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芳華》以上百件文物為參考原型 文物顧問:感受到劇組對傳統文化的熱忱和專一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頭戴孔雀鳥冠的美豔舞姬,正在酒肆中旋轉舞蹈;身穿華美唐裝、頭佩華麗飾品的女子,穿梭在長安繁華的街頭;雍容大氣的牡丹成群,徐徐綻放在庭院中,盡顯「唯有牡丹真國色」的韻味……

《國色芳華》中亮相的舞姬頭戴孔雀冠 圖據《國色芳華》劇中截圖《國色芳華》中亮相的舞姬頭戴孔雀冠圖據《國色芳華》劇中截圖

提到當下火爆出圈,引發網民熱切討論的影視劇,那其中自然少不了《國色芳華》的身影。這部由楊紫、李現領銜主演的古裝劇,以唐朝為故事發生背景,再現著盛唐恢宏氣象。在劇情之外,劇中人物的服飾、妝容、飾品,以及畫面中一閃而過的道具,都讓不少喜愛傳統文化和常逛博物館的網民感到「眼熟」。

《國色芳華》中亮相的舞姬頭戴孔雀冠 圖據《國色芳華》劇中截圖《國色芳華》中亮相的舞姬頭戴孔雀冠圖據《國色芳華》劇中截圖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圖據陝西歷史博物館官方微博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圖據陝西歷史博物館官方微博

《國色芳華》在官微上帖文表示:《國色芳華》是一部凝聚了眾多工作人員心血的作品,創作團隊力求帶給觀眾更沉浸的體驗,本著尊重歷史的態度進行了大量調研,請教相關專家學者的同時,也參考了大量文物資料、歷史書籍、學術研究等專業資料。而在演職員表中,也赫然出現了顧問組,其中文物顧問李乾鑫,正是西安博物院的講解員。

「劇中以文物為原型設計的道具特別多,在每一集中都是大篇幅出現。我沒有細數過,但絕對不下百件。」就在該劇熱播之際,封面新聞獨家專訪到了該劇的文物顧問、西安博物院講解員李乾鑫。他向記者回憶了與《國色芳華》團隊工作時的細節,並數次感慨道製作團隊的用心良苦。

「合作的過程我最大的感受和體會是,《國色芳華》團隊對待傳統文化的熱忱和專一,這是在以往同類型創作團隊中我沒有見到過的。」在李乾鑫的講述中,也能看到劇中所呈現的大唐氣象背後,凝聚著主創人員反復推敲修改的細節。

《國色芳華》文物顧問、西安博物院講解員李乾鑫 圖據受訪者《國色芳華》文物顧問、西安博物院講解員李乾鑫圖據受訪者

上百件以文物為原型的道具亮相劇中

「希望觀眾從中欣賞珍貴的大唐瑰寶」

「用文物做妝造,《國色芳華》究竟參考了多少真實國寶?」

「在西安博物院!遇到了《國色芳華》同款。」

……

當下,在社交平台上,刷一刷關於《國色芳華》的帖文和小影片,也許在劇情之外,出現最多的話題,就是網民們在尋找劇中道具、服飾、妝容的原型。這部以唐朝為故事發生背景的古裝劇,劇中無論是參照博物館文物呈現的道具,還是精緻華麗的服裝,主人公身上佩戴繁複的飾品、玉器等,無疑為當下觀眾欣賞盛唐氣象提供了一扇窗口。

《國色芳華》劇照 圖據《國色芳華》官微《國色芳華》劇照圖據《國色芳華》官微

「我主要負責劇中所涉及文物相關道具的設計建議,包括場景中桌椅的擺放、器皿的材質造型,以考證是符合唐代風格,保證劇中所呈現營造的氛圍足夠符合歷史情況。」採訪中,李乾鑫向記者介紹了在《國色芳華》中的工作內容。他談到,自己會結合一些歷史文物以及文獻檔案的記載,對劇中道具的藝術設計和創作進行審校和建議。

劇中舞姬頭戴的孔雀冠,原型來自西安博物院所藏的一件唐代騎馬擊腰鼓女俑;蔣長揚(李現 飾)佩戴的唐代銀香囊,在陝西歷史博物館中能找到;桌子上一閃而過的秘色瓷八棱淨瓶,其原型也是一件知名的唐代文物……在目前播出的劇情中,不少道具所參考的文物已被眼尖的網民們「扒出」。

蔣長揚(李現 飾)佩戴的銀香囊 圖據《國色芳華》官微蔣長揚(李現 飾)佩戴的銀香囊圖據《國色芳華》官微

劇中以文物為參考的道具數量頗多,李乾鑫也表示,有很多的文物元素是通過某件文物中的一些藝術特徵進行二次設計創作的。他舉例道,就在他工作的西安博物院,收藏了許多唐代女立俑,她們髮型多樣,姿態婀娜。「這些奇特的髮型,也成為劇中很多演員髮型設計的靈感來源。」

