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杜甫草堂拍宣傳片、給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做設計…《哪吒2》導演餃子成名前幹過什麼?

2025年春節,「成都造」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在大年初九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冠軍,也讓「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成為最閃耀的明星。

這支「成都造」團隊如何在12年間成長起來?又獲得了哪些「成都造」的支持?

2013年,由科技部批準的國家級創新孵化平台之一、成都市科技局支持建設的孵化載體——成都數字新媒體創新孵化基地裡,來了一支初來乍到的創業團隊,老闆加員工寥寥幾人。這支藉藉無名的創業團隊,名叫「餃克力」動畫工作室。

「緣於一次企業交流的機會,早在2010年結識了餃子和劉文章,當時就覺得他們對動畫作品非常投入和執著。」提起當時「餃克力」動畫工作室入駐孵化基地時的場景,基地負責人金泓宇至今記憶猶新,「在基地牽線搭橋下,‘餃克力’動畫工作室順利承接了包括武侯祠成都大廟會等一系列數字化產品。」

金泓宇還透露了一個小「彩蛋」,成都創業者熟知的「科創通」小諸葛形象以及宣傳動畫,正是出自導演「餃子」之手。

團隊紮實的技術與創意功底,加上數媒基地的持續創業扶持,「餃克力」動畫工作室入孵之後,在短時間里,實現了穩定快速發展。期間,成都餃克力動畫設計工作室為成都生產力促進中心、成都市文物信息中心、杜甫草堂等策劃創作了宣傳片,完成了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三國人物動畫設計製作……

金泓宇透露了這樣一個細節:「他們剛來數媒基地時,只有餃子和劉文章兩三人,使用3樓比較小的孵化場地,後來團隊發展越來越快,擴充到10餘人,搬到了5樓更大的創業空間。」

餃子為成都科創通創作的小諸葛形象餃子為成都科創通創作的小諸葛形象

用科技創新賦能數字文化創意產業,成都一直很努力。

《哪吒之魔童鬧海》第一出品方可可豆動畫,從故事構思到動畫製作,都紮根於成都。而影片中的特效、配音、美術製作等多個環節,也有成都本土公司深度參與。其中,包括曾參與《流浪地球》系列視效製作的墨境天合,以及成都畫心科技、成都千鳥文化、成都炬煋文化等優秀團隊,它們在國內影視特效、美術製作等領域均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在《哪吒之魔童鬧海》影片里,運用了最先進的動畫技術,讓中國傳統文化煥發新生。影片結合了AI輔助動畫製作、物理渲染、動作捕捉等前沿科技,在光影效果、細節呈現等方面均達到了國內頂級水準。

參與影片特效製作公司墨境天合視效總監邢明禮也表示:「我們公司距離可可豆動畫只有100米,這種近距離的面對面溝通,提高了創作效率,也提升了團隊協作的質量。」這種高效協同的產業生態,為成都數字文創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