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蕉城:拔糖手藝人用匠心守護年味與鄉愁

(新春走基層)福建蕉城:拔糖手藝人用匠心守護年味與鄉愁

中新網寧德1月29日電 (黃子煖)新春佳節,年味濃濃。行走在位於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的老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傳來陣陣清脆的摔打聲,帶出濃鬱的麥芽香味。循聲而去,只見一位手藝人正熟練地將一大塊金黃色的麥芽糖揉搓、拉扯,一拉一扯間,一條令人垂涎的拔糖便由此誕生。

「這活兒得趁熱做,糖涼了就拉不動了,非常考驗熟練度。」拔糖手藝人林傳星一邊忙碌,一邊向圍觀的遊客解釋。林傳星是土生土長的霍童人,自十幾歲起便跟著父輩學做拔糖,至今已有三十餘個年頭。他說,這門手藝傳了好幾代人,既是謀生的技藝,也是霍童鎮的一張美食名片,「每到春節前後當地人採購年貨,麥芽糖都是不可或缺的,充滿濃濃的年味。」

拔糖手藝人林傳星不斷拉扯麥芽糖,將其製作為拔糖。黃子煖 攝拔糖手藝人林傳星不斷拉扯麥芽糖,將其製作為拔糖。黃子煖 攝

拔糖的製作過程看似簡單,實則需要極高的技藝和耐性。「拔糖好吃的關鍵在於糖的製作,現做現賣,要當日製作的最為新鮮好吃。」林傳星指著案板上的糖說,糖是用麥芽熬製的,需要經過蒸煮、發酵、熬製等多個工序。

將麥芽熬煮成糖後,最講究的技藝便是「拔」。只見林傳星將糖坨掛在架子上,雙手快速拉扯、摺疊,如此重覆數十次,每拉一次,糖的顏色就會變得更白,質地也更細膩。

拔糖手藝人林傳星在拉扯好的糖塊上均勻地撒上炒香的花生。黃子煖 攝拔糖手藝人林傳星在拉扯好的糖塊上均勻地撒上炒香的花生。黃子煖 攝

「拔糖顧名思義是‘拔’出來的,而拔的關鍵在於力道和節奏,拉得太快糖會斷,太慢則又拉不出光澤感。」林傳星笑著說,這全靠日積月累的經驗,手感特別重要。

拔糖製作的最後一步是將拉好的糖條鋪開,均勻地撒上炒香的花生,再將糖條拉至適宜的長度,每一根拔糖都充滿飽滿的花生香,既柔韌又酥脆,入口即化。

「是小時候的味道,一吃上就感覺好像兒時的年味又回來了。」現場一名林姓遊客品嚐完拔糖後笑著說。

拔糖手藝人林傳星(左)在對拔糖的形狀進行最後調整。黃子煖 攝

拔糖手藝人林傳星(左)在對拔糖的形狀進行最後調整。黃子煖 攝

承載著當地人民記憶的拔糖,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霍童鎮當地人用這種手藝製作糖製品零食售賣或餽贈親友,它不僅是童年記憶中的甜蜜滋味,更承載著手藝人的智慧與匠心,早已成為味蕾、情感、記憶的深刻烙印。

然而,隨著歲月變遷,傳統手工拔糖的市場受到機械化的衝擊逐漸縮小。林傳星坦言,時光流轉,年輕一代對這門手藝的興趣已不如從前。但即便如此,林傳星仍堅持每天出攤,用最傳統的方式製作拔糖。他說,拔糖不僅是一份特色食品,更是一份文化與記憶的傳承,得有人守著。

日暮時分,林傳星收攤回家,他今天所製作的拔糖已一售而空。霍童鎮的街巷不長,卻因這一根根拔糖而充滿了年味與煙火氣。林傳星說,在這個快節奏時代,希望能有更多人願意瞭解、學習這門傳承悠久的拔糖手藝,一同守護歷史記憶、鄉愁滋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