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發聲:僅在3社交平台擁有官方帳號 請仔細甄別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羅亦丹)2月6日19時46分,DeepSeek在官方公號發文稱,近期注意到部分與DeepSeek有關的仿冒帳號和不實信息對公眾造成了誤導和困擾。為保障用戶權益,減少虛假信息的不良影響,我們現就官方帳號等問題說明如下:

目前,DeepSeek 僅在以下社交媒體平台擁有唯一官方帳號:微信公眾號:DeepSeek,小紅書:@DeepSeek(deepseek_ai),X (Twitter) : DeepSeek (@deepseek_ai) 。除以上官方帳號外,其他任何以 DeepSeek或相關負責人名義對外發佈公司相關信息的,均為仿冒帳號。

如未來 DeepSeek 在其他平台開設新的官方帳號,將通過其他已有官方帳號進行公告。與 DeepSeek有關的一切信息以官方帳號發佈為準,任何非官方帳號、個人帳號發佈的信息均不代表 DeepSeek 觀點,請大家注意甄別。

此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曾在國內外多個社交平台搜索發現,有不少名稱與DeepSeek或DeepSeek創始人梁文峰名字相同或近似的帳號。

DeepSeek在小紅書的用戶搜索結果 僅第一個為官方帳號 記者截圖DeepSeek在小紅書的用戶搜索結果 僅第一個為官方帳號 記者截圖

2月6日下午,奇安信XLab 實驗室發佈報告稱,根據其對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3日期間的域名註冊情況進行的統計分析,發現在此期間共出現了2650個仿冒DeepSeek的網站。大規模的仿冒域名註冊活動從2025年1月26日開始,並在1月28日達到高峰,儘管隨後的增長幅度有所減少,但仿冒域名的數量仍在持續增加。

根據奇安信XLab對當前DeepSeek仿冒域名的解析結果,這些仿冒域名的使用用途主要為釣魚欺詐、域名搶注、流量引導,其中釣魚欺詐主要通過竊取用戶登錄憑證、利用相似域名和界面誤導用戶、誘騙用戶購買虛擬資產等手段實施詐騙。此外,這些仿冒DeepSeek的域名中有60%解析IP位於美國,其餘主要分佈在新加坡、德國、立陶宛、俄羅斯和中國,仿冒域名所呈現出全球化特點。

DeepSeek在官方通告中表示,「DeepSeek 官方網頁端與官方正版 App內不包含任何廣告和付費項目。目前除DeepSeek官方用戶交流微信群外,我們從未在國內其他平台設立任何群組,一切聲稱與 DeepSeek 官方群組有關的收費行為均系假冒,請大家仔細辨別,避免財產損失。」

「感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與關心,我們將再接再厲研發更加創新、專業、高效的模型,並持續與開源社區分享。」DeepSeek官方發文稱。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