奮楫篤行譜新篇。內蒙古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持續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總監製:吉莉
監製:劉春 李霞
統籌:李中鋒
記者:霍曉慶
製作:任鏡宇
部分圖片由被訪單位提供
編輯: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