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非遺美食丨剁椒魚頭上桌,湖南人的春節年味來了

湖南人的春節,少不了一碗剁椒魚頭,辛辣與鮮香交織在味蕾。它不僅是一道令人垂涎的美味,更是湖南飲食文化的非遺瑰寶,承載著這片土地的風土人情與歷史底蘊。

剁椒魚頭又名「鴻運當頭」或「開門紅」,其名稱本身就蘊含著美好的寓意。紅色的剁椒覆蓋在魚頭上,色澤鮮豔奪目,象徵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事業蒸蒸日上,寄託著湖南人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許。在春節這個特殊的節日裡,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享這道剁椒魚頭,不僅是品嚐美食,更是在傳承和延續家庭的溫暖與文化 。

剁椒魚頭。圖/IC photo剁椒魚頭。圖/IC photo

剁椒魚頭的起源有著諸多傳說,其中一種傳說是清代雍正年間,知名學者黃宗憲因「文字獄」避難湖南,借住在農戶家中。農戶家貧,女主人便用兒子從河裡打撈的魚,在魚肉裡放鹽煮湯,又將魚頭與剁碎的辣椒同蒸來招待他。黃宗憲品嚐後讚不絕口,待事情平息返家,讓家廚改良這道菜,從此「剁椒魚頭」流傳後世。

作為非遺美食,剁椒魚頭的製作工藝十分講究。魚頭是這道菜的主角,通常選用新鮮肥美的鱅魚魚頭,製作時,先將魚頭對半切開,仔細清理乾淨,接著放入蔥薑、料酒、鹽等調料醃製半個小時。隨後將醃製好的魚頭放入蒸鍋中,鋪上一層厚厚的剁椒,再放上泡製1年左右的泡辣椒及野山椒,增添獨特的酸辣風味。同時加入蔥薑蒜等配料,大火蒸10-15分鐘即可。蒸製過程中,剁椒的鮮辣慢慢滲透進鮮嫩的魚肉裡,魚頭的鮮香與剁椒的辛辣完美交融 。出鍋後,在魚頭上淋上熱油,「呲啦」一聲,瞬間激發剁椒的香氣,讓整道菜香氣四溢。

剁椒是這道菜的靈魂所在,經過1-2個月發酵的剁椒,辣味醇厚,香氣濃鬱,最適合做剁椒魚頭。在傳承傳統製作工藝的基礎上,湘菜廚師們也在不斷創新,加入新的食材和調料,如豆豉、紫蘇等,為剁椒魚頭賦予新的口味和特色。

如今,剁椒魚頭不僅是湖南家庭餐桌上的常客,更是成為湘菜的代表菜品走向全國乃至世界。2018年,剁椒魚頭入選「湖南十大經典名菜」;2022年,入選「新時代十大湘菜」,成為中國湖南的一張亮麗名片。

剁椒魚頭,這道非遺美食,以其獨特的歷史文化、精湛的製作工藝和鮮辣的口感,成為湘菜文化的傑出代表。在春節這個團圓的節日裡,剁椒魚頭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味蕾,更承載著家庭的溫暖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湖南的春節充滿了濃鬱的煙火氣和文化氛圍。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唐崢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