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綠氫進入「高速模式」,開年連批9個綠氫項目

2月5日,據包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官網消息,包頭市人民政府及達茂聯合旗人民政府與國電寧波風電開發有限公司年產150萬噸綠色氫醇項目簽約。該項目致力於打造一個綠色氫醇生產、儲運、銷售、應用於一體的產業園,項目建成後,預計年銷售額約90億元。

據公開信息統計,這是2025年開年以來,內蒙古簽約或審批的第9個綠氫項目。

2025年內蒙古簽約或審批的前8個綠氫項目  製表/新京報零碳研究院

內蒙古作為國內氫能產業發展的核心陣地,近年來在綠氫的投資規模和項目數量上都遙遙領先於全國其他省份,其中有多個百億規模的綠氫項目,如烏蘭察布10萬噸/年風光製氫一體化項目、中天合創風光融合綠氫化工示範項目等。

截至2025年初,內蒙古已批複39個風光製氫一體化項目,已建成綠氫產能3萬噸,位居全國第一。預計2025年綠氫產能將達到20萬噸/年。

區位優勢和風光資源是綠氫發展的關鍵。內蒙古地處我國北疆,內連八省區,輻射「三北」,靠近京津冀、長三角等未來綠氫需求較大的消費市場。這使得內蒙古在促進多區域氫能產業協同發展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內蒙古在輸氫管道建設方面也是先行先試,如烏蘭察布—燕山石化輸氫管道示範工程是我國首條跨省區、大規模、長距離的輸氫管道。此外,自治區還規劃了「一干、雙環、四出口」的輸氫管網建設。另外,全區風電技術可開發容量和太陽能技術可開發容量均位居全國前列。風電開發度電成本約0.15—0.2元/kWh,光伏度電成本約0.2—0.25元/kWh,這為綠氫的大規模製取提供了低成本的電力基礎。

政策支持也是一大關鍵。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綠氫產業發展,例如,《內蒙古自治區綠氫產業先行區行動方案》和《內蒙古自治區綠氫管道建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7年力爭綠氫產能達到100萬噸/年。此外,自治區還優化了氫能產業佈局,支持新能源大基地佈局製氫項目,政策支持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優勢,使其成為國內綠氫項目的重要集聚地。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陶野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