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耀中華 | 高擎旗幟
來源:荔枝新聞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著黨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
大型通俗理論節目《文耀中華》之《高擎旗幟》,讓我們一起朝著思想之光指引的方向,在中華文明的璀璨星河中,在新時代文化的壯闊圖景中,感受先進思想與非凡事業的彼此輝映,體悟科學理論和偉大實踐的相互激盪。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和重大意義
龍年春晚,西安分會場節目《山河詩長安》迅速衝上熱搜第一,唐代「詩仙」李白穿越到了2024年,和今天的人們一起吟誦他的名篇《將進酒》,很多網民熱淚盈眶,直呼「唐詩的血脈瞬間覺醒了」。
當下社會,越來越廣泛的「文化熱」,既蘊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又具備現代審美。大眾不僅是受眾,更是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其中。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文藝評論家仲呈祥闡釋,《周易》「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指通過觀察、研究人類社會創造的文明禮儀,才能實現教化天下的目標。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民族又是由一個一個人組成的。今天的「文化熱」,證明了我們的文化創造和文化建設,正向著「以文化人」的方向前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誌強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堅持把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舉旗定向、謀篇佈局,正本清源、守正創新,推動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部署,出席一系列重要會議,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創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堅持什麼原則、實現什麼目標等等根本問題,為新時代文化建設提供了總方針、總遵循、總要求,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境界。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周慶安表示,我們今天正置身於新的時代語境中,世界文化激盪展現新的態勢,中華文明發展提出新的課題,文化強國建設進入新的階段,社會思想文化呈現新的特點,習近平文化思想有力回應了「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世界之問,也在文化維度上更好地構建起了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
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
文化領導權掌握在誰的手中,事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前途命運。2023年6月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正式提出「黨的文化領導權」。他深刻指出,「守正,守的是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華民族新文化作為自己的使命。中華文明擁有輝煌的歷史,然而,近代以來「中華文化何去何從」的問題,無論是洋務運動時期的「中體西用」,還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全盤西化」論,都沒能使中華民族重煥生機,而且導致了中華文化主體性的危機。危急時刻,只有中國共產黨找到了馬克思主義,中華文明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堅守住了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就是高舉起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旗幟,是極端重要的。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中國共產黨擔負起救亡圖存的重任,除了「手裡拿槍的軍隊」,還有一支「文化的軍隊」,掀起聲勢浩大的左翼文化運動,電影《風雲兒女》《漁光曲》《壯誌淩雲》,小說《子夜》《林家鋪子》等大批優秀作品從中湧現,點燃了人們蘊藏已久的愛國熱情,促進大批民眾真正投身到革命救亡的洪流之中。
田漢之孫歐陽維在節目中回憶,「爺爺1932年入黨,是在黨處於低潮、在白色恐怖的情況下入黨的。1934年,他給電通公司創作電影《風雲兒女》,本來要寫一段長詩,當時只寫了兩段,‘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就是《義勇軍進行曲》現在的歌詞。」
1935年,田漢被國民黨當局以「宣傳赤化」罪名逮捕。19歲的聶耳主動請纓,為主題歌作曲。同年5月3日,左翼電影小組成員司徒慧敏帶領電影《風雲兒女》的演員、編導等7人臨時組成合唱隊,完成了《義勇軍進行曲》的錄製。1949年10月1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國歌,在天安門廣場伴隨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從那以後,它便深深刻在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
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基礎。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馬克思主義真理不斷得到驗證彰顯、戰勝各種謬論迷思的歷史,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不斷贏得支持認同的歷史。正是由於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黨才從根本上掌握了思想文化的領導權、創造歷史的主動權。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洞察時代大勢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
當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交織,不確定和不穩定的因素顯著增加。越是風高浪急,越需要堅持黨的領導。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和文化安全,提升信息化條件下文化領域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築牢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黨的手裡。
堅持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
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2019年,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主持參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新編)中國通史》纂修工程」等一系列重大研究項目。節目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與AI一起「一眼萬年」,演繹中華文明如何從刀耕火種的遠古歲月,一步步走向今天。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建成於2022年,矗立在北京中軸線北延線上。它被稱為「種子庫」,保存的都是賡續中華文脈的「金種子」。在這裏,我們可以在最早載有「中國」一詞的「何尊」上,觸摸中華文明蓬勃生長時的有力脈動;在珍稀孤本蘇軾書法叢帖《西樓蘇帖》里,一睹文豪巨匠的飛揚神采;在三百多個版本的《共產黨宣言》中,感受照耀後世的真理之光;在《複興文庫》的6190萬字裡,聆聽一個古老民族走向複興的鏗鏘足音……
國家版本館國家書房裡的星空穹頂,是桑治代石刻《天文圖》。其中的1434顆恒星,有900多顆與現代觀測位置基本相同。滿天星宿,如同收藏於此的3200多萬冊(件)版本資源,照亮了璀璨、浩瀚、綿延的中華文明。
周慶安介紹,新時代以來,我們以國家之力規劃建設推進了一大批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韻味和中國氣派的重大文化工程。比如曆時18年的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在全球收集整理中國古代繪畫藏品圖像。其中發現,桑治、元、明、清都流傳有以屈原《九歌》為題的名畫,體現出尊崇屈原的家國情懷和探索精神,一直在文明長河中綿延傳承,讓人清晰看到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底色。
一個民族不懂得自己的過去,就不能夠深刻地理解今天,更不能科學地預見明天。張誌強指出,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把牢了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理論製高點;創造性地確立了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強化了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制度性支撐;賽前分析性把握互聯網時代意識形態演變的新趨勢、新特點、新要求,掌握了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歷史性主動;全方位推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取得了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豐碩實踐成果。
新時代新徵程,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加強黨中央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文化建設領導管理體制機制,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彙聚起文化強國建設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