而在觀眾還沒有注意一些細節里,李乾鑫也向記者透露到了其中「小彩蛋」,那就是劇里亮相的床品,讓他印象最為深刻,其造型設計來源自湖北荊州博物館收藏的國家一級文物——蟠龍飛鳳紋繡淺黃絹面衾。「這件文物特別之處,在於U形凹口的設計,剛好在人頭的位置有一個下凹。這裏也能看到製作團隊的用心良苦,真的非常走心。也希望通過劇中文物元素的植入,能讓大家走進博物館,欣賞這些珍貴的大唐瑰寶。」

對拍攝現場的地磚尺寸都細緻考量

「感受到團隊對待傳統文化的熱忱和專一」

在浩蕩數千年的中華歷史歲月裡,華夏文明在波瀾起伏中締造了璀璨輝煌。王朝興替中,唐王朝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時期之一,其燦爛輝煌的氣象,和開放多元的文化,都是華夏文明史上瑰麗之一筆,引得無數後人心嚮往之。正因於此,在影視創作中也長期存在著關於唐代的敘事表達。

在《國色芳華》播出的畫面中,不難看出,該劇也在用心為觀眾鋪開一幅精彩紛呈的唐代歷史畫卷。色彩斑斕、款式眾多的服裝,巍峨璀璨、驚豔奪目的鳳冠,瑰麗秀美、美不勝收妝容……而在李乾鑫的講述中,還有許多觀眾難以察覺的細節,被暗藏在了劇中的一草一木、一街一景中。

劇中何惟芳(楊紫 飾)經營的花滿築匾額 圖據《國色芳華》劇中截圖劇中何惟芳(楊紫 飾)經營的花滿築匾額圖據《國色芳華》劇中截圖

「與國色芳華劇組合作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和體會是,國色芳華團隊對待傳統文化的熱忱和專一,為了一個很小甚至極其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可以持續探討很久。」李乾鑫回憶,甚至導演組在拍攝的時候,對於片場建築地磚的尺寸,都有過很確切的考量。「確實向我詢問過相關問題,我也專門看了劇裡面何惟芳(楊紫 飾)出現的場景,她跪的地面上鋪的是蓮花紋方磚,這是符合歷史環境的。所以這個劇的爆火,是對劇組所有工作人員曾經辛苦付出最好的回報。」

而在公開發佈的報導顯示,劇組為再現唐朝的社會風貌及生活狀態,自主設計了上百個風格各異的建築。而李乾鑫則將目光落到了建築上的匾額,表示不少建築上的匾額的字體,起碼反復審校了五六遍。「從匾額上的文字內容,再來是字體的書法風格,都經過了反復確認。在邀請書法老師參與匾額創作的同時,我們也參考了同時期的石刻、碑刻上的字體。」此外,李乾鑫還提起了一件西安博物院的唐代盤龍石柱,該文物出土於唐代的西市,在劇中呈現的西市場景里,也參考了這件文物。

作為長期工作在文博領域一線的工作者,李乾鑫將自己稱為文物的「嘴替」,他與西安博物院中的文物朝夕相處,也見證著近年來「文博熱」的興起,越來越多不同年齡段的觀眾走進博物館中,領略歷史的吉光片羽,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當下,傳統歷史文化和博物館中的瑰寶以更年輕和貼近的方式,飛入了尋常百姓家。影視劇創作,也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譬如,靜靜陳列在博物館展櫃中的那件唐代騎馬擊腰鼓女俑,通過《國色芳華》的呈現,華麗的孔雀冠被美麗的舞姬佩戴頭上,在酒肆中旋轉起舞。透過這一髮冠,也能穿越時空窺到唐朝的時尚穿搭,看到唐代女性的精緻與優雅。看到這一場景時,作為西安博物院的工作者的李乾鑫,也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欣慰。

唐 孔雀冠擊腰鼓女俑 西安博物院藏 正在江西省博物館展出 圖據江西省博物館官微唐 孔雀冠擊腰鼓女俑西安博物院藏正在江西省博物館展出 圖據江西省博物館官微

在採訪中,李乾鑫也數次感歎於《國色芳華》劇組的用心,作為一名一線的文博工作者,他希望這樣文化作品能越來越多,因為沉寂在博物館中的文物需要活起來、走出去。「這部劇的爆火,不僅帶動了唐代類型各景區觀眾參觀的熱情,也潛移默化,讓越來越多的年青人成為傳統歷史文化的受眾,讓大家逐漸參與到傳統歷史文化的宣傳和保護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