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冬風」動力足 熱「雪」經濟正澎湃
「在溫度計前拍個照,就可以告訴家人這邊有多冷啦!」在黑龍江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入口處,不少遊客正在一座可以顯示實時氣溫的溫度計冰雕前排隊合照。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溫度計冰雕。人民網 高清揚攝](http://n.sinaimg.cn/spider20250128/472/w700h572/20250128/58dd-c424570819fd63a98f63be76db32cf01.jpg)
對於爆火的「爾濱」來說,「冷」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去年以來,冰雪大世界人頭攢動、一票難求,冰雪旅遊形勢強勁;第26屆冰雪大世界再度「升級」,總面積擴至100萬平方米,冰雪總用量達30萬立方米,均創歷史之最,開園後又成「頂流」。
而對於其中的「難」,哈爾濱市氣象服務中心主任韓基良最清楚。冰雪用量如此之大,怎樣保證采冰量?氣溫低,施工進度怎麼安排?經歷過去年突然回暖的情況,今年的營業期設定多久合適?
要抓住天選「涼」機,發展冰雪經濟,背後離不開氣象之力。
晚7點,一進入冰雪大世界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流光溢彩的冰燈「盛宴」,讓不少遊客直呼「過癮」。
從采冰期開始,哈爾濱市氣象局持續為冰雪大世界提供全方位的「管家式」氣象服務。
「冰層厚度達到30釐米才能進行開採。所以,從去年11月初開始,我們每週會提供天氣預測的情況。」韓基良說。
11月19日,氣象部門預測,11月26日將會出現強降溫天氣。
11月26日,哈爾濱氣溫降至0℃以下,冰雪大世界正式開工。
而針對園區內氣象情況的精密監測,今年也有更新。
在園區中心,一套佔地僅20平方米的自動氣象觀測站十分醒目。該站除監測常規六要素外,還定製添加了雪溫、能見度、積雪深度3項監測要素。
「一方面,園區施工人員可以獲知實時氣溫和地溫,合理規劃工期;另一方面,也能在便於景區安全管理的同時,讓遊客瞭解與其體感密切相關的信息,安排遊玩時間。」談到氣象站的作用,冰雪大世界運營管理部副部長田兆雲讚歎不已。
![園區內九要素自動氣象觀測站。人民網 高清揚攝](http://n.sinaimg.cn/spider20250128/425/w700h525/20250128/8cbb-a120fdb4b25a42c7d86ff1a06c59a778.jpg)
除此之外,氣象部門在安全保障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晚8點,冰雪大世界燈光璀璨、遊人如織。「天氣預報說今晚會下雪,所以我們特意選在今天入園,想欣賞雪天夜景。」來自山東的周先生帶著女兒正準備乘坐摩天輪,「就是不知道這個天氣,摩天輪安不安全?」
為著摩天輪安全運行的事,氣象部門費了不少腦筋。
現有的氣象站僅有10米高,只能監測近地面的氣像要素。要準確瞭解摩天輪最高處,即120米高空的天氣情況,補充梯度信息,有難度。
最終,氣象部門將目標鎖定在了摩天輪的轎廂上。「我們在第19號轎廂上方安裝了一套四要素微型氣象站,實時監測高空的氣溫、風力等氣像要素,為其穩定運行提供安全保障。」同時,相關信息會在摩天輪等候大廳實時顯示,為景區管理和遊客乘坐提供參考。
![安裝了四要素微型氣象站的摩天輪轎廂。人民網 高清揚攝](http://n.sinaimg.cn/spider20250128/425/w700h525/20250128/760b-d1d818f702bfbff8bf60b3a646468314.jpg)
這些氣象數據很快得到了應用。就在前幾日的一次升溫過程中,氣象部門監測到高空風速達到了10米/秒,摩天輪即時停運。
![摩天輪等候大廳實時顯示的氣象信息。人民網 高清揚攝](http://n.sinaimg.cn/spider20250128/425/w700h525/20250128/047b-922f0d4ba59477fb43e456906afed710.jpg)
晚9點,天上飄起了雪花。來自安徽的陳女士打開了天氣預報:「才零下十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冷。」為了實現這次旅行,她和朋友先乘火車、再轉飛機來到哈爾濱。如此周折,就是擔心園區像去年一樣提前閉園。
「其實,關於達到閉園要求的溫度標準,並不是公眾所理解的0℃。」韓基良解釋,如果氣溫長時間處於-10℃以上,冰雪建築的向陽面就會慢慢融化,有倒塌風險。「今年,我們也會對氣溫進行精準監測,為冰雪大世界確定閉園時間提供氣象條件決策支撐。」
晚10點,人群熙熙攘攘,園區熱度不減。身處冰天雪地,也覺得「熱氣騰騰」。
據哈爾濱市文旅局統計,2024年全市累計接待遊客1.79億人次,實現旅遊總花費2314.2億元。預計2024年12月到2025年2月,遊客接待總量將同比增長15%。
在哈爾濱,「冷」資源迸發出「熱」效應。一個個氣象監測的「小數據」,正在成為助推文旅經濟實現增長的「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