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即衝刺!三個關鍵詞看上海開工首日

王璐瑤 設計
2月5日,2025年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上海開年「加速跑」,處處湧動著萬物復甦的春潮。
當日上午,上海召開2025年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同步發佈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上海「新春第一會」已進入第八個年頭,年複一年,全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在會上強調,進一步深化對優化營商環境的認識,準確把握好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實踐要求,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不斷提高政策服務的整體性、清晰性、便利性,一以貫之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進展,助力企業在滬實現更好發展。

節後開工第一天,這座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以「干字當頭、奮力一跳」的精氣神,搶開局、拚進度:洋山港盛東碼頭蛇年第一艘貨輪出發,模速空間的AI企業飛赴阿聯酋展出中國前沿技術,外商宣佈在滬投資建廠,低空經濟、人工智能領域企業也立下新目標。
務實、敏捷、未來,三個關鍵詞背後,上海高質量發展的許多故事已悄然啟幕。
務實:「提升企業感受」
2025年1月的上海兩會上,上海在城市經濟規模進入5萬億元以上新階段後,將2025年GDP增長目標繼續定在5%左右。從難度看,這堪稱自我加壓。
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激發市場活力,離不開優良的營商環境。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體現著經濟發展「軟實力」,也為各類經營主體發展提供「硬支撐」。蛇年伊始,上海發佈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無疑是改革「提速」、服務「加溫」的鮮明信號。
通覽8.0版方案,在此前7版行動方案共實施了1101項任務舉措的基礎上,新方案明確將再實施5方面58項任務舉措,其中重點要「提升企業感受」。

上海徐彙區行政服務中心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說了算。上海這套「組合拳」,打得很「務實」。這份名為《上海市聚焦提升企業感受 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的8.0版方案,將「提升企業感受」放入標題,顯示出與此前行動方案的差異性:在深化世界銀行對標改革的同時,更加註重回應企業關切的突出問題。
這些問題,涉及中小企業融資、商業秘密侵權、牟利性職業舉報、拖欠企業賬款、監管檢查等。對這些「硬骨頭」,8.0版方案推出了一大批具體、有效的任務事項。比如,推行「檢查碼」制度,規範涉企行政檢查,減少多頭檢查、重覆檢查;探索「風險+信用」分級分類檢查模式,對低風險、高信用企業做到「無事不擾」。
「基層營商」被首次提出。目前上海有340多萬各類市場主體,絕大部分是基層市場主體。在8.0行動方案中,特別將「夯實營商基層基礎」作為單獨任務板塊列出,明確提出創建「一區一品」「一街一品」「一鎮一品」,意味著上海將對基層單位營商建設投入更大力量。
當前,上海是代表中國參與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的唯一樣本城市。按照世行評估監管規則新的邏輯導向,此番8.0版行動方案明確了多條針對性舉措,如加強企業破產行政協調、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等,通過這些舉措,進一步塑造上海營商環境國際競爭新優勢。
2024年,上海已全面完成優化營商環境7.0版150項改革舉措,實施減輕企業負擔「20條」等政策,全年新增減負超過1160億元,讓眾多企業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利好。2025年,通過8.0版方案再發力,上海將進一步助力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推動經濟更高質量發展。
敏捷:衝刺新年開門紅
上海市領導多次強調,要不斷提高戰略敏捷、戰略主動的能力,做到「干字當頭、奮力一跳」。「敏捷」、「奮力一跳」,均要早作準備、搶佔先手。蛇年開工首日,上海各區、各領域幹勁十足,衝刺農曆新年開門紅。

2月5日一大早,上海洋山港碼頭就繁忙起來。早晨8點20分左右,洋山港盛東碼頭的第一艘集裝箱貨輪「中遠波士頓號」正在駛離。「中遠波士頓號」長294米,在洋山港盛東碼頭卸943標箱、裝1850標箱,駛往溫哥華。

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度鏈接全球的國際大都市。2024年上海港成為全球首個集裝箱年吞吐量超過5000萬標準箱的超級大港,為世界經濟注入「穩定劑」。2025年1月,上海超過500萬標箱的吞吐量再次打破歷史紀錄,創造月度吞吐量新高。
新年伊始,站在熱火朝天的港口碼頭,能感受到這座城市「進」的形勢更勁。
作為外商最青睞的投資首選地之一,跨國公司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佈局的首選地之一,上海吸引外資步伐加快。2月5日,豐田汽車公司宣佈將在上海金山區獨資設立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公司,並計劃於2027年投產,這再次證明了中國和上海的吸引力。
同一天,寶山區召開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暨投資促進大會,這次大會上,總投資超300億元的36個年度首批重點項目集中籤約落地寶山,總投資近1000億元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寶山區是上海「南北轉型」的「北轉型」區域,正積極推動南大、濱江、吳淞「三箭齊發」,打造未來城市新空間。寶山區明確,2025年將推動長灘觀光塔、水上運動體驗中心、河口科技館改造等一批項目建設、運營。
這一天,在閔行「大零號灣」,節卡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落成的園區內舉行開工儀式後,緊鑼密鼓地開展新品研發、新春納才工作;普陀區就業促進中心開始蛇年首場「一對一」職場指導;許軼文是上海一家倉儲公司負責人,他在開工當天前往浦東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順利辦理了企業經營範圍的變更業務,這也是該中心春節後辦理的第一個企業註冊登記事項……


未來:新質生產力「點燃」新引擎
目前,上海的經濟增長動能正在高速轉換,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2024年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連續多年保持高增速。蛇年伊始,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關乎新舊動能轉換的前沿產業也已鉚足幹勁。

2月5日,在杜拜,上海模速空間入駐企業酷愛科技的創始人、CEO張佳維(中)正參加當地舉行的「AI Everything Global 2025」人工智能峰會。受訪者供圖
2月5日,在杜拜,上海模速空間入駐企業酷愛科技的創始人、CEO張佳維正參加當地舉行的「AI Everything Global 2025」人工智能峰會。他興奮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我們希望借助這次AI峰會,向世界展示上海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各國AI企業相互交流學習,吸引全球應用場景和投資機遇。」
此次多家模速空間入駐企業代表飛赴阿聯酋,在杜拜、艾巴紮比等城市與全球人工智能行業代表齊聚一堂,探討未來AI經濟的重要議題,促進全球合作,吸引更多投資和落地場景。
當前AI大模型的浪潮席捲全球,上海抓住了產業風口,全國首個大模型生態社區模速空間揭牌一年多,已彙聚255家大模型企業、34個備案大模型以及100餘家投資機構,助力上海打造人工智能「高地」。
按照計劃,峰飛航空科技研製的eVTOL工業無人機-V50(大白鯊)於2月5日晚完成「節後第一次飛行」。大白鯊最大起飛重量70公斤,最大載荷20公斤,純電動版續航里程500公里,最長航時6小時,主要應用於管道/電力巡檢、緊急物資運輸、應急救援等場景。
展望新的一年,金山區的低空經濟企業——上海禦風未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也躊躇滿誌。該公司副總裁嶽婷婷告訴澎湃新聞,預計在2月中下旬,一架禦風未來M1B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就將在禦風未來金山試製工廠完成結構生產下線,這將是該公司2025年下線的第一架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禦風未來M1 eVTOL
禦風未來是一家從上海張江「飛出來」的企業,從浦東月租1500元的一個小房間創業,到如今成為全球低空飛行產業新賽道有力的競爭者。八年創業,禦風未來放飛了一架又一架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飛行器。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邁入蛇年新春,上海保持著定力和從容,已拿出「干字當頭、奮力一跳」的精氣神,向著未來繼續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