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跑起來、機器轉起來、商圈熱起來!武漢全力衝刺首季「開門紅」

一年之計在於春,開局起勢見精神。

華星光電等智能化工廠的機械臂揮舞,武漢地鐵等項目工地的龍門吊起降不停,漢口裡、「賽博光穀」……全球八方來客跟著春晚遊武漢。

春節期間,我市各大重點企業持續生產,重點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商貿服務行業點燃城市「煙火氣」,全力衝刺一季度「開門紅」。

重點企業保運轉忙生產

首批嵐圖知音全球版車型發往北歐

2月4日,武漢逸飛激光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智能裝備生產車間秩序井然,設備運行穩定。 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通訊員吳波攝 2月4日,武漢逸飛激光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智能裝備生產車間秩序井然,設備運行穩定。 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通訊員吳波攝

2月4日,在武漢華星光電t3項目智能廠房內,600餘隻機械手臂負責陣列、彩膜、成盒等全部生產工序,1000多台自動化設備完成物料搬運工作。

在這一全球領先的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研發和生產基地內,為確保全球顯示屏幕市場正常供應,春節期間,近萬名員工和合作夥伴一起在崗位上度過春節。

「開年來,嵐圖汽車開局良好,為全年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武漢經開區,嵐圖汽車CEO盧放振奮表示,今年,企業還將推出4款以上全新產品或改款車。就在上月,首批嵐圖知音全球版車型,搭乘中歐班列(武漢)正式發往挪威。截至目前,嵐圖汽車已成功進入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市場。上月交付的數據嵐圖汽車同比增長14%。

武漢相關部門精心謀劃工業重大增長點,組織重點企業搶抓機遇全力衝刺「開門紅」,企業不停工,服務不打烊,加強春節期間服務保障,在三鎮,華工科技、武漢華星光電、中創新航、武鋼有限等一批企業24小時連軸轉、人歇設備不歇,奮力奪取首季「開門紅」。

推進2400個億元以上項目建設

地下14米掘進百米過新年

2月4日,地鐵業主代表祝雄威(右二)檢查起重吊車操作人員證件。長江日報記者 陶常寧 攝2月4日,地鐵業主代表祝雄威(右二)檢查起重吊車操作人員證件。長江日報記者 陶常寧 攝

2月4日,武漢地鐵12號線公正路站至何家壟站的盾構區間,機器轟鳴,巨大盾構機在地下14米空間向前掘進,中鐵四局盾構隊長王誌傑和50多名工友在工地過大年,一直堅守了8天,推進了100米。目前,這條全國在建最長的地鐵環線已實現47個區間貫通、33座車站主體結構完工。

項目建設不斷刷新「進度條」。在沿江高鐵合肥至武漢段、武漢樞紐直通線,東湖科學島等重大工程現每場平均開足馬力,加快建設,數萬名堅守者在崗過春節,投身項目建設。

時不我待,鉚足幹勁。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發展改革委獲悉,2025年,全市實施項目投資質效提升十大工程,推進2400個億元以上項目、1050個十億元以上項目、90個百億元以上項目建設,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930個,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綜合交通、城市更新、管網管廊、現代水網、公共服務等領域投資。

新春招商「不打烊」,看準春節期間不少楚商回鄉探親的時機,武漢成立「楚商返鄉」聯合招商專班,建立楚商「大家庭」和招商信息庫,持續拓展招商「朋友圈」。來自廣州的秦海鷗就看中了家鄉的科教、產業資源優勢,在武漢市江夏區參與建設大灣區科技創新武漢中心,搭建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科技創新供需對接平台。

強樞紐激發消費活力

11列中歐班列(武漢)創春節出口新高

蛇年首列中歐班列(武漢)。蛇年首列中歐班列(武漢)。

春節期間,共計11列中歐班列(武漢)從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啟程,滿載著東風汽車零配件、長飛光纖光纜等貨物前往德國、俄羅斯等國,創下春節假期貨物出口量曆年新高;回程時,將滿載日用品、食品等貨物,為武漢新春消費市場增添活力。目前這條從武漢出發的「鋼鐵駝隊」擁有穩定跨境運輸線路57條,輻射歐亞大陸40個國家119個城市,服務「買全球」「賣全球」。

(長江日報記者陳永權 李佳)

【編輯:王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