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過新年|「滿電」過年無憂,充電樁走進更多城鎮鄉村

山東泰安市桃源鎮,在北京工作的張先生把新買的比亞迪桑治PLUS這次開回了家。本來擔心在老家充電問題,他提前上網查詢,發現鎮里就有一些公共充電樁,各家還配上了家用充電樁。

多位新能源汽車車主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自己老家所在的城鎮鄉村,基本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相比一二線城市,這些地方的公共充電樁較少,家用充電樁更為普遍。

告別拉線充電,家用充電樁更方便

這次回家,刷新了張先生的印象。前幾年老家的人們買車首選還是燃油車,今年回去發現,開新能源汽車的人多了起來,自駕能帶更多年貨,費用成本也相對低。也因此,不僅鎮里有公共充電樁,朋友家、鄰居家都有家用充電樁,充電完全不是問題。

河北廊坊市永清縣的李先生也有相同的感慨。前兩年開新能源車回村里,他只能從家裡拉出來一條線進行充電。現在村里很多地方都有充電樁,雖然規模達不到城里的充電站,但也完全夠用,鄰居家裡還裝了家用充電樁。

在永清縣人流較多的大型住宅區、商超等地方,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走訪注意到,公共充電站的規模多有4-6個充電樁。網約車司機周師傅,新能源車跑網約車適合,成本低,縣里充電樁也挺多,白天在外面補一次電,晚上回家在自己的家用充電樁充滿電。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一充電站。受訪者供圖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一充電站。受訪者供圖

鄉村的充電站呈現零散狀態且輻射範圍拉長。比如永清縣下面的村,基本以家用充電樁為主,村里的充電站一般有一到兩個充電樁,有的設置在小商店及飯店周圍,有的設置在村中心點位且寬敞的道路周圍。

鄭女士從深圳開著特斯拉Model 3自駕回廣東省汕頭的上底村過年,村里主要用的就是家用充電樁。鄭女士說,很多人過年才會返鄉,各家空間都很大,安個家用充電樁就能滿足充電需求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曾在2024年春節走訪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及周邊鄉鎮,當地公共充電站覆蓋率相對較高,中心佈局多點輻射。

鄉村充電樁潛在發展空間大

湖北荊州市毛嘴鎮的童先生回家注意到,鎮里雖還沒有公共充電樁,但在國道邊上,離鎮里1公里左右、開車5分鐘路程的地方,有國網充電站和特來電充電站,純電動車、公交車、牽引車、老頭樂等都能在這兒充電。

這也是童先生的最大發現,往年他都要借用鄰居的家用充電樁充電,今年可以到這些公共充電樁充電,足夠用。

湖北省荊州市毛嘴鎮附近一充電站。受訪者供圖湖北省荊州市毛嘴鎮附近一充電站。受訪者供圖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表示,目前鄉村地區還存在充電基礎設施少、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待提升的特點。農村地區地域廣闊,充電基礎設施分佈零散,單站規模小,使用率低,後期運維成本高,但農村地區人口基數龐大,市場空間非常大,有待開發。

有充電站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建設充電站或安裝充電樁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電力情況,公共充電站需要購買變壓器進行電力增容,大功率快充樁需要足夠的電力容量,而鄉村的公共變壓器無法滿足需求,增容則無形中增加了一定成本。

因此,從應用場景及應用需求來看,家用充電樁被認為更符合鄉村地區需求,其覆蓋率會進一步提高。仝宗旗表示,政府也在推動縣域補短板試點,探索充電樁下鄉的有效模式,以促進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的普及和應用。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向下沉市場拓展,充電基礎設施在下沉市場的需求正在增加。能鏈研究院預測2030年我國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6500萬輛,農村公共充電樁有望達1500萬台,潛在市場空間萬億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