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居帶熱一方鄉土

從旅遊到旅居、從淺遊觀光到深度體驗,與村民比鄰而居、與鄉土文化親密接觸,昔日的古村落升起了「新炊煙」、老房子住進了「新村民」。

雲嶺大地資源豐富、美不勝收,文化家底殷實,綠色畫卷盎然,康養稟賦天成。全省鄉村旅居產業正沿著融合自然美與人文美,打造差異化旅居產品,提升鄉村旅居品質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前行,實現旅居消費需求和鄉村資源賦能的「雙向奔赴」。

春節期間,各地特色村寨人氣滿滿,年味「沸騰」。走進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聯珠鎮碧溪村委會曼海村民小組,人流如織,歡聲不斷。農家小院里,「新村民」與老居民們圍坐一起品嚐特色美食;置身天然氧吧,漫步於萬米石斛長廊感受自然風光。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楊柳井鄉六郎城村仙草秘境景區,遊客們正「穿越」時空,沉浸式體驗桑治朝文化,「花式」過大年。在曲靖市馬龍區楊官田社區土瓜衝村,來自湖南的旅客飛飛正享受著午後暖陽:「我在土瓜衝過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春節,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和幸福。」他想把土瓜衝介紹給更多的朋友,來此樂享旅居生活。

這些曾經只有寥寥十數名老人守望的村莊,何以成為北上廣、川渝地區乃至國外旅居客青睞的安居之所?

鄉村旅居是雲南文旅產業新IP打造中關鍵的一部分,也是承載鄉村振興內涵實質的重要著力點。我省各地正積極構建鄉村旅遊新空間、找準鄉村建設新方向、用好鄉村資源新引擎,助推「旅居雲南」品牌釋放更多潛能。

土瓜衝村因地製宜,留住鄉愁的同時主動適應旅居遊客的需求,做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土瓜衝村的落日黃昏 鍾鵬 攝土瓜衝村的落日黃昏 鍾鵬 攝

土瓜衝「很土」,修舊如舊的房屋保留著鄉村風貌、彰顯著鄉土氣息,不搞大拆大建、不破壞自然生態,黃色的土牆在藍天下格外亮眼。土瓜衝也「不土」,隨著越來越多外鄉人旅居於此,許多當地特色文化被創造性轉化,煥發新的生機。藝術家工作室、新華書店、曲靖師院美術學院研學基地等逐個建立,「新村民」為村莊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土瓜衝村引入若穀文旅將77間老屋打造成鄉村民宿、咖啡館、餐廳等,同時流轉農戶1000畝低效土地種植金絲皇菊、繡毬花,發展花海觀賞、打卡、露營等項目,打造了一系列旅遊觀光新業態。

遊客在曼海村鄉村非遺體驗中心體驗陶藝製作 普洱市委宣傳部 供圖遊客在曼海村鄉村非遺體驗中心體驗陶藝製作 普洱市委宣傳部 供圖

曼海村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旅遊資源,發揮集體土地用地優勢、竹編優勢等,探索出農文旅教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村內閑置土地資源被盤活,曾經廢棄的烤煙房、廣場改造為民宿、研學中心、竹編非遺展示中心、田園會客中心等場所。村民李成梅是「村莊轉型發展」中的一員。通過村集體流轉農戶閑置宅院,她經營起了「豆花小院」:「春節期間,單日營業額最高時超過了1000元。」如今,「豆花小院」名聲在外,不少遊客到曼海村,都要來這裏嚐一嚐茶水豆花、花生涼粉等特色小吃。

遊客在六郎城·仙草秘境觀光打卡 廣南縣委宣傳部 供圖遊客在六郎城·仙草秘境觀光打卡 廣南縣委宣傳部 供圖

六郎城村依託壯族村寨特色發展農文旅綜合項目,成為炙手可熱的旅居村。村民以不同形式入股參與旅遊合作社,實現領薪金、分股金、掙現金、獲獎金、得租金「五金」增收。目前,六郎城吸納社員1150戶4600餘人。去年,一二三產融合收入超過4000萬元。村民們在家門口乾事創業,生活越來越紅火。

鄉村旅居關乎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關乎當地產業興旺、宜居宜業的發展前路。當地村民不僅是鄉村旅遊的服務者、參與者,也是產業發展推動美好生活的見證者、共享者。鄉村旅居為古村落、老房子注入了新活力。

雲南日報-雲新聞記者:殷潔 胡梅君 張雯 王世涵

雲南日報-雲新聞編輯:王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