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次國務院全體會議!總理動員部署,特別提到三個重點領域
來源:北京青年報
撰文丨餘暉
2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
這是本屆國務院召開的第七次全體會議,也是2025年首次國務院全體會議。上一次國務院全體會議於2024年10月25日召開。

根據《國務院工作規則》,國務院實行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制度。國務院全體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秘書長組成,由總理召集和主持,會議主要任務是討論、決定政府工作報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等重大事項;部署國務院的重要工作。
此次國務院全體會議,一方面是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稿,另一方面是對做好開年工作進行動員。
關於今年的工作,從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黨中央已進行詳細部署,大政方針、戰略部署已非常明確。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本屆政府履職之初,就旗幟鮮明提出要當好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幹家。此次全體會議上,總理說,「要系統化創造性地抓好落實」。
如何落實?總理提到了兩點——既要注重整體把握,也要尋求突破突圍。他還提到,要敢於打破常規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舉措,及時回應關切加強政策與市場的互動。

需要說明的是,做好2025年工作,首先要清晰認識目前的形勢。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從外部看,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全球貿易壁壘增多;從國內看,內需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較多。
但同時也必須明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2024年,我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49084億元,這是首次突破13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0%,我們的經濟總量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位。
在對做好開年工作進行動員時,李強強調,「要堅定信心、知難共進,客觀辯證看待外部形勢變化,統籌解決國內經濟問題和應對外部挑戰,變壓力為動力」。
總理還提到了三個重點領域——採取有力舉措在做強國內大循環、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等重點領域實現新突破,並著眼長遠打造我國發展新優勢。
上述幾個領域,都是今年我國經濟工作的重點工作。
以「做強國內大循環」為例。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習近平總書記於2020年4月在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首次提出的。要打造新發展格局,就要牢牢把握國內大循環這個「主體」。
一個事實是,我國是超大規模經濟體,經濟體量、市場容量都很大,產業體系很完整,配套能力也很強,供給和需求都能夠支撐國內大循環,這是我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基本依託和基礎。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要以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些部署已經展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時,把擴大國內需求擺在首位,同時還提到「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等。
如今,發展的「增量空間」已被打開。
在投資領域,多地掀起重大項目「簽約潮」「開工潮」,在消費方面,這個春節假期無論是傳統消費還是新消費都是亮點頻現,其中,「電子年貨」活力盡顯。
商務部數據顯示,年初至1月31日0時,消費者購買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179.3萬台,申請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3類數碼產品購新補貼1714.5萬件。假期前4天,重點監測零售企業家電、通訊器材銷售額同比增長10%以上。
從本次國務院會議來看,2025年,我國在「做強國內大循環」等多個重點領域還將繼續發力。而這,也必將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動力。