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華胥:中國皮影光影藝術秀」亮相成都 打造多彩中國年|文化中國行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圖據東郊記憶
2025年的春節,是「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的第一個春節。在成都,一組文化氛圍濃濃的新年活動已經在東郊記憶展開。非遺皮影數字藝術光影秀、火車頭非遺市集、新春街頭音樂會、沉浸式數字藝術展……在這個乙巳蛇年的新春,用非遺和藝術,迎接新的一年。
中國皮影光影藝術秀亮相
多種活動打造獨特「非遺中國年」
在這些活動中,最為盛大的,莫過於大年初一到初七,由中法兩國藝術團隊匠心獨運打造的《一夢華胥:中國皮影光影藝術秀》(以下簡稱《皮影之夢》)。這是國內首個非遺皮影數字光影藝術建築投影秀,前期創作曆時3年,以數字化藝術手法二次創作3000+實物皮影。廣大市民遊客可以在此體驗一場古老與現代交織、光影和建築融合的光影盛宴。
![《一夢華胥:中國皮影光影藝術秀》現場](http://n.sinaimg.cn/spider20250129/200/w1080h720/20250129/3851-5cb193212bd6128cf54498b3e0f3db4b.jpg)
在1月29日光影藝術秀正式與公眾見面這天,聯合創作本次光影秀的法方創作團隊代表Jean Borie de Varine(榮博文)在現場接受了採訪。
此次選擇與非遺代表性項目皮影合作的契機,始於對中國文化的嚮往。「當我們創建公司的時候,就一直想創作一場關於美麗中國文化的沉浸式表演。」在與中國合作夥伴深入交談後,榮博文和公司決定深入研究皮影,「這種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藝術形式,並向其致敬」。
![《一夢華胥:中國皮影光影藝術秀》現場](http://n.sinaimg.cn/spider20250129/200/w1080h720/20250129/0cc3-e476bf3c35ee6934bb9adbf7ddc05995.jpg)
榮博文及團隊與收藏了來自不同省份和年份共五萬多件木偶的馬氏皮影合作,共同創作了一個故事,並在向專業木偶戲演員請教後,製作了3000多個木偶動畫。「這是為了讓觀眾看到這種藝術形式的真實動作,並尊重藝術品。」榮博文在採訪中提到。而在音樂方面,他們也選擇與中國的管絃樂隊合作,準備了一場時長20分鐘、在不同章節擁有不同情感的美妙音樂。
榮博文與皮影的初識,始於十餘年前在成都博物館的參觀。「當時我是第一次見到精美的皮影藏品。」榮博文回憶道。那時候,皮影的鮮豔色彩、製作和表演技術,以及用自然、房屋等皮影所構建的獨特世界,給榮博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此次在成都展示《皮影之夢》,榮博文還專門使用了來自四川的皮影。
時逢大年初一,榮博文也在成都體現到了地地道道的中國年氛圍。「春節慶祝活動深深植根於傳統,並且通過文化、飲食和節慶活動將家庭和社區團結在一起。」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榮博文表示自己對三星堆、茶文化等方面,都非常感興趣。榮博文還表達了對四川串串和火鍋的喜愛。「火鍋和紅酒燉雞可能截然不同,但它們都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美食能讓人們團結起來。」
除了皮影主題的光影藝術秀,今年春節,聞名世界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自貢綵燈,也綻放於成都。1月27日起,以山海經為主題的大型燈組——《海底龍宮》和《妙尾生花》在東郊記憶綻放。充滿東方美學色彩的新春奇幻山海、上古時期的山川地貌和奇珍異獸,中國式的極致浪漫,將為市民的新春增添別樣風采。
![自貢綵燈](http://n.sinaimg.cn/spider20250129/200/w1080h720/20250129/9b24-2807229df9e460151b595560eb7f553f.jpg)
大年初一至初七,活動還在東郊記憶的「火車頭市集」特別設置了非遺專區,聯合傳統手工藝、非遺美食、傳統服飾、東方茶道等約20戶攤位,通過現場演示和互動體驗,讓遊客近距離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留下獨特的節日記憶。
藝術展覽、新春音樂會等同步展開
過個藝術氛圍拉滿的中國年
此外,春節期間,東郊記憶將開展多項豐富有趣的精彩活動,用公共藝術場景和體驗沉澱文化內容,以音樂編織情感共鳴的旋律篇章。
街頭音樂人作為成都文化的城市名片和東郊記憶的重要符號,在新春之際自然必不可少。大年初一到初七,「新春街頭音樂會·東舞台民樂音樂會」邀請民樂音樂人,於蛇年新春每天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表演。
除了線下活動,春節期間園區還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藝術體驗與互動空間,東郊記憶原創IP活動–公共藝術計劃OPENCALL聯動鷺潮·鼓浪嶼美院「第三屆不懂藝術節」、玉玉卿插畫展《古物彌生》全國首展、浪美術館《永恒的自然(ETERNAL NATURE)》、《幻境迷蹤(LOST DIMENSION)》《建發·三體沉浸式藝術展》《「紅樓夢」數字展——錦官入夢·蜀韻紅樓》《敦煌:沙海謎窟》,以及川劇表演《嘿!白娘子》,讓觀眾感受到展覽和戲劇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