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陷特效、劇情爭議 烏爾善:姬發保留了善良的本心

封面新聞記者 周琴

1月29日,大年初一,神話史詩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以下稱《封神2》)正式上映。上映2日,《封神2》票房已超5.93億。但高票房的背後,影片也陷入特效、劇情爭議。陳牧馳主演的殷郊法相被指太抽像,姬發最後面對聞太師刺與不刺的猶豫也被指「優柔寡斷」「戀愛腦」。1月29日,在該片北京首映禮上,烏爾善也回應姬發最後的猶豫,他認為姬發是保留了善良的本心,在關鍵時刻選擇了善良。

電影《封神2》海報 圖據片方電影《封神2》海報 圖據片方

女將軍丹恩嬋玉「真香」

作為《封神三部曲》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篇章,電影《封神2》聚焦「人的力量」,再續神話經典。影片中殷商大軍壓境,百餘年未經戰火的西岐危在旦夕,一場實力懸殊的「西岐保衛戰」一觸即發!

影片中,備受期待的丹恩嬋玉(那爾那茜 飾)作為殷商大軍先鋒官颯爽登場,一句「不擒反賊姬發,當請以死謝罪」盡顯悍將風骨。丹恩嬋玉從剛開始的忠誠、勇敢、正義,到後來的覺醒與自我認知,每一步都讓人印象深刻。 當她意識到西岐子民的苦難時,她選擇站在正義的一方,幫助姬發保護西岐子民,果敢又堅決。當她逐漸融入西岐子民中時,丹恩嬋玉又展現了溫柔、善良的一面。影片上映後,#丹恩嬋玉 沒有男人比得上#便登上微博熱搜,足見觀眾對這個角色的喜愛。

丹恩嬋玉 圖據片方丹恩嬋玉 圖據片方

殷郊法相被指太抽像

在《封神2》中,曾被殷壽(費翔 飾)斬下頭顱的殷郊(陳牧馳 飾)得元始天尊(陳坤 飾)之力「接頭」複生,並擁有了「三頭六臂」的強大法相。網民關於《封神2》的「抽水」中,對特效的「抽水」首當其衝,槽點最密集的就是殷郊法相。三頭六臂藍色身體的殷郊,讓網民們很容易聯想到「阿凡達」「藍精靈」,看的時候很容易出戲。

據悉,作為完全存在於想像中的數字角色,三頭六臂殷郊法相也是製作團隊口中「數字角色里最難的一個」。資深概念設計四季介紹道:「殷郊法相的設計階段從2016年一直延續到2024年,僅雕塑小稿就不下10版。」在其造型設計上,製作團隊借鑒了永樂宮壁畫中天猷元帥的形象及青龍寺壁畫三頭六臂明王法相圖,打造出「面如藍靛,發似硃砂」極具辨識度的外表。而在顏色和質感設計上,殷郊法相則參考了藍色琉璃藥師佛的形象,整體呈現出三重投影般的能量體形態。

對於這一創新設定,導演烏爾善分享道:「殷郊在《封神第一部》裡面經歷了非常極端的悲劇性事件。被自己親生父親殺死,他一定是非常悲哀的。父親被狐妖所惑,他也會非常憤怒。作為殷商太子,他肩負著拯救天下人的責任感,要充滿智慧和威嚴。所以,我們把他心裡這三個最強烈的感情給他視覺化,讓他呈現出了三種完全不同的性格。」通過這一設定,觀眾得以窺見歷經種種事件後殷郊內心世界的矛盾,使其在展現震撼視效的同時,更飽有觸動人心的情緒張力。

殷郊法相 圖據《封神2》數字特輯影片截圖殷郊法相 圖據《封神2》數字特輯影片截圖

但主創對角色設定的闡述與所做出的努力,呈現在影片中猶如買家秀與賣家秀的區別,很多觀眾「抽水」「得了一種看見殷郊法相就想笑的病」。

姬發被「抽水」「優柔寡斷」

殷郊法相的特效bug讓人出戲,《封神2》中劇情的拖遝也被「抽水」。封神第一部的主題是覺醒和回歸,第二部的主題是守衛家園。姬發是一個有著英雄主義理想的人,選擇了正義與善良的他,如何能守護好家園,這也是《封神2》提出的問題。

姬發在第二部中,遇到了女將軍丹恩嬋玉,相互之間有了一些或者或稱為愛情或稱為惺惺相惜的情愫。在影片最後,姬發需要刺下聞太師額頭上的眼睛,方能救西岐。但在刺出這一箭,也意味著丹恩嬋玉也將殞命。姬發最後猶豫,並看向丹恩嬋玉,這一幕也被網民「抽水」「優柔寡斷」「戀愛腦」。

對於姬發的選擇和信念,於適在電影首映禮上說:姬發一直抱有著一絲希望,他有著過於善良的單純,他覺得自己心中的信念或者行為可能可以感染對方。其實有兩次姬發是可以解決掉(敵人)的,但姬發想要的是沒有戰爭,而不是只有某一方活下來,不管敵方還是我方,他想要天下沒有任何人傷亡,希望大家停下戰爭。姬發心中一直是這樣想的。

烏爾善認為,在結局的部分,面對聞太師這一劍刺不刺,體現了姬發和殷壽兩個人物本質的不同:「殷壽是以個人為中心的,姬發則保持了本心,在關鍵時候選擇了善良。姬發做任何的選擇都會有一部分死亡,他在兩難處境里很艱難地作出了最後的選擇,丹恩嬋玉也幫助他作出了最好的選擇。這也是姬發從善良的人成為有智慧的軍事統帥的一個很關鍵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