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召開「新春第一會」,釋出哪些信號?

來源:國是直通車

因地製宜、對症下藥

2月5日,國內多省份召開2025年「新春第一會」。這一會議通常安排在春節後的首個工作日,各地結合自身發展需求,圍繞經濟增長、產業升級、項目投資、營商環境優化等核心議題展開部署,明確全年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

各省份的「新春第一會」釋出哪些信息?今年更側重於哪些領域?

工作部署「因地製宜」

在今年的「新春第一會」中,各省市紛紛釋放出穩增長、促創新、優環境的信號。

從具體舉措來看,一些沿海經濟大省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強調傳統產業優化與新興產業培育,推動高質量發展。

廣東的「新春第一會」將主題鎖定高質量發展。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在講話中多次提到的一個詞「產業」,提出廣東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應該在推進產業體系現代化上先行先試,作出示範、勇挑大樑。

會議也提出,廣東將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集成電路、新材料、生物製造、具身機器人、工業設計和工業標準等領域持續發力,目標是將廣東打造成全國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標杆。

在浙江省「新春第一會」上,浙江省委書記王浩強調要忠實踐行「八八戰略」、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著力構建浙江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等。

中西岸省份則圍繞承接產業轉移、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展開佈局,力爭在新一輪經濟格局調整中搶佔更多發展空間。

湖北今年「新春第一會」聚焦的主題是「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柱蠆式」。當地提出「兩步走」目標:到2030年,力爭經濟總量達到9萬億元左右;到2035年,綜合實力、科技實力進入全國前列,在中部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柱蠆式。

優化營商環境也成為各地政府工作規劃中的關鍵詞。

遼寧「新春第一會」緊扣營商環境。遼寧省委書記郝鵬強調:「我們對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手軟、絕不姑息!讓各類經營主體在遼寧擁有‘如魚得水’的獲得感、‘如沐春風’的禮遇感、‘如鳥歸巢’的歸屬感。」

上海「新春第一會」則發佈了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今年行動方案標題為《上海市聚焦提升企業感受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將「提升企業感受」這樣通俗的表述方式首次被放在大標題中。上海還首次將「夯實營商基層基礎」作為單獨任務板塊列出。

改革創新「對症下藥」

今年各省份召開的「新春第一會」在會議形式和議題設置上均有改革創新,不僅在部署上更加務實,在政策製定上也更具針對性,充分貫徹了因地製宜、精準發力的理念。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燕生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表示,今年各省份召開的「新春第一會」在形式和側重點上都展現出較強的針對性,核心目的是「對症下藥」,解決各地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

例如,廣東今年「新春第一會」有多位縣委書記亮相,也是首次設置縣委書記發言環節。博羅縣委書記周耿斌、海豐縣委書記郭文炯、陽西縣委書記張秀潔在大會上介紹當地做法和成效,帶來最新的「縣域經驗」。

「過去,廣東經濟增長主要依賴珠三角地區帶動,而粵東、粵西和粵北地區的縣域經濟相對滯後。今年會議的安排,正是為了破解這一區域發展不平衡難題。」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說。

廣東現代城市產業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羅學銘看來,縣域經濟的發展水平直接關係到全省經濟的均衡性與可持續性。作為地方經濟的「操盤手」,縣委書記對企業和市場需求有更深入的瞭解,能夠為民營企業提供更精準的政策支持和服務。

「此次縣委書記們的集中亮相,不僅展現了廣東對縣域經濟的高度重視,也釋放出高質量發展向基層延伸的明確信號。這既是對縣域經濟發展經驗的系統總結,也是對未來政策方向的精準部署,進一步夯實縣域經濟在全省發展格局中的支撐作用。」羅學銘說。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也成為今年各省「新春第一會」的重點議題。例如,海南的「新春第一會」即為「海南省人才大會」。大會明確提出,海南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望人才,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有條件為人才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全省各級各部門要精準把握人才工作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性地位,切實增強建設人才薈萃之島、技術創新之島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人才「引育用」並重,推動人才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山東在「新春第一會」上也強調,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並將之列為今年十大重點改革任務之一。會議強調,要統籌推進相關改革,實現工作謀劃一體化、資源配置一體化、創新主體一體化、政策保障一體化,加快構建更加完善的體制機制,全面激發創新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撐。

眼下,科技創新日益成為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動力。在張燕生看來,科技創新核心在於制度環境,包括扁平化管理、創意驅動、人才自由流動等。這一趨勢在今年部分省份的「新春第一會」中得到突出體現。

例如,在安徽省「新春第一會」上,特別表彰了一批優秀創新型企業,以激勵更多市場主體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大會還邀請了省內知名企業負責人進行發言交流,分享企業在科技攻關、產業升級和市場拓展方面的經驗。

江蘇各地在新年伊始就紛紛召開會議,鼓勵創新。例如,鹽城召開全市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會,南京召開了全市科技大會暨產業科技創新工作推進會。

張燕生認為,科技創新的持續性和有效性依賴於創新制度的完善。下一步,如何真正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是一個大的課題。各地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參照改革開放等成功經驗,拿出「摸石頭過河」的勇氣,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放鬆不必要的管製,讓市場和企業在寬鬆的環境下自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