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唱的這首歌,原來改了這樣一個字!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世界贈予我擁有 也贈予我回敬

贈我小小一扇窗 也贈予我屋頂

贈我一個名 又漸漸長大的年齡

贈我一首詩 又悄悄讀得很安靜

昨夜,歌手王菲帶著《世界贈予我的》,時隔七年再登春晚舞台!央視新聞獨家採訪這首歌的作詞者袁晶和作曲者曹正傑,聽他們「揭秘」創作幕後!

01

「寫得很快」

歌詞初稿只用了一小時

為網民津津樂道的歌詞創作於去年夏天,袁晶記得,就像水到渠成一樣,「寫得很快」,落筆一小時完成初稿。

當時以導演身份活躍的她,在結束繁忙工作後,開啟了一場逃離日常的旅行。旅行歸來,回到居住的城市武漢,袁晶在回家途中被「熟悉的日常」觸動,「夜幕降臨,看燈火亮,見繁華起,人群喧鬧,突然感慨,這些細小的瑣碎的市井的一幀幀畫面,原來如此美好」。

她強調寫詞時「心境的豁達」,「非常坦然和平靜」,也是在這按下暫停鍵的時分,她領略到,「人生的失落與遺憾,往往是忘了停下回望,忘了抬頭仰望,忘了還會有風有月有星辰」。所以,這首歌就是人生的「回眸一笑」,告訴你,「一切溫暖與美好,一直就在那裡,在原地等你」。

△袁晶和曹正傑△袁晶和曹正傑

作曲者曹正傑接到歌詞時,立馬被征服了,半個多小時就完成譜曲初稿,他譜寫了「自己聽著也覺得感動」的旋律。兩人合作搭檔六年,很少「互相表揚」「互相吹捧」,不過那一次,曹正傑說:「好像每一句都寫進我心裡一樣。」

對於袁晶和曹正傑而言,製作這首歌時,沒有什麼壓力,也沒有什麼截止日期,這就是一首出於創作者追求和享受創作樂趣的歌,一首「滿是創作者初心」的歌。

張異凡,也是偏愛這首歌的人,連續兩年擔任春晚歌曲類節目負責人,前年刷屏的春晚歌曲《是媽媽是女兒》就由他負責。

他提到,近年春晚作品創作會特別強調「與生活共創」。在張異凡看來,《世界贈予我的》就是一首「源於生活,與生活共創的歌」,也是「春晚高品質歌曲節目的代表」。春晚歌曲推陳出新,尋求的就是這樣「既有思想性又有觀眾認同感的作品」。歌手王菲在七年後再度獻唱春晚,看重的正是這首詞曲帶來的情感共鳴。

02

「多打聽」改為「莫打聽」

這首歌刪繁就簡「詞先行」

袁晶的社交簽名透著創作者的執念,「一句滅一萬句」。

問到這首歌「滅一萬句」的點睛之句,袁晶捧出「副歌的每一句」。

論對比對仗的格式,論推敲打磨的用詞,都是有講究的。不過,袁晶更看重副歌傳遞的內涵,「贈我一場病 又慢慢痊癒搖風鈴/贈我一場空 又漸漸填滿真感情」,「病」與「空」是需要一定生活閱曆去理解的字眼,創作者想傳遞的是,「願我們在生活的失與得中,學會感恩擁有」。

演唱版本重點修改的一處在結尾一句:

「想一想 問自己 莫打聽 遠去者去了遠方 願他都安心」

修改之前是「想一想問自己多打聽」,修改之後,「多打聽」改為「莫打聽」,一字之差,也蘊藏著一席人生思考。

創作團隊解讀,年輕時,更多的是「想一想,問一問,多打聽」,在經歷「一蓑煙雨」「穿林打葉聲」之後,與生活交手的人有了自己的堅定,他要的答案,就在自己心底。

在為副歌部分作曲時,曹正傑出現了「不順手」的情況,按以往合作經驗,他會跟袁晶商量,在字數上稍作改動,增減字以合曲。但是這一次,曹正傑調整了自己的旋律。

因為珍視歌詞,曹正傑遵循了「詞先行」原則,歌詞是第一位,曲子是用來烘托鋪墊的。「天然去雕飾」,所以這首歌不注重旋律張力,主歌副歌都沒有太大起伏,「大家安靜地去感受歌詞就可以了」。

作詞很順,作曲很順,入選春晚表演曲目很順,磨合最多的環節,是這首歌的編曲。

最初是舒緩的純鋼琴曲,在為春晚舞台編曲時,他們嘗試添加了一些「樂隊性的和聲」,想要這首歌顯得豐滿,結果反而「嘈雜」,「沒有了娓娓道來的感覺,聽上去特別普通」。於是他們決定還是做減法,配合王菲空靈的歌聲,讓歌曲最終呈現的「敘述感」更強一些。

03

這是一首想要治癒每個人的歌!

「只要寫得好,我們就願意推」,在張異凡看來,春晚舞台也是「讓更多有實力的新人創作者被大眾看見」的舞台。袁晶和曹正傑兩位80後音樂人都是第一次在春晚亮相。

他們表示,《世界贈予我的》被春晚導演組選定,十分開心驚喜,得知王菲來演唱,那是雙重驚喜。

被「唱功毋庸置疑」的歌手青睞,對他們而言,是一種「肯定」——是創作的肯定,更是眼光的肯定——在被世界聽見之前,這首歌已是他們的心頭好。

在袁晶印象里,歌手王菲的形像是「孤傲的清冷的」,反而是這樣一個「懂得與世界保持距離的」人,去演繹這首治癒人間的歌更有感染力。

袁晶是在武漢生活了20年的湖南人,曹正傑是湖北荊州人,兩人在奔走各地的行程中,創作了不少歌詠人間溫柔與傳統文化的音樂作品,也是在這種「出走」與「歸來」中,重新感受到「此時此地此身」的珍貴。《世界贈予我的》就是這樣的珍貴提醒。

近年來,袁晶以作詞者和導演「雙重身份」活躍,導演工作「向外」,需要她與紛繁複雜的事務打交道,而作詞者「向內」,需要她摒除浮躁深度沉澱,「兩極分化」的工作經驗累積,一動一靜的工作狀態切換,令她更加投入作詞帶來的片刻寧靜。袁晶說,她會在疲憊夜歸的車上,反復聽這首歌。這是一首能治癒創作者自己的作品。

曹正傑感動於「贈我一場病,又慢慢痊癒搖風鈴」,當生活的焦點向一側傾斜時,我們很容易忽略焦點之外的美好,他說《世界贈予我的》「是送給每一個人的」,也是幫我們重拾被忽略的美好。

觸動他們的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當這首歌還不為大眾熟知時,他們去錄demo,錄音棚里一位素不相識的歌手在偶然聽到後,留下感慨一句:「我好像與世界和解了。」

袁晶認為,這首歌最大的意義在於,每一個拚命的人,奔波的人,勞碌的人,失眠的人,或者處於一個看似美好狀態的人,都可以找到與自己和解的點。

不只春晚,「當你有一天不能自洽,跟自己不能和解的時候,你就可以把這首歌拿出來聽」。

△曲譜由網民整理 創作者提供△曲譜由網民整理 創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