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鬧海》配音導演陳浩:讓角色成為身邊的朋友丨封面獨家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海報海報

1月29日,大年初一,備受矚目的春節檔盛大開啟,各大影片紛紛登場,競爭激烈。由餃子(原名楊宇)精心編劇並執導,陳浩擔任配音導演的奇幻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在眾多觀眾的翹首以盼與滿心期待中,準時登上大銀幕。

影片上映前夕,封面新聞記者獨家專訪《哪吒2》配音導演陳浩,深入探尋這部動畫電影在配音創作方面的獨特理念與背後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海報海報

從生活中汲取靈感

《哪吒2》的故事緊接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天劫之後,哪吒與敖丙雖保住了靈魂,卻面臨著魂飛魄散的危機。太乙真人打算以七色寶蓮為他們重塑肉身,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重重艱難險阻接踵而至,哪吒和敖丙的命運究竟會走向何方,成為觀眾心中最為關切的懸念。

從第一波觀影反饋來看,觀眾對《哪吒2》讚譽有加:「好看。」「史詩級中式神話故事被完美呈現。」「打破了對哪吒鬧海神話傳說的既定想像,為故事塑造了符合時代的全新內核。面上是魔童鬧海,暗含的卻是整個時代命題,細細品,其中有千滋百味的情感共振。」

也有網民表示,一聽到哪吒的聲音,5年前的記憶瞬間被喚醒,那種熟悉感撲面而來,彷彿又回到了當初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夏天。

陳浩認為,劇本是配音的根基所在。「優秀的劇本代表著有意思的人物角色,這些角色在精彩的故事中構成了好看的電影。」而配音作為動畫電影製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其使命就是讓角色通過這麼好的劇情文字和人物肖像,變得鮮活生動,深深紮根觀眾內心。想要達成這一目標,陳浩有妙招:「從生活中廣泛汲取靈感,用心塑造出能讓普通老百姓產生強烈共鳴的人物形象。」

海報海報

有些台詞反復錄製幾十遍

在配音創作過程中,陳浩始終注重以普通人的視角作為切入點,巧妙地運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行為舉止來塑造角色,「哪吒身邊的朋友,就如同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人,觀眾看到他們時會覺得‘哎呀,這太像我那哥們兒了’,就是這麼簡單。但同時,又有著極大的區別,那就是這些看似平凡的角色,卻置身於充滿奇幻色彩的神話故事中,做著生活中絕不可能發生的飛天遁地、神仙打架等神奇之事。」這種反差產生了獨特的化學反應,讓整個故事充滿了趣味性和吸引力,「如果在本就不平常的神話故事里,再加入一些脫離生活實際的不平常的表達,反而會適得其反,正正得負。」

海報海報

談及在配音過程中如何引導演員精準把握角色的情感和語氣,從而讓聲音與角色達到完美契合的狀態時,陳浩透露,他首先會與餃子導演進行深入溝通,達成高度共識後,精心安排好每一句台詞的起承轉合、高低起伏,構建出清晰明確的電影節奏和時間線。之後再根據這一設定,去尋找那些能夠完美達到要求的演員。

儘管有些地方可能需要配音演員反復錄製幾十遍,但陳浩堅信,他們可以出色地完成配音任務。「其實,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最辛苦的當數餃子他們這些製作團隊,真的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時間。相比之下,配音創作的週期相對較短,幾個月時間,我們更多的是沉浸在享受藝術構建和創造的美好過程中。」

陳浩陳浩

對話配音導演

封面新聞:跟前作相比,《哪吒2》在配音方面有什麼特別設定嗎?

陳浩:可能大家都想得比較多,對我來說沒有那麼複雜。要先有一個優秀的劇本,演員才能把角色演活、演好,配音就相當於讓這個角色活過來,也沒什麼難的。只要是多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汲取那些有意思的人或事,再用到這樣一個不普通的劇本里,二者湊在一起就會形成化學作用。

封面新聞:《哪吒2》的創作難點有哪些?

陳浩:更多的難點在於餃子他們的製作團隊。我去探班的時候,看到了一個畫面,那個畫面在電影里僅僅只有幾秒鍾的時長,但一個動畫師卻對著這個畫面精心製作了一年之久。每天都對著同一張圖,重覆著枯燥而又精細的工作,這需要極大的耐性和匠心。

配音團隊配音團隊

封面新聞:這次配音過程帶給你的感受是?

陳浩:這是一個充滿快樂、充滿創造熱情的藝術創作過程。但除了藝術創作本身,餃子他們的製作團隊卻經歷了長達幾年的非常枯燥的製作生產過程,所以最辛苦的是他們。我們配音演員更多的是在享受這個創作的過程。

封面新聞:此前Deepseek預測春節檔票房冠軍是《哪吒2》,你怎麼看?

陳浩:我沒什麼看法,就覺得它說挺好,希望結果真就是那樣。它都這麼說了,那還不掀起一股(觀影)風啊!對吧?

陳浩分享陳浩分享

(本文圖據受訪者、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