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鄉村大集趕出幸福味

新春佳節,全國各地興起各具特色的傳統大集。嚐美食、買年貨,懷揣著對新年的期盼和喜悅,群眾湧向一個個充滿年味的鄉村大集。
鄉村大集洋溢著滿滿煙火氣。
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興涇鎮農貿市場張燈結綵,年貨琳瑯滿目,行人摩肩接踵,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處處洋溢著過年的喜慶氣氛。「很喜歡趕集辦年貨的熱鬧勁兒,一會兒工夫就能把貨品買全。」老大爺惠金虎為了尋找年味,約了三五好友,專門從銀川市區到興涇鎮趕大集。
「給我來5斤羊肉吧,攪成餡,包餃子用。」羊肉是山東濱州市沾化區利國大集上最受歡迎的商品,每到過年,人們都會稱上三五斤。「黃金鮁4.5元一斤,這一條26斤多,算您個實惠價。」面對絡繹不絕來趕集的消費者,馮家海產老闆李建立感慨,農村大集真是充滿喜慶的味道。
山東濟寧市任城區南苑街道的麷街「運河大集」熱鬧非凡,年味濃鬱。「自1月8日‘運河大集’開集以來,麷街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15%。平時,週末的客流量是5萬左右,工作日會有2萬到3萬的客流量。春節期間還有民俗鬧新春、非遺廟會、新春美食節等多種促銷活動。」任城區南苑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薛姣介紹。
鄉村大集到處是濃濃文化味。
春節,甘肅通渭縣馬營鎮迎來又一個熱鬧集市。馬營鎮三元村村民張亞軍一到集市,便走向書法愛好者何永川的攤位。通渭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全縣書畫創作人員有1萬多人,專業書畫經營場所800多家。年逾六旬的何永川每至年關,都會在集市擺攤,為鄉親們寫春聯。「想把這份傳統文化的美好傳遞給大家。」何永川說。
在山東淄博市周村古商城「黃河大集」上,以蛇年生肖為主題的文創產品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蛇蟲蟲’以中國傳統的如意為造型,製作工藝非常複雜。」現場工作人員劉浩介紹,這一青一白兩條小蛇,分別頭頂蘋果和柿子,象徵「平安如意」「柿柿如意」。
鄉村大集還玩出種種新花樣。
在山東聊城市冠縣清泉街道的「黃河大集」上,除了劃分「一村一品」區、「以舊換新」家電區等11個專區外,還設立了就業援助、政策宣傳等板塊。當地60餘家「誠信商家」跨界聯合,推出了「倡樹移風易俗 弘揚美德信用」折扣優惠活動,居民憑藉美德信用積分即可享受優惠。「我的信用積分達到了1065分,我在大集上用很少的錢就買了一套茶具。」冠縣居民李允建說。
在興涇鎮集市上經營牛羊肉店舖的禹海者,手機鈴聲此起彼伏,忙得不亦樂乎,「今天最遠的訂單是香港客人的。以前都不敢想,村里的牛肉能賣那麼遠」。這兩年,興涇鎮發展養殖業、大棚蔬菜等產業漸成規模,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下鄉趕集購物。
興涇鎮農貿市場日常有260多家固定商戶,春節年關,來趕集的人數增長到1.5萬人。興涇鎮農貿市場工作人員禹貴亮奔忙在攤位間,維持著集市秩序。「春節期間趕集年味要濃,日常趕集要有特色。」禹貴亮謀劃年後要把市場重新裝扮一番,突出鄉村特色和煙火氣,讓集市興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